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在线阅读 -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558节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558节

    “好……好吧!”孙传庭沉默了半晌,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

    孙传庭是做事儿之人,不是迂腐之人。

    先前他不肯向镇守太监低头,是因为手里的银钱来之不易,他要用来练兵剿匪之用。

    如今自己已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他也硬气不起来了。

    “二则,抚军亲自向圣上奏明此事,清者自清,以免有小人从中作梗。”陈继泰又谏言道。

    “这……这会不会弄巧成拙?”孙传庭不确定道。

    “弄巧成拙,也比被别人拿出来弹劾抚军好啊!”陈继泰不由提醒道。

    “好,好吧,就依你的办法来!”孙传庭想了想,还是决定更进一步,写一本请罪疏上奏上去。

    不管怎么说,明代边镇之中虽然以巡抚为贵,但是“三巨头”之中的另外两位总兵和镇守太监也地位超然。

    如今山西总兵王忠带兵投敌,这么大的事情,无论如何自身也脱不开干系。

    随后,山西巡抚孙传庭一边派遣参将郑嘉栋驻守禹门渡,派遣麾下标营前往蒲坂驻守,谨防“顺贼”趁机东渡。

    一边带领陈继泰赶回太原,拜访镇守太监和新到宣大总督张凤翼。

    好容易勾兑了许久,这才疏牍一封,三百里加急送往顺天府紫禁城。

    第119章 落井下石

    山西太原城距京师一千二百里,孙传庭那疏牍快马加鞭,只用了四天便传到了当今大明皇帝朱由检御案前。

    崇祯皇帝看着面前新鲜出炉的疏牍,一脸懵逼。

    说好的“边才”呢?

    这怎么才任职三四个月,一仗未打,好好的一镇总兵就率领精锐投贼了?

    那孙传庭又不是傻子,自然那疏犊写的是花团锦簇。

    大致内容有一下几点:

    一、贼人欲犯山西,山西总兵王忠率一营精锐渡河迎敌。

    结果他见贼人势大,不敢接战,胆破投敌。

    二、“贼酋”张顺率领十万大军,欲从禹门渡渡河。

    臣一边延请宣大总督张凤翼绥前来助阵,一边亲率参将郑嘉栋和新练标营一千人,堵住了禹门渡。

    其后又征募百姓,多张旗帜,以唬“顺贼”。

    然后臣登上龙门山,义正词严呵斥“顺贼”。

    “顺贼”见我军势大,军容规整,又遭臣呵斥,遂惭而退。

    三、贼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讳败为胜”,又故意施展离间之计,效法昔日三国曹贼,与臣涂改书信一封。

    故而孙传庭怕朝廷误会,为贼所趁,特意疏牍一封,辩解一番。

    崇祯一时间吃不准其中真假,便忍不住诏杨嗣昌前来问对。

    那杨嗣昌父亲杨鹤新丧,本该守孝三年,奈何如今东虏、西寇,无日不磨刀霍霍,闹得天下不得安生。

    故而待他处理完毕父亲丧事以后,崇祯便亲自下旨“夺情”,着他身着丧服治事。

    不多时,那杨嗣昌果然身着麻衣,满面悲切赶了过来。

    听崇祯把事情草草一说,杨嗣昌不由捻着胡须来回沉吟了片刻,这才问道:“不知那所谓‘离间计’的书信可在?”

    崇祯翻看了一番,这才拿出一封书信递过去道:“附带递了上来,先生请看!”

    杨嗣昌打开一看,只见一封字迹毫无章法,又颇多涂改之处的书信映入眼帘。

    只见那书信文法颇多不通之处,又隐约有什么“如约”、“感谢”之语。

    杨嗣昌不由皱了皱眉头,他原本以为孙传庭长与边才,即便有几分恃才傲物,他也容忍了。

    只是没想到这厮不但丢了一营精锐,还逼反了一镇总兵,真是岂有此理!

    他不由笑道:“此乃曹孟德故智而已,信与不信,全凭陛下圣裁!”

    “此话怎讲?”崇祯闻言一愣,不由奇怪道。

    “此乃国之大事,杨先生如何如此轻佻?”

    “权者,权变也!”杨嗣昌闻言笑道。

    “国家自有法度,朝廷自有成例,凡事皆可依照法度、成例行事。唯其权变,当有陛下执掌。”

    “夫孙传庭者,素有才名,故而微臣举荐其于茅庐之中。”

    “然其任职以来,晋地哗然,总镇投贼,以致山西空虚,几为贼人所趁,实在是罪无可恕,唯陛下圣裁!”

    崇祯闻言一愣,这才明白兵部尚书杨嗣昌的意思。

    先前杨嗣昌大力举荐此人,是因为听说这人有“边才”,可以帮忙朝廷经略山西。

    现在此人才担任山西巡抚三四个月,结果把山西民政、军事搞得一团糟,那么朝廷还需要不需要容忍他就两说了。

    所以杨嗣昌的意思很简单,陛下若想用他可以高举轻放,若是不想用他,直接治他的罪就是了!

    他杨嗣昌又不是孙传庭的亲爹,帮他一次也就算了,万万没有顶着得罪皇帝的风险再帮他第二次。

    崇祯皇帝闻言不由感动道:“先生真实诚君子也,若非得先生相助,我如何撑得了今日?无先生,则大明江山不保矣!”

    这杨嗣昌是孙传庭的荐主,当别人攻讦他的时候,杨嗣昌死保此人倒也正常;

    只是当孙传庭无法完成朝廷托付的事务的时候,杨嗣昌又能够秉公直言,在以结党营私为务的朝臣之中,实在是一股清流。

    “臣得陛下赏识,如鱼得水,焉敢不效死哉?”杨嗣昌闻言也连忙叩拜道。

    两人客套了一番,崇祯这才皱着眉头道:“谁可代之?”

    收拾一个孙传庭易,收拾一个张逆取难。

    搞下了孙传庭没有用,关键是谁能在山西不花钱还办事儿,把孙传庭这厮顶替了。

    骤然得知此事,杨嗣昌手底下又哪里有人可用?

    他犹豫了一下,不由实话实说道:“臣也不知何人可用,若是陛下有心,我便留意着此事。”

    “那……那姑且这样吧!”崇祯点了点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然无人可代孙传庭,先这么着吧!

    崇祯话音刚落,司礼监太监王承恩手持一物,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道:“陛下,山西紧急军务!”

    “又怎么了?”崇祯不由提高了声调。

    “山西镇守太监发了加急文书,声称孙传庭勾结乱臣贼子,欲献地投敌!”王承恩破天惊道。

    “什么?”崇祯皇帝不由大吃一惊,下意识看了杨嗣昌一眼。

    那杨嗣昌也不由皱了皱眉头,他早已断定“孙传庭勾结顺贼”乃是离间之计,莫非又有什么变故不成?

    “有何凭证?”崇祯稳了稳心神,开口问道。

    “有!”王承恩连忙把手中的物件递到眼前道。

    “这里有镇守太监调查围观百姓录的口供,以及孙传庭试图收买镇守太监的一百两纹银!”

    “一百两?莫非他五百里银子都拿不出来,倒还是个清官不成!”崇祯不由冷笑道。

    王承恩听了这话,垂了垂眼睑,没敢吱声。

    皇爷爷,您英明,我就说下面怎么才递上来二百两,也太过寒酸了!

    崇祯拿起来那些口供看了几眼,不由脸色愈发难看了起来。

    “怎……怎么了,陛下?”杨嗣昌心中奇怪,不由连忙问道。

    “你看看,你看看这厮做的好事!”崇祯气急而笑,不由把手里的口供掷在地上道。

    杨嗣昌连忙弯腰捡起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八年十一月一日,孙传庭与顺贼会于禹门渡。

    顺贼曰:你这贼子好不晓事,我本无意攻取山西。你这贼子如何派遣士卒入我境内,轻启战端,惊扰百姓?

    我本无心觊觎天下,孙抚军竟然如此挑衅,不知孙抚军欲战耶,欲和耶?

    传庭曰:此事纯属误会,本抚听闻韩城出现了乱民,故而派兵助舜王一臂之力而已!

    顺贼又曰:原来如此,却是错怪了贵人。感谢孙抚军送来的一营精锐,如此山西唾手可得。若得孙抚军相助,天下不足为虑也!

    只是如今本王携带兵马不多,不足以全取山西。

    还请抚军忍耐些时日,到时候大家攻入紫禁城,取了天下,同享富贵,决不食言!

    杨嗣昌看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

    原来是孙传庭在山西清理屯田,编练士卒,以至于得罪了山西士绅。

    这山西士绅相比较文风不盛的陕西士绅可厉害多了。

    像王家屏、张四维、薛瑄这样的名士,皆是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而在天启年间,蒲州韩爌也同样担任过内阁首辅,其他尚书、督抚更是数不胜数。

    现在依旧在职和刚刚去职的,还有的宣大总督张凤翼、魏云中,左都御史曹于汴,顺天巡抚张鹏云,大理石少卿张光钱,国子监祭酒李建泰等一干人等。

    如今见孙传庭落了难,哪个不趁机落井下石,出一口恶气?

    第120章 冤

    话说山西镇守太监上书以后,顿时弹劾山西巡抚孙传庭的疏牍如同雪片一般飞到了紫禁城乾清宫。

    “这……这事儿怎么办?”崇祯也有几分撑不住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表面上大权在握,实际上有很多事儿也身不由己。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早在崇祯二年春,崇祯任命李邦华整顿京营,结果很快就因为发生了己巳之变,随着后金入关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