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节
今年自打皇子们接连出事后,皇帝便看谁都不顺眼,看谁都怀疑。谁叫近两年来,围绕了他,困扰了他,偏他还解决不了的疑问一个接一个,他连自欺欺人都已经做不了了。 所以最近的他,脾气暴躁且反复。不高兴的时候,他连最喜欢的朱宏文也不给体面,当众就能呵斥上一顿。 眼下瞧着燕安没有鞑子相扰,日子太平清闲,燕安还有了继承,他既然要控制,自然不能让他们回去。 所以,朱承熠来请示时,他没点头,也不摇头。 后来,朱承熠和虞博鸿一块来求。 皇帝思考了一阵,回:“朕答应了你爹,要好好带你教你,助你成长,可你京卫也就只待了不到两年,朕应下之事还没办成,你能否缓上一缓,给朕一个机会?否则朕实在没脸让你回燕安啊!” 皇帝都这么说了,他们如何说“不”? 他们也压根不明白,皇帝口中这个所谓的“机会”是什么。 第597章 可怕的场景 又是一个月后,皇帝召见了朱承熠。 “你不是曾说想去军中历练吗?去庆南吧。” “庆南?”当时的朱承熠一头雾水。 “庆南军与南缅在边境打起来了。往年一直保持中立的几支蛮部竟是同时暗中投靠了南缅。这次他们趁着庆南军奋战时,来了个包抄,庆南军折损不少,战线被拉长。而南缅军大规模压上,号称二十万大军……” 皇帝说着咳了几声,最近几个月,他的咳疾虽然没有加重,但也没有好转。不是御医无能,主要还是一为国事繁忙,灾情战祸而忧心,二因缺少休养时间,三为忧思过重。 几位皇子的死让皇帝常常午夜梦回醒来后就再睡不着。 所以几个月下来,皇帝瘦了不少。与去年此刻相比,已是明显可见苍老。 皇帝喝茶润着嗓,示意朱承熠坐了。 “号称的二十万大军,加上南蛮几部的支持,此刻庆南军压力很大,所以来了折子请求支援。朕已安排了明威将军点兵三万南下支援。届时若人数依旧不够,可以从秦西再借兵两万。 你跟着明威将军好好学,好好历练长长打仗本事,朕也算对你爹有所交代了。而且你与庆南世子交好,他也在战役之中。这一趟,你义不容辞。” 在皇帝看来,将朱承熠和其子控在掌中,掌在京中,才是让燕安言听计从的最好法子。这是不放他回燕安最顺当合理的借口了。 …… 这战事不假。今早朝上的主要议题便是关于庆南。 最后选定了郝岩的爹明威大将军郝盛带军。 虞博鸿听了皇帝决定直掀眉。 这事是好也是坏。 能参与到保家卫土的国战,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对于人的成长,尤其是武将来说,是千金不换之机。 而去地是南境,对于朱承熠这样的北将来说,或许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此刻年轻,正是历练好时机啊! 虞博鸿:“皇上有让你作质之心,但又恐世人悠悠众口,他没有适当理由来阻止你回燕安,所以索性给你找了点事做。如此,对燕安,对你,对世人,甚至对我,都算是个交代。” 这些年,虽说皇帝对朱承熠和燕安没了那么重的戒备,也给了朱承熠像模像样的职务,可京卫那活儿,实际也就是花架子好看,并无多少实权。 虞博鸿清楚,若非没有理由来阻,皇帝怎么都不会把这么个好机会给朱承熠。跟着南下,虽说只是个副将,有名无实无权,但却是成就名声的好机会。 远是远了点,却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镀金之机。 所以虞博鸿觉得,这个好机会万不能失…… 朱承熠并不愿意离开京城,他想留在妻儿身边。 但他清楚,这是一次委派,而不是征求他意见。他若不从,那皇帝心头之疑只会越来越大。他不想赌。而征战,确实是他想做之事。他也想去南边看看。可妻儿…… 荣安担心的则是安危。 她盯着虞爹问了好久。 虞博鸿:“熠儿是跟着郝将军前往。咱们两家关系摆在那儿,郝将军哪怕只看郝岩的面子也会照顾好他,安危上不会是问题。你们放心,爹在那里待了不少年,人脉还是有的。熠儿要去,爹自会安排人带好他。 而且这次朝廷派军是去支援,又不是做先锋,很有可能就是去助长个底气走一遭。仅此而已。说不定到哪儿已经打完也不一定。” 朱承熠也只能安慰妻子:“你不是想着常茹菲吗?我去瞧一眼,看看他们夫妻和孩子。我给你捎带东西,并去瞧瞧茹菲两人好是不好。” 说到茹菲,荣安却是更愁。 “朱永泽也在征战,爹,庆南情况究竟如何?”庆南求助,可别是朱永泽的战况不好,他若出了事,茹菲怎办? 毕竟前世的这会儿可没有这么些战事。 荣安深切怀疑,眼下战况是由于朱永泽夺权,牵一发动全身,内斗导致外敌虎视眈眈想夺食分羹导致。 “具体的,爹也不太清楚。战局瞬息万变,此刻也不怎么好推断。” 荣安闷闷不乐。 燕安没去成,就连孩子本打算让公公取名的计划也落空了。此外,除了担心朱承熠安危,荣安更焦心于他此去时长。 荣安请求老爹给予朱承熠充分保护,多安排些亲兵人手给他带在身边。而朱承熠则将妻儿安危交到了岳父手中,并坚持要将阿暮留下保护荣安。 虞博鸿被他两人闹得不行,只得道:“既然不放心,要不要安排于彤也南下一趟?”他早有此意,于彤也需要军里历练,这次南下没什么危险,是最好的镀金之机。 “别。”荣安拒。“葛薇刚刚怀上。让我哥留她身边吧。”否则荣安怕自己被葛薇闹死…… 荣安和朱承熠又一道去了明威将军府。 颜飞卿置了席面留两人。 郝家父子呵呵直乐,各自表示,会照应好朱承熠和荣安…… 另一边,常家那里得到消息后,常家老太太入了趟宫,倒是求得圣上允许常如风也得了一职,随同一齐南下。 这倒是好事,荣安稍微放心了些。 朱承熠人缘很好。接连几日,从皇室,到名流,到同僚和他以前玩的纨绔,皆要给他践行。 队伍定于十二月初一启程,荣安则忙着给他准备南下的行装等物。 荣安坚持要朱承熠带走府上至少一半的亲兵,朱承熠却更担心荣安安全想要留下人手。两人争执不下,还是荣安答应下月会带着长宁一道常住将军府,朱承熠才答应额外多带人手随行。 大概是今生过的太喜乐,所以从来不会过于矫情的荣安却开始了患得患失。各种担心和忧虑跟张网一样,结得密密麻麻。随之,给朱承熠准备的箱笼也是越来越多,就连给常茹菲的信都有十几页纸了。 朱承熠只是好笑:“我又不是要去十年八载。最多一年,要是快的话,春天就回来了。”此刻已是十一月底,若他们真只是去走个过场,绝不会超过四、五月份,铁定能回。 “马上要过年了,你却在外颠簸。而且孩子出世后第一个年,甚至第一个生辰你可能都不在,总有些遗憾。” “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的。”朱承熠抱着妻子,何尝不是放不开。“放心,我是能吃苦的。你也不用为我安全担心,星云说了,我前途敞亮不是?若是可以,我尽量在孩子周岁前赶回。我儿名字,就等那时再取。那么此刻,我们先努力争取看看,不能辜负了先前大伙儿三年抱俩的祝福不是?” 红烛一摇,幔帐一落…… 在将长宁托付给荣安后,十二月初一,朱承熠他们启程了。 关键时候,长宁从来都不掉链子,为了自己侄儿和嫂子,长宁对于搬去将军府小住的建议没有半点意见。 于是,荣安带着长宁住去了虞家。 朱承熠离开后,荣安的日子依旧充实。 孩子正是需要人带的时候,虽然身边人手不少,有乳娘有丫鬟婆子,但荣安一直遗憾于前世没能好好带孩子,更遗憾于孩子被荣华带歪走偏,所以生下孩子后,但凡可以自己动手,她几乎不会假手于人。 孩子的大名还等着朱承熠回来后取,所以便只取了个小名,既是七月七出生,便暂时叫做了七七。孩子还小,不会跑跳,所以还算好带,吃饱后从来不哭,每日都用他圆溜溜的眼珠子好奇看世界……荣安但凡在家,一定手把手带着他。 而她需要出门时,孩子则会交给彩云,给其两个孩子一起带。 荣安挺忙。 倒不是为了铺子,而是因为形势。 这一整年都是灾害。 虫害,水患,干旱,战乱,一样没少,虽说朝廷很努力在控制灾情流民,但受害面积广,粮价还是开始了上扬。 荣安买在江南的两块地这两年的收成很不错,产出的粮食全由老王收走了。从今年开始,荣安捐赠到善堂的便是粮食而不是银子了。如此,既节约了银钱,也不容易有贪墨状况发生。 老王还在荣安的示意下,收购了大批的粮食。一部分囤去燕安,还有剩的,另囤了一半在安全性最好的将军府…… 所以在处理完秋粮后,荣安还常常去到善堂帮忙。 而她几年如一日以身作则的行善也让“虞大善主”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京中得她恩惠之人不少,以至于有时她在大街上一露面,都能出现成片的招呼声…… 今年将军府尤其不一样,主子们一坐下,都是满满的一桌。 这样的热闹,是荣安记忆里没有过的。 她突然发现,自己和朱承熠一样,事实很向往这样来自家族的喜乐。 有爹娘,有兄嫂,有小姑,有弟弟,还有自己的孩儿,其乐融融,好不自在。 虞弟已经快两周岁了,正式取了名字——虞荣琩。皇帝取的。 那小子很喜欢荣安,只要荣安出现,必定牢牢紧跟。荣安也惯他,最喜欢带着他上蹿下跳,小子从来不怕,不管是被她抱着跳假山,还是跟她窜屋顶,每每都乐得拍手咯咯直笑,直喊“快一点”,“高一点”…… 荣安觉得,弟弟很好,无所畏惧有胆识,完全继承了虞家人的胆量,好好培养,今后继承将军府绝对没问题。 姐弟两人感情很好,每回荣琩看见荣安都会主动爬上她的腿求抱。 而此刻荣安有了自己孩儿,荣琩难免吃味,虎视眈眈盯住七七。小子还犟得很,不肯去葛氏那儿,虞爹那儿,连于彤那里都不肯去。 本着不能厚此薄彼的态度,荣安只得左膝一个右膝一个,全都揽在了身上。 葛薇摸着自己肚子呵呵直乐:“你这么贤惠,那等我家孩儿出生,你再背上背一个,帮我一起带算了。” “我家侄儿我自然是愿意背的,只要你生,我一定抱。有本事的,你多生几个。” 荣安将剥好的大虾rou给荣琩放到了跟前碟子,倒是不料,她却是突然一阵胃抽。 怕两个孩子跌下去,她生生忍下,可一张脸却挤成了包子。 只一瞬间,众人团团围了上来,齐问她怎么了。 众人的紧张也是前段时间朱承熠和虞博鸿先后遭受暗算而造成。荣安身子一直很好,但坐完月子后,近来常常出门,众人只恐她会中招。 荣安也是心下咯噔。 刚刚那一瞬,咸甜的大虾球,却不知怎么就有一股她不应该嗅出的腥味直冲脑门,这才一阵反胃…… 虞家众人执意招来了大夫,紧张等着断诊。 “喜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