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不良臣[科举]在线阅读 - 第279页

第279页

    苏榭刚刚给老师敬完酒,转身回到座位上,抬起头,就见平日里严肃的老师正与唐挽谈笑。苏榭的眸子暗了暗,不自觉往袖间摸去。快了,只要他帮着老师收拾了冯楠,便离重回徐党核心的日子不远了。

    他袖间藏着的是参奏冯楠借吏治改革,假公济私、集结朋党的奏疏。

    苏榭如今的官职是督察院佥都御史,风闻言事、上奏弹劾,本就是他的职责。可他的头上还有左右副都御使、左右都御史,隔着这层层的关系,奏疏上报便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他所参奏的是内阁的阁老冯楠,冯楠入阁前就是从督察院起家。苏榭左思右想,决定寻个时机,跳过督察院和内阁,直接向皇帝上奏。

    然而他一个四品言官,想要见到皇帝谈何容易。还有一则,他离京之前,曾经做过瑞王的讲师……便是那个逼宫不成,被流放边地的瑞王啊!苏榭只觉得胸中郁气,好像自己的官途从来就没顺过。

    苏榭不禁又想起当初,自己在闫凤仪的雅间里初次见到唐挽和元朗的模样。彼时那么生涩的两个学生,如今倒都爬到他的头上去了。苏榭便更生出了生不逢时的悲凉。

    好在如今又迎来了一次机会。徐公大寿,皇帝也会亲临,更有百官从旁见证。那冯楠经此弹劾,怎么也要避嫌三月,配合督察院调查。如此一来,老师的心愿便也达成了。

    冯楠一走,内阁便又有职位空了下来。自己曾是徐党要员,论资历论辈分,都足够高升一步。等他入了内阁,再好好地收拾唐挽。

    苏榭想得好,眸中都迸发着光芒。忽然一道目光投射而来,苏榭抬眸,竟见冯楠正静静望着自己。

    苏榭的心瞬间就虚了。难不成他已经有所察觉?难不成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奏折中的罪名是否捏造,他自己最清楚。如果最后冯楠无事……无事也罢!左右自己担的是个言官官职,风闻言事是本分,冯楠也奈何不得他。

    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他在等,等皇帝亲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一处的时候,干一票大的。

    宴席犹在酣畅地进行当中。唐挽看了看时辰,低声对徐阶说道:“老师,宫里还没信儿。要不要派个人去问问?”

    徐阶的目光朝那空着的尊贵位置上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唐挽便朝双瑞招了招手。双瑞得了信儿,快步跑了出去。

    时间缓缓流逝,菜肴上了几番,却一直不见长寿面。众官员心里清楚,徐阁老是在等皇帝亲临。试问开国以来,有那个首辅大臣的寿宴又这等荣耀?等得,自然要等。

    不一会儿,双瑞垂着手进来了,在唐挽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唐挽面色一白,吩咐道:“让他进来说话。”

    进来的是正阳门当值的小太监。大臣们纷纷放下酒杯,侧眸看着他,心想莫非是皇帝不来,只派人来给个封赏而已么?

    这可下了徐阁老的面子啊。

    众人猜测中,小太监低身一礼,道:“首辅大人,皇后娘娘让给您带个话。陛下今日游湖时,突然中风,此时正由太医院会诊。皇后娘娘请您和诸位阁老马上进宫。”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皇帝中风了,徐阶的寿宴还如何做得?众大臣纷纷告退,徐阶和几位阁臣也来不及换衣服,匆匆吩咐了马车,往皇宫赶去。

    乾清宫内,太医院正在焦急会诊。徐阶带领着几位阁臣赶到,便见李皇后和刘贵妃正守在皇帝的榻前。

    外臣不宜进内室,众人便在外间叩拜:“臣请陛下安。”

    “是徐阁老到了?”李皇后和刘贵妃一前一后走出来。李皇后看到徐阶,便微微松了口气:“徐阁老快请进来。”

    徐阶便跟着李皇后入内室而去。刘贵妃却没有跟着,而是缓步走到唐挽身边,望了她一眼,继而往殿外走去。

    唐挽眸光一转,看了眼内室确无异动,便递给元朗一个眼神,转身跟着刘贵妃走了出去。

    大殿外日光明亮,白花花的太阳照得人眼前发虚。唐挽沿着石阶缓步走下来,便见刘贵妃的贴身侍女立在大殿基座的阴影下,冲她招手:“唐阁老,这边来。”

    刘贵妃正在一间偏殿内等候。她今日穿了一袭暗紫的褙子,外批青灰披帛,这样阴暗的色调映衬着殿内沉沉的光影,像是一幅陈放了许多年的旧画。唐挽跨步而入,向着刘贵妃低身行礼:“贵妃娘娘有话要说?”

    刘贵妃缓缓转过身,已是泪流满面。

    “娘娘……”唐挽最怕人对着自己流眼泪,之前凌霄哭,已然让她招架不住。更何况眼前的人是尊贵的贵妃。

    “娘娘不要担心。陛下只是中风,没有性命之忧。”唐挽道。

    刘贵妃摇了摇头。她不是担心,她是恨。

    她那个丈夫,生就一副温软的性子。当年被司礼监欺负成那样,堂堂的一个王爷落到无米下锅的地步,竟然都不敢争上一争。这些年来,她和李皇后两个女人手挽手撑着这个王府,暗中联络徐阶、笼络朝臣、赢取宗室信任。也多亏她的肚子争气,给先皇诞下了龙孙,才终于将这皇位拿到手中。否则如今的日子该是什么样,她真不敢想。

    可她的夫君却并不懂得珍惜。坐上皇位之后,开始还能日日视朝,却从来都不发一语。倒现在连朝都不上了,不问政事、不见百官。她和李皇后多次劝谏,却只得来一句“父皇当年不也是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