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错嫁权臣:此生岂服输在线阅读 - 第53页

第53页

    春枝喜滋滋,这么好的衣裳,这么好反正隔壁的牛娃、狗娃都没有。

    春枝爹从她的话里醒过神,眼神在人堆里寻找着:“春枝别再说了,赶紧跟上大姑娘,别让人撞上她。”

    “我走了!”

    春枝反应过来,她当差出来的,可不是个闲人。三步并作两步往人堆里挤,进是进来了,但随后让人挤着走,别说眼花缭乱的看不到岳繁京,纵然看到她的大姑娘,以她的小身板儿,她也没本事挤出去。

    春枝大叫:“怎么这么多人?今天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人!”

    在这样的热闹里,风雪再肆虐,也压不住涨升的温度。不远处的岳繁京拿帕子抹额头上汗水,也是道:“今天晚上的人也太多了?”

    本着边城人的警惕,秦玉莲也早就看出来:“是啊,有好些都是陌生人。”

    王小古不离不弃,不管人再多,也坚守她们面前的那方位置,稳稳的给她们腾出一个小天地。

    把两个人的话收到耳朵里,王小古回头,用手指着,但嘴里只喊一个人:“meimei你看,岗哨都比白天的多,排的比白天密。你家的贵人呐,可真的是贵人。廖将军一天都没闲着,城门也一天都没闲着,附近卫所的人马进进出出,全是廖将军指挥。”

    岳繁京有些走神。

    什么叫你家的贵人真的是贵人,是拿这回的贵人和十几年前姑母遇到的贵人相比了吗?

    有些不乐意地道:“小古,十几年前来的那个坏蛋,你知道多少?”

    岳繁京嘛,只能叫那人是个坏蛋,如果不是闺中女儿身份,为着姑母岳良菊,还会骂得更难听些。

    王小古眨着眼睛,一瞬间后才明白,忍不住笑道:“谁拿他比划?我是说和这几年往云州城来的钦差和贵人相比,你家的贵人是这些年里头一份儿。”

    三个人这个时候走到一个角落,背后没有人拥挤,王小古停下脚步,把个脑袋对着岳繁京一伸,凌驾在她耳朵上。把个手对着秦玉莲一拨,秦玉莲让塞到角落那尖上。

    暖融融的话就只对岳繁京一个人说:“我记得对你说过,我爹从云州城里不容易打听来的,廖将军有门路,人家京里有人,人家的靠山是位殿下。”

    岳繁京不记得了,但古记儿听得很开心,两个嘴角微微上翘。

    秦玉莲让他们两个人挤成脸对着墙,气呼呼道:“说完了没有,说完了放我出去,我一个人逛去,我可不跟你们在一起了。”

    “再等会儿,”王小古一只拳头抵住秦玉莲肩膀,沉重的像座山压着,秦玉莲觉得呼吸都有些困难,抱怨的话也就说不出来。

    王小古又和岳繁京一通的嘀咕:“所以呀,能让廖将军忙成这模样的,你家的贵人是不是与众不同?”

    岳繁京的脑海里转悠着岳良菊,天大的贵人也不看好。闻言,把嘴巴一噘:“与众不同的贵人,应该多给我们赈济,多派驻兵马,在这里打上一仗,给幽塞逞逞威风,这个,才能叫与众不同。”

    说完,和王小古相对嘻嘻,笑得都有些坏模样。

    ------题外话------

    可怜的秦姑娘,嘻嘻。

    第四十六章 幽塞的呐喊

    调侃归调侃,岳繁京还是想了想家里的三位贵人。按王小古的说法,背靠一位殿下的廖雪峰将军,愿意恭维的应该不弱于殿下。

    想到这里,岳繁京笑话自己。殿下,怎么肯往这不安全的小地方来呢?那就,是出自殿下府中的人。

    “唉。”

    她叹一口气。

    难怪冷大人冷面冷口冷心,望京meimei侍候一上午也没有得到他一个好声气。原来,人家是殿下的奴才。原来,人家有踞傲的本钱。

    她还想继续推敲下去,认为祖母或许能得意一回,不管哪位meimei攀上殿下府中,对家里好处良多。秦玉莲大叫:“放开我,我再也不和你们一起逛了,骗子,我要看大戏,不是看墙。”

    王小古哈哈大笑放开拳头,丝毫没有触碰香肩的难堪,而岳繁京和秦玉莲本人,也不觉得这有伤风化。

    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群,兴奋的喊着杀声,男夹着女,女挤到男。这里是边城,这里有自己的人文和习俗。

    岳家大门的台阶之上,摆开陈旧而沉重的红木椅子,中间放着雕花小几。上摆着热茶热点心,放在温暖的罩子里。

    听从岳老夫人的建议,担心年夜的乱而惊扰到贵人,又反正年夜戏巡城般的走动,岳家门前能看到。太子李名、英王李威、郦明先由岳家人陪着,坐在这里等着。

    天色方到起更的时辰,暗的满城烛火分外明。冬天就是这样,雪压得彤云暗,风卷得岁月寒,浑然不知此时是几时。

    在这浑浑噩噩之中,全城高亢的叫声直冲云霄,仿佛一缕劲道的鼻烟直击灵魂,冲得五脏六腑都躁动。

    太子脱口说了声:“好。”没把长龙般的男女混杂看在眼里。

    李威默然中震撼,也没留意幽塞风化不好,太子随时有让混帐女人缠上的危险。

    郦明先年轻,无端的出来英雄豪迈气,先弄得自己眼圈一红,随即泪水汪汪。

    幽塞小城的苦与难,没有表现在岳家几十年“还京”心切里,没有表现在廖雪峰紧锣密鼓的安排布置里,独在这火龙般的呐喊中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