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王嬷嬷等人都走了,暗自叹了一口气。 “嬷嬷是觉得我太温和了。”苏锦瑟见人都走完了,这才整个人像没骨头一样躺在罗汉床上,笑问着。 王嬷嬷停下编结的手,犹豫片刻后才说道:“姑娘一向仁慈。”她叫了姑娘便是不赞同但也不反对的意思。 “殿下那日是不是很凶。”苏锦瑟眯着眼看着落在空气中的日光,突如其来地问着。 王嬷嬷沉默。 “我看那日翠华都被吓坏了。”她扭着头看着王嬷嬷笑说着。 孟嬷嬷来的当日,在她们还未吃饭前,殿下曾下令让东宫所有丫鬟黄门嬷嬷聚集在前院,整整一个时辰,血腥味顺着夏日的风终究还是悄悄落在她鼻息前,刺鼻的味道让她作呕,心跳加速。 可当殿下来到安朝殿,站在不远处笑着说要去换衣服时,她就明白殿下不想让她刚才外面发生的事情,便也跟着他装着糊涂,不过问此事。 此后的几天,丫鬟们都无精打采的,她看着那些年轻娇艳的丫鬟,便开始教她们读书,给她们换个心情。 “我有时觉得,我大概就是命好,投了个娘子命,她们……还很小,性子也不坏,若是能帮一些就帮一些。”苏锦瑟笑眯眯地说着,“而且我总觉得不给她们读书,显得我虐待未成……小孩,读书识字总没坏处。” “可会把她们惯坏的。”王嬷嬷语重心长,她深深地看着苏锦瑟,苏锦瑟笑起来嘴角有一个小小的梨涡,眉宇间坦然而真诚。 她的姑娘像是没长大的孩子,天真善良,好似从不曾被世俗所玷/污。 “姑娘不是命好,姑娘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王嬷嬷抿着唇,心疼地低下头反驳着。她看着苏锦瑟长大,自然知道她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步履维艰,险象环生。 她能走到这一步,靠的是自己坚韧隐忍,而不是虚无缥缈的运气。 苏锦瑟笑,有些观念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去说,她根深蒂固的教育让她无法心安理得地做一个旁观者甚至是参与者,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何不推一把。 “让丫鬟们识字不坏的,益处大于弊处。”她沐浴在闲适的日光下,舒服地半眯着眼,困意涌了上来,不由困倦地说着,“再说,不会惯坏的,有嬷嬷呢。” “还有殿下呢。” 她在热烈的日光笼罩下喃喃自语。 第111章 阁老争执 听说舒王殿下当了闲散王爷两年, 终于能拿到一个实职的,职位还不低。 这事还要从刑部有个侍郎官运不济说起,考上进士年纪已经不小,当了没几年又连着三个丁忧, 好不容易服完丧, 自己莫名其妙大病一场, 落下病根,不到花甲之年遗憾退出官场, 官家还算给面子,让他表面风光的致仕回老家养老了。 舒王殿下就是顶的这个职位, 能进入六部都算实权单位, 且刑部算执法单位,在六部更有分量。 这个位置本来是庆延帝留给崇王的,位置好, 分量好, 上有能臣尚书顶着, 下有酷吏同僚办事, 能得到的名声和功绩不会差,正好可以给刚及冠的崇王刷脸,奈何分管刑部的阁老冉阁老, 名字叫冉温,别看名中带个温,性子却是强烈的。 他倒也没有御史台要血溅朝堂的壮烈, 而是不紧不慢上了告老还乡的折子,态度不言而喻。 ——崇王进,他走! 冉温可是在政事堂中除范阁老外资历最老的,两人都是同年进士, 年纪相当,范阁老占了一个帝师的头衔,这才大了他一头,且他掌管刑部多年,雷厉风行,手段高超,甚至在任多年请了数不尽数的陈年旧案,在三法司中威望极高。 为了崇王赶走他,这事不能善了,也是断了崇王的路。 庆延帝再糊涂也不敢批下这个折子,连忙遣人问疾送药,把人强留在汴京中。最后思索数日,才把主意打到阁老中最年轻的的张阁老身上,户部虽然做不出什么功绩,但胜在有油水。 等冉阁老的折子递到他案桌前,庆延帝随意扫了一眼折子,脸都黑了下来,手指紧紧捏着折子,深吸几口气,不得不耐着性子问道:“阁老怎么推荐了舒王,国子监还有不少待任的进士呢,年前还有一批述职的官员还未离开,都算是经验的官吏,选了他们,阁老也能舒心些。” 大概是久待刑部这等鬼魅魍魉之地,冉阁老身上自带一身正气,就算现在他坐在下方,即使头发花白,依旧腰杆挺直,眼中清亮,坦坦荡荡。 “刑部共有六位侍郎,皆是正经官路出生,甚至还有两位状元之才,皆是心高气傲之辈,不易与晚辈相处。刑部又是是非曲直辩真伪的地方,养的他们性格各异,各有各的想法,刑部现在唯独没有温和之人。” 舒王的性子最是温和,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毕竟爹不起娘不爱,若再是骄纵的性子那就要吃大亏了,而且他时常会被官家派去做一些和稀泥的差事,就是因为脾气好,任劳任怨。 其实这种性子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便是一个巨大的优点,唯独不能出现在一个皇子身上。 “朝中不乏脾气好的人啊,我看年前述职回来的武候县令就不错。”庆延帝建议道,捏着折子越发觉得胸闷气短。 那个刑部侍郎是他给崇王准备的,那侍郎也是他精心踢走的,没曾想最后落到舒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