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都市小说 - 金鹧鸪在线阅读 - 第22章

第22章

    这是绥绥从未见过的热闹。

    敦煌已经是这样的,长安只怕还要繁盛千倍万倍,何况李重骏还生长在王宫。乍来了凉州那样春风都不度的地方,早晚得憋出病来。

    绥绥小时候只吃过阿耶自己酿的粟酒,又辣又烈,吃了凉州的葡萄酒,香甜醇厚,已经觉得是人间美味;到了敦煌,见这里不仅葡萄,梨子,桃子,桑葚,甚至香瓜都可以酿酒。

    她借着开酒铺子要挑酒曲的由头,一连十天都在街上吃酒,在那条最繁华的官道上,从街头尝到街尾。

    虽然绥绥不肯承认,但她知道,她心思挺乱的。

    为什么呢。

    也许因为她在心里说过他很多坏话。这能怨她么!——他平常那狗脾气就算了,床上还那么凶,那天更是要卖她到窑子,即便是做戏,也够混账的。可最后也是他把他送到了敦煌,留下好多好多钱,让她做了个想也不敢想的美梦。

    她想怨恨他,又觉得吃人嘴软,不能放下碗骂厨子。

    “姑娘?姑娘?”

    绥绥回神,只见穿短打的酒馆小二站在她跟前,手里捧着一只酒坛,桌上还另搁着好几坛。

    小二笑嘻嘻道:“这杏酒,葡萄酒,桃酒您都尝了,您还想试试什么?”

    绥绥也没吃醉,却有点心不在焉似的,搓搓脸颊道:“哦,不用了……你们这酒滋味不错,劳你包两块酒曲给我罢,我回去自己酿着试试——”

    一语未了,只听远远传来一阵马蹄嘚嘚,此起彼伏,少说也有十来只。绥绥在酒馆二楼,正好靠窗,从窗外望出去,马没看见一只,倒是见着了好多穿褐色袍子的衙役。他们挎着刀驱赶街上的行人,把他们都赶到路边,然后自己也退到了街边拍手。

    绥绥看得一脸茫然。

    还是小二见多识广,颇为得意地告诉她:“姑娘不知道罢!前儿陛下下了一道谕旨,说要让凉州的那个王爷回京,看这排场,准是他没错了。”

    想得美,绥绥撇嘴,她在凉州从没见过李重骏有这样的待遇。

    可那马蹄声渐渐近了,先看见十二对穿着黑袍的侍从,骑着高头大马,竟真有几个是绥绥见过的。

    她腾的一声站了起来,伏在窗沿上,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打头的侍从后紧跟着一辆马车,车厢比房子还大,帘幕遮得严严实实,也看不出是谁。所幸这时县令与太守打马而来,临到他们跟前下马,跪在地上拦住了去路。

    两个侍从打起了青毡帘,走下来个锦袍玉带的男人。

    是李重骏。

    倘若绥绥学习过内廷的礼仪,应当会它们是亲王的公服,认出那些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暐,假带,方心,韈,纷,鞶囊,双佩,乌皮履……

    但她不懂。

    她只觉得每一样都雍容,每一样都贵气,像玉,在日光中浸得华光润泽,却那样冷,那样遥不可及。

    简直不像是他了。

    又或者,这本就是李重骏在陌生人眼中的样子。

    他们做过最亲密的事,却从未熟悉过。

    那些官员似乎也没别的事,就是赶来见过,给魏王殿下行礼套套近乎。李重骏淡淡的,说了两句就打发他们起来,官员们不敢,要请魏王先回舆。

    于是李重骏转身,余光却瞥到了不远处小楼上银红的影子。

    他只是顿了一顿,离得远,绥绥甚至看不清他的神色,却已经手脚大乱。她想要躲起来,可全身像钉了钉子,扎在窗边动弹不得,就看着他转过了脸去,登了马车。

    车轮辘辘,马蹄嘚嘚,在微寒的春风中渐行渐远。街市渐渐恢复了喧闹,集市里有个老人在卖笛子,一边走一边吹着,悠扬的,呜咽的羌笛。

    就这样吧?

    就这样吧,她摆脱了李重骏,又拿到了钱,简直两全其美。

    可他们早已走远了,绥绥木木地矗在窗边,直到小二一口一个“姑娘”把她叫回了神。

    小二还等着做生意:“姑娘,那您等着,我给您包酒曲去!”

    绥绥却叫住了他:“且慢!”

    她跳上窗台,一脚踏在凳子上,深深吸了口气:“拿一壶你们的粟酒来,要最烈的。”

    小二惊讶地从头到脚打量了她这一身银红短衫白襦裙,娇滴滴的秋水眼,便带着三分好心,三分轻蔑地笑道:“不成不成,我们这儿的烈酒,别说您一个姑娘家,就是杜康来,也保管喝倒了——”

    绥绥狠狠瞪他一眼:“快去!”

    喝倒?笑话,只有李重骏那不中用的才会喝醉,每每筵席,还得靠她挡酒。绥绥赌气似的让小二倒来了满满一碗粟酒,又在他看笑话的目光中仰头一饮而尽。

    都说一酒解千愁,绥绥也不觉得自己在愁,她只是有点怅惘。烈酒入喉灼了心肺,一通火摧枯拉朽般烧过了,烧掉纷乱的过往,人也爽利了许多。

    她抹抹嘴巴,长舒一口气,叫已经目瞪口呆的小二结账,然后拎着扎酒曲的油纸包回家去了。

    第二十一章 周姑娘

    绥绥又忙起来了。

    她神农尝百草似的试了所有水果,还是觉得梨子酒和葡萄酒最好吃,而且顶好是伊犁的葡萄,张掖的红梨。于是各买了两百斤堆在地窖里,雇了两个邻家的小胡女来,每日洗濯,晾晒,蒸熟捣烂,忙进忙出,直忙活了两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