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500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在东宫当咸鱼、陛下万安、那个和尚他有条龙[重生]、第九共生体、光影相随、不伦勾引、穿进破解游戏后我成了大佬(NP)、无限沉沦(高H双C)、异世界默示录gl(穿越,np,中辣,主攻)、神医不神
还是那句话,铨选是吏部的老本行,真要选授官员,不是什么难事,朝廷当中别的没有,人是一抓一大把。 科道作为仅次于翰林清流的官职,含金量是很高的。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具京官和地方的两种属性。 从归属上来说,十三道御史都是都察院的官员,属于京官。 但是从实际的执掌上来说,他们负责的却是各地的巡查工作。 在升迁的时候,科道官员是按照京官的标准,外迁地方,可以直接升一级,如果考核为优等,调任地方可以越级拔擢。 与此同时,出巡地方,也可以被视为有地方经验,虽然和主政一方仍然有所差别,但是,也不会被视为只会夸夸其谈,不懂实务之辈。 所以说,御史这个职位,看似品级不高,但实际上两头占便宜。 真的要选人的话,挤破头想进来的人多得是。 王文之所以迟迟不肯答应,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御史这个团体,实在太讨厌了! 上一次京察的时候,都察院对吏部的为难,他可都还记着呢。 所以,要补齐都察院的缺,王老大人是老大不愿意的。 但是,如果说,吏部有额外对于这批科道官员考绩的权力,那就大不一样了。 王老大人听完天子的话之后,已经开始盘算着,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该如何制定专门的考绩标准了…… 第598章 没有永远的朋友 关于清丈军屯田亩的问题,暂时便算是告一段落。 尽管,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选出去往各地的大臣,仅仅是第一步,清丈军屯真正的难度,远远不是他们坐在殿中可以想象的到的。 真正落实下去,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阻力,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 但是,说到底,那是兵部的问题,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重新将目光落回到于谦的奏疏上头,老大人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金濂身上。 清丈田亩,只是整饬军屯的第一步,看现在这个样子,除了兵部之外,掌握监察之权的都察院,也会全程参与其中。 这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按照于谦的这份章程,清丈田亩之后,接下来的主场,竟然是刑部的! “清丈田亩的内容,包括各边镇的军田,民田,官田数量及其归属,对于隐匿,私藏田亩者,民田登记造册,按例纳赋。” “凡登记在册之军田,官田,有私自侵占者,荒废不耕者,挪用军士耕种私田者,一经查实,不论官职,具就地免职,押回京师,由刑部主持,会同兵部,都察院审理。” 随着于谦不急不缓的开口,金老大人顿时成了一众目光的交汇点,这让在朝中当了许久透明人的金尚书颇有几分不适应。 和陈镒不一样,金老大人是到了武英殿中,拿到了这份奏疏,才知道刑部也要参与到这桩事情当中。 要知道,虽然说,刑部掌天下刑名之政,但是,这是针对于普通人来说的,一旦有了功名和告身,就不归刑部管了。 官员犯罪,有科道进行纠劾,一般情况下,用不到刑部参与,如果到了需要刑部干预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大案要案,需要三司会审了。 所以,金尚书这次来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刚刚拿到奏本,他才发现,在这次整饬军屯当中,竟然还有刑部的戏份! 要推掉吗? 感受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金尚书只短短的犹豫了一瞬间,就下了决定,道。 “敢问于尚书,方才所说的审理之人当中,不论文武,还是仅止于文臣?” 这句话金濂问的是于谦,但是,他的目光却落在了御阶之下。 因为,这原本就不是于谦这个兵部尚书,能够决定的了的事…… “不论文武,凡被御史纠劾者,俱行免职,由刑部会同兵部,都察院审理过后,视其罪行,再行论处!” 御座之上,天子的声音垂下,顿时让殿中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要知道,就像金尚书一直觉得自己会打酱油一样,在场的其他大臣也没有想到,天子这次会让刑部来审理牵涉到军屯的大臣。 或者更直接的说,老大人们根本没有想过,还要审理? 还是那句话,刑狱之事,针对的是普通人的,一旦有了功名和告身,成为官僚仕绅,那么就不归刑部管了。 更准确的说,事实上是不归任何衙门管了。 因为官职这个东西,是天子授予的,所以,要罢免或者处置有告身的官员,也同样只有天子有这个权力。 所以,通常情况下,官员犯罪,都是由科道纠劾,呈送天子,然后天子直接进行判罚。 换而言之,在这个过程当中,科道官员承担了前期收集证据,证明罪状的作用,天子承担了判罚的职责,分工清晰,根本没有刑部插手的余地。 但是现在,天子的意思,很明显是要在这个程序当中,再加一道程序。 即御史纠劾之后,官员免职,送交刑部审理,刑部审理结束之后,呈送天子,再由天子来判罚。 不得不说,这着实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这么做对于朝廷来说,仅仅是让程序复杂了,但是实际的状况却没有改变。 刑部即便参与了进来,也依旧没有判罚的权力,充其量,只是在御史纠劾的基础之上,再次复核案情,协助天子判断而已。 本质上,依旧是科道来查案,天子来判罚,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眼瞧着底下的大臣一阵议论,朱祁钰轻轻在案上敲了两下,开口发问,道。 “众卿,可觉得此举有何不妥之处?” 当然不妥,陛下您前脚刚斥责吏部坐视冗官,如今,却又刻意的要在审理程序上复杂化,这到底是要闹哪样啊! 不过,虽然心中有疑惑,也不想折腾,但是,却没有当这个出头鸟。 毕竟,这件事情,和在场的大多数人利益都没有什么冲突。 甚至于,对于刑部来说,这是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如果一旦能够实施下去,代表着刑部对于官员也有了审理权。 这可是从无到有的改变,谁要是开口反对,无疑是在跟刑部为敌。 虽然说刑部的存在感不强,但是无缘无故的,谁也不想招惹这么一个实权部门。 当然,他们不说话,更大的原因是,一定会有人说话的。 因为,刑部既然拿走了一部分的权力,那么也就意味着,必然有人失去了一部分权力。 整个朝廷的权力都是天子赋予的,所以,刑部侵占的必然不是决策权,那么,此举侵犯的,自然就是…… “陛下,臣斗胆,以为此举不妥。” 果不其然,下一刻,左都御史陈镒便起身,拱手开口道。 “陛下,军屯一事,本就繁杂无比,方才于少保也曾有言,此事不可拖延,当从快处置,清丈田亩,清查隐匿,本就耗时良久,若再加上刑部重新审理,必会多生波折,况刑部总天下刑名,日常事务已经十分繁忙,若一时处理不及,恐拖延日久。” “再则,军屯涉及到文武官员,勋贵大臣,甚至可能有宗室子弟牵扯其中,若一概罢职,恐有动荡之嫌,故臣以为,当由钦差清查之后,禀明朝廷,由兵部汇总至御前,视情状再做定夺。” 要知道,在先前的那套体制当中,刑部负责的是普通的刑案,至于官员犯错犯罪,都是由科道纠劾。 这其实从一定意义上,也使得科道比其他的官职,更加紧要几分。 但是如今,加上了这么一道程序,虽然说,没有和科道产生直接的冲突,可仔细想想就知道,盘子就那么大,多加一个人进来,怎么可能会不分走权力呢? 别的不说,一旦御史纠劾之后,刑部审理过程当中,认为这个案子不应纠劾,那么到底听谁的? 到最后,闹出来的全都是麻烦。 所以,站在都察院的角度,肯定不愿意多上这么一道手续的。 涉及到自己的利益,老大人们向来是十分果决的,哪怕面前是天子,该争取的,也必然还是要争取的。 面对陈镒的谏言,朱祁钰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转向了一旁的金濂,问道。 “金尚书,刑部对刚刚总宪所说的理由,有何看法?” 第599章 典制与成例 武英殿中,老大人们面面相觑。 这怎么感觉,天子有点想要看好戏的意思呢? 好吧,他们承认,的确也很想看看,这段时间在朝中一直十分低调的刑部,撞上权势正盛的都察院,到底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场景。 再次享受到注目礼的金老大人苦笑一声,但是很快就敛容认真了起来。 朝堂之上,向来最怕的是没有机会,如果说有了机会,但把握不住,那么被人压的抬不起头来,也是活该。 刑部只是低调,又不是懦弱。 执掌刑狱之辈,胸中又岂会没有刚毅? 面对着众臣和天子的注视,金濂往前踏了一步,正正好和陈镒并肩而立,道。 “陛下明鉴,方才陈总宪所言,军屯一事因涉及文武大臣,勋贵宗室,故刑部不宜参与,此臣实难赞同也。” 可以说,但凡是能够混到这个地步的,论起引经据典,相互辩驳,都绝不会输于人后,金濂自然亦是如此。 一上来便观点鲜明,直接驳斥了陈镒的说法。 “依制,凡军民、官吏及宗室、勋戚丽于法者,刑部可诘其辞,察其情伪,傅律例而比议其罪之轻重以请。” “刑部总掌天下刑狱,一切论罪行罚之事,均应经由刑部,此乃太祖之制。” 不就是光辉历史吗?当谁没有似的! 金老大人一上来,就放出大杀器,直接把太祖旧制搬了出来。 当初太祖皇帝废中书,罢丞相,令权归六部而总于天子,刑部作为六部之一,权势自然也是显赫之至。 从这一点上来说,金濂说的没错,刑部执掌的就是刑狱之事。 所以,无论身份是什么,只要归大明朝廷管,就归刑部管,从没有什么勋臣宗室刑部不能管的规矩。 当然,还是那句话,对于官吏,宗室,勋戚,刑部的权限仅限于传唤审理,如果需要抓捕或采取其他措施,须得另行请旨。 可若说因为有官职在身,刑部就管不得,自然是说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