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赵贵也没什么怨言,本来就是多大能力吃多少的饭。 赵疏桐如今愿意培养自己而不是等到时候自己跟不上了把自己换掉,这已经让赵贵觉得赵疏桐宅心仁厚了。 赵贵斗志满满地离开,赵疏桐感觉到赵贵的决心,认为一个管家的位置若是能换来一个有能力的下属,倒也划算。 他代替了原身要在这里生活下去了,自然要规划将来的。他还打算继续科举,有几个有能力的心腹,就很有必要了。 等到赵贵回到家的时候,家里人都从地里回来了。 赵贵的媳妇张小梅立马上前问道,“阿贵,桐叔怎么说,他还让不让你干了。” 家里的其他人也竖着耳朵听赵贵的回答,赵贵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桐叔说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做书童了,想要培养我做管家。” “疏桐兄弟尽说大话,他没有铺子,没有地,没有下人,真让你做管家,将来让你管什么呀。”赵贵的娘韩氏出来倒刷锅水,听到赵贵的话,很不以为然,觉得赵疏桐在打肿脸充胖子。 “娘,话不是这么说的。桐叔小小年纪就中了举人,这些人虽然没有考上,但也不是没有本事的。我刚刚去看了桐叔,我感觉他这次回来,就是准备做大事的。”赵贵说道。 赵贵跟在赵疏桐身边差不多有十年了,还是挺了解赵疏桐的。 以前的赵疏桐真的是只顾着读圣贤书,除了读书考科举眼里面再没有其他的事情。这次见到赵疏桐,赵贵就觉得他的这位桐叔变了。好像挣脱了什么束缚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死心眼了。 他不知道赵疏桐在做什么,但是他莫名觉得赵疏桐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阿贵说的对,你桐叔既然看中你,你跟着他好好干,你娘见识短别听她说胡话。”赵贵的爷爷道。 别人不知道,赵贵的爷爷可是从里正那里听说过举人是能补官的。就算疏桐将来还是考不上进士,补上一个小官和他们这些人就是天差地别了。赵贵跟在赵疏桐身边做管家,这前程总归是错不了的。 赵贵爷爷不希望赵贵受到他娘的影响,和赵疏桐疏远了。而他作为公公也不好说儿媳妇什么,只能劝劝赵贵了。 “爷爷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赵贵保证道。 虽然自家公公没有明着训斥他,但赵贵娘还是觉得没脸再待下去,躲进厨房做饭去了。 赵疏桐让赵贵做的事情没有告诉别人,自己关上门来琢磨着该如何将事情给做好。 他自小也是下地的,对于庄稼有些自己的了解。他先把自家村子中自己了解的农作物的情况记录了下来,然后带着从赵疏桐那里拿来的纸笔出门去打听消息。 京城附近的种植情况,赵疏桐自己出身农家不用问他自己也能知道,赵贵就猜测,赵疏桐更想知道的应该是其他地方的庄稼情况。赵贵先在村子里问了一些老人,得到了一些其他地方的信息后。赵贵觉得这些肯定不是赵疏桐要的。 于是拿着他娘新烙的三张大饼,去寻了从西北逃难而来的人,以大饼为酬劳,询问他西北地方都种植什么庄稼,收成如何一年能种几季等情况,发现西北那边和京城这边的情况果然大为迥异。 收集完西北的,他又通过一个在京里小酒楼做小二的堂哥结识了一个来自江南的小商队的人,请人家吃了几顿酒,就把那人知道的东西都给掏干净了。 总之赵贵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认识的外地人都去接触了一下。 五天过去,赵贵来找赵疏桐交差。 赵疏桐拿起查看,发现赵贵收集到的东西是在是超出他的预料。南方种植的水稻,赵贵竟然打听出了五种,西北大多种植耐旱植物,东北那边有黑土,相同粮食产量更高这些都有提到,甚至还提到了油菜花这种经济作物。虽然赵贵做的不详尽,但是以他的能力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十分优秀了。想来这期间没有少花心思少花钱。 让赵疏桐关心的是,粮食产量最高的是南方的一种水稻,亩产四百斤,一年两季。 这样的产量真的十分低。 他的变异红薯应该会受到比他想象中的重视更多的重视。 “阿贵,做的不错,你果然是个做管家的好料子,我没有看错人。”赵疏桐表扬赵贵道。 赵贵见赵疏桐满意,知道管家的位置稳了,十分激动。 赵疏桐给了赵贵十两银子的辛苦钱,再让他给自己找一些兰花的种子。离初五去见裴栖身边的小厮也没有几天了,他还得给裴栖那个小作精准备一个小礼物才行。 他买得起的裴栖都不缺,就送一些不要钱的好了。 第11章 赵疏桐催生出二十多斤红薯的时候,转眼到了三月初五——当初和裴栖约定了要去京城黄家酒馆的日子。 当天赵疏桐就给赵老汉说了自己要去京城一趟。 赵疏桐早起将抽空给裴栖催生的兰花从空间移到了一个箩筐里,再将箩筐用盖子严严地盖实了,确定没人知道他的箩筐中装着什么东西,才独自一个人往京城出发。 赵贵前些日子给他找来的兰花种子中,除了里面掺杂着两粒缺乏生机的寒兰种子外,大都是一些普通常见的品种,种来装饰庭院的。 赵疏桐选择了那两粒生机近乎于无的寒兰种子,用异能蕴养,激活了种子里面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