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绣春刀与绣花针在线阅读 - 第2页

第2页

    “哥哥,没事的,只要咱们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就没什么困难渡不过。”阮呦不愿哥哥因为这件事伤神。

    话虽这般说,她心里却也没底,她没经历过逃荒,但娘亲李氏经历过,可娘对那段日子发生了什么闭口不谈。

    娘很害怕,也不让她问。

    看着黯淡的天色,阮呦头一回觉得惴惴不安。

    “呦呦说的对,只要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没什么好怕的。”阮父搂着忧心忡忡的李氏的肩膀,低声安慰。

    李氏抹掉眼泪,只勉强露出个笑来。

    阮雲心底的阴霾散了些,神色微松,他低头见阮呦姣好的容颜,心中又添了几分沉重。

    meimei生得出色,身子不好,遇上这样的乱世不知会有多危险。他抬手揉了揉阮呦乌鸦鸦的青丝,见她乖巧地抿着唇,清棱棱的杏眸看着自己,心底发软。

    他就是死也要保护好meimei。

    阮呦出生在阮家青黄不接的时候,且又是八个月早产,所以身子骨自来不好,加之,她身子还有其它的病。

    阮家个个都心疼她,寻常只让她在屋子里绣绣花,其余的活不许她沾手,就连养小鸡仔这样的轻松活都是阮雲放学后回来做的。

    她本就白,一身肌肤像雪一样,跟村里的那些姑娘家是两个颜色,要不是她自来是个药罐子,大夫说她将来不好生养,不然就凭那副模样,说亲的人能将门槛踏断。

    只是这样的好颜色在眼下却是个累赘。

    阮家一行人将干粮放在手推车上,临走的时候阮呦的义母陈娘子临时将阮雲的衣裳改了改让她换上,之后又在她脸上抹了一把灶灰。

    知晓义母是为自己考量,阮呦也不娇气,乖巧地闭着眼睛任由陈娘子涂抹,白皙的小脸片刻就灰扑扑的,饶是如此,那双内勾外翘的杏眼仍旧如黑珍珠一般清澈动人,含羞带怯的,勾得人想要一窥她本来的面容。

    陈娘子还给了阮呦一把锋利的尖刀,语重心长地叮嘱,“呦呦,路上会发生些什么事谁也无法预料,你要知道,人本性不是坏的,但有时候为了活下去却不得不变坏,在这样的年头,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活着,义母不希望你有用到它的那一日,但义母希望在需要用它的时候,不要害怕,你要相信你所做的都是正确的。”

    正确的事就是活着。

    为了活着,不择手段。

    陈娘子心中忧虑万分,阮呦这孩子性子太软了,又被阮家养得善良单纯,不谙世事,从小到大连杀鸡都不敢看,更别说是用这刀……

    想罢,她只能摇摇头,走一步算一步。

    阮呦看着手中的刀,微蹙眉,她还不能明白义母话中的意思,只大概悟出来情况或许比她想的要糟糕。

    她从小到大就只拿过绣花针,这把刀能做什么?

    阮呦抬眸见陈娘子担忧的神色,就娇娇的弯了弯杏眸,拉着陈娘子的手软声道,“义母放心,呦呦会牢记您的话的。”

    “从这里到汴城也不过是两个月的路程,路上咱们多带一些粮食再省吃俭用就好了,肯定能熬过去的。”

    陈娘子没有打断她天真的想法,她只伸手轻推着阮呦,“快去你娘那收拾吧,咱们今晚连夜离开。”

    等阮呦离开后,陈娘子从木箱子里掏出软银放进里衣的贴身的夹兜里,这些银子阮家无论如何也不用她的,她活了这么久,银子早已是身外之物,但日后这些银子定然会派上用处。

    前提是活着,死了,再多的银子也不过黄白之物。

    她又在厨房寻了一把菜刀用麻布包裹了一圈挂在腰间。

    做好这一切,她面色微沉,看着寂静冷清的夜色,定定地发神,半晌又低下头麻利地收拾东西。

    逃荒哪里只有粮食短缺这么简单。

    —

    阮呦回到屋子里,李氏和二婶郑氏正在收拾前段日子做好的干粮——玉米面掺野菜的饼子和粗面窝窝头。

    “娘,二婶。”

    “从义母那回来了?”李氏忙得满头大汗,转过头看一眼站在门槛的阮呦,见她变了个样,脸上带了真切的笑,“还是陈娘子心细,娘都没想到这去。”

    阮呦抿抿唇,欸了一声,“娘,我帮你收拾。”

    “不用,你去收拾自己的包袱,别带不必要的东西,记得把柜子里补身子的药带上,拿不到的东西让你哥帮忙。”李氏赶她出去。

    阮呦的闺房干净雅致,木床是阮爷爷替她做的,上面还雕刻着桃花,床头放着一个小匣子和长圆形的枕头,枕芯里装着她去岁晒的干雏菊花瓣,松松软软的,带着清香,能够提神,她给家里人每人都缝了一个。

    床边上摆着两个棕红色的大木箱子,上面放着细竹编的针线篓子。

    打开小匣子,里面整整齐齐放在几根红头绳和头花,这些是哥哥在书店里辛苦抄书攒钱给她买的,她平日里舍不得戴,以后是没机会戴了。

    阮呦眼底不舍,屋子里的所有物件她都喜欢。

    可是娘说了,不能带不必要的东西,这些东西便是她再喜欢,也用不上。

    到最后,阮呦只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纸包的药,又将针线装进包袱里,然后从床底下翻出一个陶瓷罐子,倒出里面仅剩的一枚半两中的银角子。

    这些银子是爹爹每回卖了背篓后就会匀出一两个铜板给她,让她买糖葫芦吃,她也只在七八岁的时候贪嘴买过几次,后来就把钱存了下来,交税后就只剩下这半个银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