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在线阅读 -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 第121节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 第121节

    说完,他也跑了,屋子里就剩下孟昔昭和谢原。

    谢原拧着眉,觉得这办法有点不靠谱:“孟知府,你真觉得这样就能平息百姓的怒火?”

    孟昔昭:“肯定不能啊。”

    谢原:“…………”

    那你还折腾什么???

    孟昔昭叹了口气:“民望下降哪是那么容易升回来的呢,但是谢同知,此时此刻,不管是咱们,还是百姓,最关注的问题都不是民望,而是接下来这几个月,大家该如何过活,生计才是百姓心中的重中之重,如果能为生计奔波,谁还有时间来找官府的麻烦啊。”

    谢原一怔,过了一会儿,他羞愧的低下头:“是下官忽略了。”

    这也正常,谢原头一次出来面对百姓,发现百姓对自己那么厌恶,他当然心里着急,很想赶紧把百姓对自己的印象扭转过来。

    谢原此时都感觉无地自容了。

    亏他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还不如孟昔昭这刚认字没多久的看得通透。

    谢原低着头反思再反思,争取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而等他抬起头以后,他发现,孟昔昭正在若有所思的看着自己。

    谢原:“……孟大人?”

    孟昔昭看着他,突然十分灿烂的笑了一下:“谢同知,明日便让本官借你一用,如何?”

    谢原:“…………”

    借谁???

    *

    孟昔昭来了隆兴府一整天,除了召见过一个本地主簿,然后就一直待在谢原那里翻陈年旧账,吏部派来的官,他一个都没叫过。

    原本呢,知府换人,这衙门里本应还有的磨,本地人和外来户,无论如何都是需要打一架的,但因为南诏人进城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衙门里的大小官员全都宰了示众,只留下一些没法拿兵器、只会拿笔杆子记录的文员,让他们继续给自己干活。

    文的,就剩一个通判了,那通判知道自己苟活下来也不可能被奖赏,倒是可能被发配,目前正战战兢兢的,哪敢来找孟昔昭的麻烦;武的,更惨,一个没剩,全死了。

    现在的武官全是丁醇留下来的人代理,防御使和团练使都是丁醇的亲兵,平时在军中就管着一两千人,现在当个一府团练使,也不算屈才。

    至于跟知府地位相当的府都监,也就是隆兴府所有将士的老大,目前还没定下来,一般情况下这个人都是由本地人来担任的,而隆兴府这情况……一时半会儿肯定是只能悬空着了。

    因此,这整个隆兴府府衙,除了孟昔昭和谢原,就剩下那四个吏部选派的文官了。

    就这么点人,居然也能出现拖后腿的现象。

    周司法、吴签判、郑录事、还有王司理,这四人都坐在本应属于通判带领大家办公的都厅里,叽叽喳喳的说孟昔昭的坏话。

    王司理:“这哪是知府,分明就是个混不吝,我倒要看看,只他一个人,怎么解决隆兴府如今的局面。”

    郑录事:“咱们不做事……这不好吧,万一出现意外,咱们怎么交代?”

    王司理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你还想交代?你想交代什么,你又能跟谁交代?离开吏部,被发配到这穷乡僻壤来,难道你还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应天府?别做梦了!有时间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不如咱们几个团结起来,对那个孟昔昭施压,他是今日刚到,还以为自己是过来享福呢,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发现自己孤掌难鸣了,到时候还是得来拉拢咱们。”

    吴签判默默的低着头,不说话。

    周司法其实觉得王司理话说的不太对,他们几个都是孟昔昭的下属,在这待了也没几天,面对的局面其实和孟昔昭一样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非要和孟昔昭掰掰腕子,这……怎么看怎么不太合适啊。

    但对于王司理所说的,以后孟昔昭知道厉害了,就不会再难为他们,他们在隆兴府也算是站稳脚跟了,周司法感到十分动心。

    他是没想过自己还能回应天府的,虽说他现在做的是司法参事一职,可这职务并没有品级啊,不入流的,能不能回应天府,只看自己的上峰有没有提拔的意思。

    就他今日所观察的,孟昔昭这人如此的不讲情面,怕是以后根本不会给自己离开的机会。

    这么一想,他也认同了王司理的看法。

    这一仗,必须坚持,只有这样,他以后才能在隆兴府过上好日子!

    姓周的和姓王的已经沆瀣一气,姓郑的则是个墙头草,不辨是非,就看哪边人多,然后他再选择着随大流。

    姓吴的之前其实和姓郑的一样,但自从见过孟昔昭了,他就觉得,或许自己可以换个墙头了。

    他可不像王司理,到了新地方,就急吼吼的宣示主权,他只想安安稳稳的混日子,而眼看着,这位王司理就不像是能带他一起混日子的。

    跟知府掰腕子,不是不可以,但你明知道这位知府眼里揉不得沙子、而且格外的不讲情面,是个强势且背景雄厚的,你还非要跟他掰,那估计,最后被掰的只能是你。

    所以啊——拜拜了,在下要另觅新主了~

    *

    孟昔昭一忙活,就忙到了半夜,他也没去新的府邸,而是留在府衙里,找了个空房间睡下了。

    隆兴府刚升级,这府衙还是州级别,没有跟着提升到府级别,原先的知州府邸,现在也归他了,只是听说那知州死了以后,所有家眷都被拉出来,带回了南诏,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那府邸又被南诏人翻了个底朝天,如今已经荒废的连草都长出来了。

    住这种地方,就算孟昔昭信奉唯物主义,也感觉瘆得慌。

    算了,反正他不打算在隆兴府待多久,就跟谢原一样,都住在府衙好了。

    金珠在他隔壁睡下了,庆福则在外间打地铺,没办法,这府衙真的不咋样,连个榻都没有,就只能委屈一下庆福了。

    银柳不在,她跟谢原一起来的,对这隆兴府还算是熟悉,所以出门替孟昔昭办事去了。

    石大壮和滕康宁两位技术人员,则被安排到了后院,这里原本是知府家眷住的地方,现在也便宜他们了。

    揉揉酸痛的屁股和大腿,孟昔昭默默脱下衣服,正准备睡觉呢,突然,外面的门被人敲响了。

    那人还对着门缝小声说:“大人,你睡了吗?我有紧急事务,要向大人禀告。”

    庆福看向孟昔昭,后者眨眨眼,对他点点头:“给他开门。”

    见到是白天的四位官员之一,孟昔昭还挑了挑眉,听完他说的话,孟昔昭沉吟了一会儿,然后回忆着说道:“你叫吴……”

    吴签判拱手:“下官吴事吉,白日对大人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

    孟昔昭笑起来:“好说,好说,其实本官知道,吴签判在来之前,也不清楚王司理会如此行事,吴签判当时不言不语,想必是被王司理的胆大包天吓到了。”

    吴签判顿时感动的看向孟昔昭:“大人英明啊!”

    孟昔昭微微一笑:“吴签判大可放心,本官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今日的事,你我以后都不必再提起了。”

    吴签判心中一喜,然后面露忧愁的问他:“那王司理预备做的那些事……”

    孟昔昭哦了一声:“不用管他,我如今忙着,没时间收拾他,等过段时间再说。”

    吴签判听了,连道大人英明。

    但他心里其实正嘀咕着,是真忙,抽不出手,还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只能延后再说?

    要知道这位知府如今还没到弱冠之年呢,恐怕是大齐开国以来第一位如此年轻的知府。

    年轻人,很难对付官场上的老油子。

    吴签判只是在心里嘀咕了一下,然后就把这些想法全都深深的压起来,说了句不打扰大人休息,然后他就走了。

    庆福跟过去,把门关上,等回到孟昔昭身边,他笃定的说:“郎君,这人根本就不是他说的那样。”

    孟昔昭看他一眼,乐了:“行啊,连你都学会看人了。”

    庆福不好意思的笑笑:“这不是在郎君身边久了吗?”

    顿了顿,他又问:“那郎君,这个人,你打算怎么处理他。”

    孟昔昭:“我为什么要处理他,他刚刚不是说的挺好的吗。”

    庆福顿时急了:“可是他对您不忠心呀。”

    孟昔昭:“…………”

    虽说学会了看人,但这为人处世上,庆福还是有的学啊。

    默了默,他说道:“这世间的事不是总那么理所当然的,我又没给过他好处,也没帮过他什么,凭什么他一看见我,就必须对我忠诚?况且,做官又不是娶妻,还非要讲究个精神忠贞,管他忠诚不忠诚呢,只要他听我的话,完成我吩咐的事,那就够了,我就愿意一直用他。”

    庆福啊了一声,呆呆的消化了好一会儿,然后他才点点头:“我明白了。”

    说完了,他不禁感慨的看着孟昔昭:“郎君,你现在真有大官风范。”

    孟昔昭谦虚的摆手:“哪里哪里,我这叫,天生丽质难自弃。”

    庆福:“…………”

    郎君哪都好,就是不禁夸。

    *

    第二天,王司理等人全都告假了,吴签判因为提前跟孟昔昭通了气,孟昔昭让他照常来府衙,他便没有递上自己的告假条。

    王司理等人还骂他是叛徒,净做一些阿谀奉承之事。

    而孟昔昭看人都来得挺齐了,就换上官服,然后静等。

    等什么呢?

    当然是等百姓闹事啦。

    ……

    百姓们也不都胆子大,胆子最大的那批人,已经全都因为抢官粮进去了,其他人现在正是畏惧的时候,根本不敢做什么,至于后面那些煽风点火的人,他们也清楚这一点,所以都偃旗息鼓了,准备等过几天,再干一票大的。

    哪知道,他们休息了,那边厢,百姓们居然自发的要去官府讨说法了。

    煽风点火人的头领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惊的坐起来:“是你们干的?”

    底下几个人全都摇头:“没有啊,不是我们。”

    头领想了想,悟了:“肯定是咱们之前一直鼓动,如今这火候到了,大家群情激愤,便主动起来了。也好,还省得再浪费时间,走,咱们也去看热闹去!”

    说着,他们一起跑出这座民宅,很快,就混进了其他也想看看情况的百姓当中。

    都是大齐人,他们一融入进去,还真就难以分清谁是谁了。

    而这时候,最激动的一些农夫,已经来到了府衙之外,官兵们长枪把守,怒视这些闹事的百姓。

    农夫一:“为什么不放粮?南诏人抢我们,官府说是解救了我们,可我家里现在已经一粒粮食都没有了,我孩子饿的都晕过去了,你们还不放粮,是想活活饿死我们吗!”

    农夫二:“没有粮食,也没有种子,以后可怎么活呀,我娘在家里要上吊,被我拦下来了,都怪你们这些天杀的官府,吃着皇粮,不管我们的死活!”

    农夫三:“休要跟他们浪费口舌,直接杀进去,把粮食抢出来!”

    听到这话,前面的官兵顿时怒吼:“我看谁敢!抢粮是死罪,谁先冲过来,我就先砍了谁的脑袋!”

    刚刚冲动发言的农夫已经后悔了,他的同伴们也觉得十分为难,让他们退缩,他们不愿意,可让他们去送死,他们也不愿意。

    这时候,人群里响起一个乞丐的声音:“大家不要乱!咱们今天来,是求新来的知府大人开仓放粮,而不是来聚众闹事,只要给粮,我们就走,如果不给,我们就继续在这站着。”

    这乞丐的声音顿时得到众人的附和。

    “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