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炮灰为王[快穿]在线阅读 - 第162页

第162页

    新的《宗人法》规定,列爵不分藩(给爵位但不给封地),宗亲无诏不得离开京城。

    又定四种封爵方式,同时改代代分封为降等袭爵。皇子有功才可封亲王,此为功封。皇子无功最高只能封郡王,此为恩封。亲王死后,由其世子降等承袭郡王,此为袭封,其余诸子至二十岁时,总人数超过十人之后,由皇帝派钦定的王公大臣试其君子六艺,合格者最高授奉国将军(宗亲八等爵位中的第五等。)

    在削去宗亲蓄养护军的权利,同时降低他们的待遇,以亲王为例,每年只给银一万两,禄米一万石,至于盐茶绸缎等,一概不给。

    对此,文武百官自然不会反对,毕竟谁都不想白白养着一群庸碌。

    接到圣旨的宗亲则是一个个的如丧考妣,只可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除了老老实实的交出手里的兵权之外,别无他法。

    等到分封一事尘埃落定,国库又空了。

    眼下正是缺钱的时候,东南沿海诸省修炮台要钱,恩科开考要钱(按例,凡举人赴试,官给路费二十两。自广德十二年以后,每到会试年,赶京举子就从未少于过四千之数,恩科更甚,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花销,起码要准备二十万两银子),马上春汛就又要来了,治河也要钱

    孟则知愁啊。

    既如此,便先从内帑拨银七十万两应急。

    如此也不是长久之策,广德帝留下来的内帑其实并不多,只有不到二百万两银子,其中大半都是抄家和文武百官贺寿的时候得来的,寒碜的很。

    孟则知继位之后,萧氏便将自己手里的那些工坊的份额都给了孟则知,她的那些合作伙伴见状,也纷纷将手里的份额上缴了一些。如今孟则知占着这些工坊八成的份额,每月倒是能有二十多万两银子的进项。

    可是别忘了,他还得养着船厂和火器局这两个吞金兽呢。

    回想广德帝一朝,打鞑靼的时候没钱了,正好科举舞弊案爆发,抄了大皇子党,军饷和重新举行会试的银两就都有了。二十二年青州干旱,抄了大半个八皇子党,勉强填上了这个窟窿。二十四年黄河决提,二皇子党没了,国库跟着充盈了。

    到了他这儿

    孟则知扫了一眼站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这些人要么是有真才实学的,要么是拥他上位的功臣,实在是下不去手。

    想到这儿,孟则知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

    他现在只能是寄希望于海贸船队能早些回来才好。

    众臣被他看的头皮发麻,纷纷跪下喊道:万岁英明。

    没成想下朝之后没多久,便听陶安进来通报:万岁,何青云何大人求见。

    何青云就是上一回萧氏敲登闻鼓时,站出来建议孟则知以龙袍为替代萧氏受廷杖的那位。

    因着这件事情,孟则知给他连升了两级。

    何青云孟则知从一堆奏折里抬起头:宣。

    陶安当即喊道:宣何青云何大人觐见。

    一进殿,何青云便跪下见礼:臣何青云,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爱卿平身。

    说着,孟则知放下了手中的朱笔:何爱卿所为何来

    回万岁。何青云绷着一张脸:臣是为陛下排忧解难而来。

    怎么说孟则知起了精神。

    何青云当即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交给陶安:请万岁御览。

    孟则知接过陶安呈上来的折子,打开一看。

    何青云解释道:自广德三年,鞑靼犯边,先帝为惠和禅师所救之后,便大肆推崇佛教,佛教得以大兴。二十年间,佛家共兴建寺庙三千二百余所,兰若(私立的僧居)更是多达两万所,耗钱何止百千万。可笑的是,先帝一生勤勉,躬行勤俭,紫禁城从未大修过一次。

    其一,因寺庙免税,佛教戒律中有明文规定,门下弟子不可种地不可买卖,不可牵线做媒等,所以寺庙不生产粮食,只依靠香客施舍,自然也就不用交赋税。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寺庙都会用香客施舍的香火钱大肆购入土地,雇人耕种,也有百姓为逃避赋税,带着名下田产依附寺庙。据臣统计,全国寺庙名下所拥有的田产不下八十余万顷。

    孟则知眉头紧皱,八十余万顷,要知道眼下全国丈量出来的可耕种土地也才不过七百万顷。

    其二,佛教的大肆兴起和传教,导致诸多青壮遁入佛教,不事生产。截止到去年为止,全国共有僧尼超过十五万人,专供寺院充当役夫的百姓达三十万以上。

    其三,佛家笃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而寺庙常为畏罪逃犯所趁,成为藏污纳垢之所

    说到这人,孟则知倒是想起一件事来,他问:朕记得,何爱卿是广德元年恩科二甲传胪。

    何青云一脸坦然:正是,臣原已官至户部右侍郎,只因在广德十六年时上书奏请遏佛而遭先帝厌恶,贬为彭泽县令。后蒙万岁不弃,破格提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孟则知又问:你、信道

    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多有儒道两家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