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这原主杨柳自小就父母双亡,杨家老头老太太前后脚生病去了, 丢下三儿两女在这世上,好在最大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结婚成家了, 剩下的三个除了最小的杨柳外也能帮着干些活计了,三个小的就在两个哥哥的拉扯帮扶下长大。 虽然身在农村, 但是杨柳作为老杨家最小的一个闺女倒也没受过什么大的苦头,物质条件不太好,但是兄姐们可怜小meimei年纪小总是免不了要偏疼几分,甚至一路给供到了初中毕业,要知道像她这样的女孩子能读书认识几个字就不错了, 读书再不费钱也是要花钱花功夫的啊, 何况她还是靠兄嫂过活, 按说能吃饱穿暖不挨饿受冻就不错了,结果不仅正儿八经读了书还是兄弟几人中学历最高的一个。 可别看不起这初中学历,那时候的农村可不是人人都能读书上学的,即便是几十年后的华国还有那么些地儿才堪堪普及完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太大了, 许多事总得循序渐进慢慢来才行,受教育权什么的,说起来简单,真正施行起来可不容易。 原主毕了业在家里干干农活没事在镇上打点零工,到了适婚年龄了,被人介绍认识了丈夫胡德成。 说起来,其实乡下地方一般两家结亲嫁娶范围都不会太远,远了容易上当受骗摸不着根底,很多人的婚姻半径都是同村或是相邻的村镇,那时候交通不发达通讯不方便又有经济条件的制约,要是远嫁了,说不定真要几十年见不上一面了。 胡德成家里倒不太远,虽然分属不同的乡镇,但是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罢了,尚不在远嫁的范围内。 两人年岁相近,男方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女的相貌秀丽性子大方又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虽然胡德成是中专毕业比杨柳文化程度高一些,不过总比那些小学没毕业的强,很快就看对了眼定下了婚事。 成婚后二人很快就在县城安了家,搬了新家没多久儿子胡俊杰也落了地,甜蜜蜜的小夫妻变成一家三口,都是新手爸妈,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是有了孩子作为情感的纽带和血脉的延续,两人感情倒是更好了些。 夫妻俩都是70后,按说他们这一辈的,家里老人大都会帮着搭把手才是,只是这原主家里老太太早都不在了,她自己都是跟着哥哥嫂嫂长大的,虽然感情好,但是总不好把孩子放舅舅那里,至于胡德成呢,他倒是父母双全,不过兄弟姐妹一共四个,老头老太也有一堆事情要忙家里还种着地呢,也脱开不手,因此小夫妻俩也就只好自己带孩子了。 不过有得有失,虽然没有老人帮忙但也少了个人指手画脚,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婆媳矛盾夹心饼干之类的事情也大大减少,遇事俩人有商有量的,对家庭的归属感更多,感情也更加亲密,随着孩子长大能跑能跳会喊爸爸mama,三口之家的小日子幸福又温馨。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原主在家门口租下个小店铺开了家卖米面油粮烟酒饮料等日用品的杂货铺子,丈夫胡德成又升了小组长成了机械厂的技术骨干,家里的日子越发上了正轨了。 夫妻俩一个开店一个上班,早早就开始规划着给儿子攒以后的读书钱老婆本了,虽说自家儿子还是个小豆丁呢,但挡不住人家当父母的一片火热的心啊。 为人父母的总希望自家孩子以后能有出息能够成才,至于这个出息rdquo;和成才rdquo;到底指什么,各人想法不一。 对于原主夫妻俩来说,就是不管怎么样要比自己过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是能学习好性子好,一路重点小学初中高中读下去然后考大学考研究生考博士,毕业拿高薪,然后再找个家里条件好点的姑娘,生两个大胖小子,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对于学业这方面,原主也知道是自己夫妻俩痴心妄想了,那什么博士之类的哪是那么好读的,难着呢,但是不管怎么说,总要多读点书吧,没知识可不行,要吃苦头的。 只是后来孩子的成才之路,却并不那么顺遂。 胡俊杰的学习生涯似乎打从幼儿园开始就跟学习好rdquo;这样的形容词沾不上边,虽然不至于成为后进生,但也一直就是中游晃荡,时高时低,成绩好的时候能竞争一下前几名,大多数时候就是在中游游荡而已。 要说脑子笨倒也没有,小聪明够够的,偏偏似乎对学习不感兴趣,叫他看书就跟要了人命一样,屁股底下就好像有个钉子戳了屁股,坐不住没定性,上课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做小动作,下课做作业总是推脱到最后一刻再着急忙慌紧赶慢赶,一手狗爬字说是草书都侮辱了人家字体的名声,老师一拿到他的作业本都要深呼吸提前喝口水冷静冷静,生怕自己一时激动把这辣眼的作业从头叉到尾。 人缘倒是不错,论起交际能力来,全班也没有比他更能的,不管人家什么性子,只要他想,总能很快就说上话搭上边,又是个自来熟厚脸皮的,这哥们好友圈子倒是越来越大,上课的时候全程安静如鸡缩头装死恨不得在老师跟前是个隐形人,到了下课的时候就瞬间活过来了,聊天逗乐吹牛皮忙个不停,要是遇到班里组织什么活动之类的,更是少不了他了,跟个穿花蝴蝶一样满场子乱窜。 因此虽然成绩不咋滴还经常跟人吵嘴打架没个安生的时候,愣是凭着这厚脸皮利索的嘴皮子不俗的交友能力,没叫人孤立出去变成个孤家寡人,鬼点子多会玩又不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小伙伴很是喜欢这样的玩伴,毕竟在一块玩就是图个高兴,要是动不动就生气撂脸色什么的谁还不是家里的小宝贝咋的,谁搭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