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还有可能是奉殿下吩咐。但我能吩咐他放你下来,能单独与你说话,只有一种可能,我是效忠殿下的人。” 万海神色大变,身子忍不住微微后仰,从头到脚都透出防备。 林知县则是前倾了些,“老万,咱们相识也有二年,我劝你一句,弃暗投明。我不是说焦知府或者范巡抚是暗,可眼下,你要想活,就得给三殿下他想要的东西。你觉着你很聪明,你的账做的天衣无缝,那些粮食的来路,我相信你也做的让人看不出纰漏。可你把事情想浅了,洛阳城什么时候关过商市,什么时候闭过六门?你没见过吧?三殿下一来,一道命令,商市说关就得关,城防说换就得换。谁敢说个不字?”“你那些小聪明,没用。你觉着你说了你家人有危险,家里产业保不住?可你要不说,立刻便会拷问你,你以为谁会替你出头?我来劝你,是不想你受罪。”林知县道,“也是想你满门能多活几个。” “你别顶这事,你顶不住。你是谁,你不过是个商人,都不用酷刑,娘老子都拉到你跟前,醮了盐的鞭子抽,你不说,鞭刑不停。抽死娘老子还有你儿女,一个一个来。儿子死了,还有兄弟,兄弟的儿女。你老家就在洛阳,家里亲近族人想来不少。” 万海浑身瑟瑟发抖,阴冷的地牢中,细密的冷汗涔涔的铺满额头,黄色灯光下,显然是怕了,连声音都没了元气,“不,你不能……” “我能。殿下已经吩咐我要拿到你的口供,万家藏银的地点,你粮铺里的暗股。”林知县道,“你要发财,无非是想给子孙富贵,若子孙都不在了,富贵给谁呢?我想,人还是比银子重要。何况,不到不得已,我不想那么做。尤其对着认识的人,有些不忍心。” 万海也是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他年纪比林知县还长十几岁,这个年纪,阅历是足够的。万海知道林知县说的是实话,林知县说不忍心前,还有句不得已。可见这姓林的是真的能下狠手的货色。 万海心中惊惧非常,倘姓林的只是个洛阳知县,那是不足为惧的,万海有更高级的关系网。但,一旦姓林的搭上皇子殿下…… 归根到底是穆安之那换城防禁商市的手段来的太的威慑力,一丝裂痕在万海心中响起,都不必林知县再劝,他自己就变通了:咱原就是个商人,拼了小命的往上巴结,也不过是想多赚些银子买个平安,如果现在上头的人既不能让我赚银子又不能给我平安…… * 回巡抚府的路上,就见胡安黎骑马前来,胡安黎下马过去见礼,回禀道,“万海已经招认勾结官府,私卖赈灾粮草之事。所得赃银,已经收缫,还有同伙十七人,请殿下过目。”上呈口供。 穆安之看胡安黎一眼,这姓林的还真能干啊。 胡安黎在穆安之身边日久,知他之意,心下亦有同感,原本想着林知县明天能拿到口供就是快的,结果,一个时辰就把人能审出来了。非但啥都审的透透的,那万东家还破釜沉舟的想着投靠殿下您,为您效力哪。 穆安之一目十行阅过口供,便递给了卓御史。穆安之视线定在焦知府的脸上,焦知府很想摆出个不动如山来,但在穆安之泰山压顶的注视下,脸色一点一点转白,由青白到惨白。虽然心下万分笃定,我从没有与姓万的直接接触,万家的生意,我从未过问,却是架不住心中有鬼,慢慢的身子也抑制不住的颤抖起来。 卓御史将口供传阅范巡抚,口供上并没有焦巡抚的名字,但,有焦巡抚身边近人,焦巡抚为留后路,暗中令万海将范巡抚的侄孙李尚拉到万福粮铺做了暗中股东,万海将心比心,为给自己留后路,把焦知府的儿子拉来做了股东。 李尚不姓范,焦公子却是姓焦的。 焦知府必需为他儿子的行为做出解释了。 焦知府眼前一黑 。 他儿子,这怎么能说得清!我儿子干的事,跟我一点关系没有,这话谁信?! 范巡抚心下叫惨,李尚的确不是范家人,却是他老妻侄孙,妈的,亲孙子没坏事,倒是这侄孙惹祸,要不怎么说世上人提到外戚多有偏见,如今看,世人的看法多是对的!这他妈的蠢才,老子让你当市署令,一等一的肥差,你他娘的不知道万福粮铺是焦知府的手笔,你差这几两银子还是怎地! 这蠢货! 第250章 二三八章 林知县这么好用,穆安之不可能不用。 郑郎中亦是刑名老手,卓御史更不必提,这位就是靠咬人上位的。且有穆安之在,当场与焦知府范巡抚商量,“你们怎么看?” 怎么看? 此时此刻谁敢说个不字? 你说不,就是心虚。 何况,万海供出的人,于情于理都要审问的。 范巡抚道,“既有嫌疑,自当传唤审问。” 焦知府更是大义灭亲,“倘臣子辱没家门,请殿下只管按律处置。” 穆安之道,“辱没家门那是你老焦家自己的事,触犯律法,要看他自己表现。” 就焦公子与李尚这两块料,林知县没有亲自出马,他与郑郎中道,“他们一个知府公子一个巡抚内侄孙,我出面反倒激起他们的傲气。派两个面孔生的,三鞭子下去,问什么说什么。” 俩人倒是挨过三鞭子,不过,没挨过三十鞭,便悉数招了。 当天下午又查抄粮商三五家。 卓御史真心觉着,他们这次钦差可以改名叫抄家团了。 穆安之支着头,真心不想找那姓卓的,不过,一旦牵连到范巡抚,整个河南都会受到影响,再加上洛阳知府,洛阳府治下十县,虽说各有县令尚可维持,一府之务要交给哪个管? 即便有临事决断之权,穆安之抄家砍人都不怵,可事涉政务,洛县城有民三十万,整个河南人口将百万,巡府知府全都拿下,穆安之难道自己管。 他得找卓御史商量一下了。 卓御史看过焦公子和李尚的供词,啧啧两声,掸着供词道,“有这种儿子,真不如绝后。” 这刻薄的……还真是一针见血。 穆安之道,“卓大人不必有此担忧,听闻卓小公子文采飞扬,有卓大人当年之风。” “客气客气,主要是血统好。”卓御史身居高位,家里小孩儿也是帝都有名的才子,出名的会读书。 穆安之心说,别人随便客气两句,就遇着这么不懂客气的。穆安之问,“证词上,卓大人怎么看?” 卓御史没有犹豫,“不论是谁,既有嫌疑,都该过堂问话。” 穆安之继续看着他,卓御史只得再说一句,“咱们在邺城不也是这样干的。” “邺城知府好歹清白,不用费什么事。给他把掣肘拔了,他还能做事。洛阳这里,一地鸡零狗碎,少一两个官员无妨,要是少三五十人,洛阳政务如何支撑?”穆安之问。 卓御史反问,“殿下是怎么想的?” “我问你,你倒问起我来。” “殿下竟然没主意了?”卓御史如同见着什么稀奇事,哈哈哈大笑三声。笑的穆安之就想抽他,穆安之怒,“你才没主意哪!” 穆安之多要面子的人,就算露怯也不能在卓御史这里露。卓御史老jian巨滑,反咬一口,“有主意就说呗,还掖着藏着做什么 。顶烂的主意无非就是等吏部派人接手。” 穆安之气,这是最正常的主意好不好!卓御史先说这主意不好,就是要挤兑穆安之。穆安之倘是个庸才,真得叫卓御史噎着。 要不说老而不死谓之贼,尽管卓御史还不老,人家非但不老,相对于人家的官位,人家还很年轻。但在刚刚及冠的穆安之看来,卓御史已经是老家伙了。因为卓御史很讨厌,穆安之觉着,称一声卓老贼都是没错的。 幸而穆安之早有准备,穆安之道,“我对洛阳官场也不熟,官员替补,也不是你们御史台的差使。可每个位子不能没人,不如用礼部的办法,考试。” 卓御史听着新鲜,细一想却也不甚新鲜,的确,士子晋身选拔,就是靠科举。三殿下这法子,细想来是极公道的好办法。 卓御史不吝赞叹,“殿下这法子好,公道公平,谁也挑不出错来。” 突然得卓御史一句赞,穆安之还有些不适应,瞥卓御史一眼,“这事你看着办,什么官职就出什么题,甭考那些经史了,反正他们也是暂代。” 卓御史态度好许多,起身应下,“是。就从残存的官员里挑吧。不然倘是找些没经验的,也没时间手把手的教,最好还是熟手。” “是这个理。”穆安之点头。 卓御史告退时笑了笑,“我还以为殿下得让他们以代罪之身暂理洛阳之事呢。” 穆安之翻个白眼,“我难道就找不出个有用的人?” “下官告退。”卓御史告辞。 有了后备官员,胡安黎那里就能放开手审案了,虽然审理要在卓御史手下的监察下进行。这是卓御史的强烈要求,穆安之不能撇开他令手下独自审案,若无御史监察,卓御史拒绝承认审问的一切证言。 两人在邺城已经就此达成一致。 不过,看到河南道监察御史被咬出来,不得不说,穆安之还是稍有些兴灾乐祸,看卓御史笑话的。 卓御史装模作样的叹气,直接说出穆安之的心声,“打知道要跟殿下一道当差那天,我就料着有这一日。河南的流民都到了帝都,监察御史都没上书,他要没问题才有鬼。” 穆安之一脸正气,“我倒愿意看你笑话,只是这种笑话也没什么好看,我倒是情愿你们御史台多几个好官,能说上一两句实话,河南也不至于此!听闻当年湖北大灾,卓大人身为江南道巡察御史,最肯直言进谏,一月参掉十二顶乌纱,震动官场。” “客气客气 ,我这点虚名,不想倒进了殿下的耳中。”对于穆安之任何赞美,卓御史都不吝啬不客气的悉数收下。 “你人虽不怎么样,做官还成。起码进了本分。”穆安之补了一句。 卓御史骂人的行家,穆安之这种讽刺对他如春风拂面,卓御史笑,“殿下不了解下官为人,倘有所了解,便知下官为人也是极好的。” 穆安之上下打量他一眼,感慨,“你脸皮可真厚。” “过奖过奖,换个脸皮薄 的,早被殿下您刻薄死了。”卓御史笑着回一句。 穆安之正想叫卓御史滚蛋,就见内侍小凡匆匆而至,手里捧着个帖子,行礼后道,“殿下,娘娘听说卓大人过府,吩咐奴婢将这帖子交给卓大人。” 卓御史上前接了,见是封请帖,请卓御史明天一起到白马寺的。穆安之见这帖子才想起来。 李玉华过的挺滋润,她到了洛阳,除了接见命妇与官员家眷,也要见一见洛阳的僧正道正,还有洛阳城最大寺庙白马寺的主持高僧,以及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高僧,感谢他们在灾情严重时无私施粥,活人性命。 李玉华把这事办的郑重,跟穆安之商量着让穆安之也要露面,还有卓御史,一起去。李玉华都说,“我看洛阳的灾情比邺城要好些,一则洛阳府是个大地界儿,二则这里的和尚很肯出力。咱们既然来了,就得道声谢。” 穆安之是答应了的。 卓御史看过帖子,心下有趣,“按理该是殿下跟下官讲,娘娘倒是亲自给下官帖子,娘娘实在太客气了。” 想刚觉着三殿下想的那考试的主意不错,结果就又木头脑袋了。真是憨人有憨福,皇子妃娘娘不知是真有这见识,还是误打误撞。 这名头想的真不错,简直是给足少林颜面。 少林可是佛教圣地。 三殿下这来都来了洛阳,自然要拜访一二。不好明着拜访,三皇子妃帖子上写的这由头就很好。 卓御史想,兴许人家夫妇演双簧也未可知。 不过,还是客客气气的对内侍说一句,“请回复娘娘,臣一定到。” 小凡见穆安之没旁的吩咐,也便退下了。 卓御史收了请帖,给穆安之提个醒,“秦廷将军亦是少林外门弟子,殿下不妨令秦将军同行。” 穆安之还真不知此事,不过,他想起杜长史来,“我都忘了,小杜家也是少林外门弟子。”如此,穆安之隐隐约约感觉到什么,看向卓御史,“少林外门弟子不少,我听说林程的武功也是源自少林。” 卓御史笑,“殿下英明。”笑穆安之笨,竟是真没开窍? 穆安之看他笑的别有深意,心说,笑个鬼啊笑! 卓御史见穆安之竟仍不明白,喷笑,“真是憨人有憨福,殿下没旁的吩咐,下官就先告退了。” 穆安之黑着脸,“老子是憨人?” “不不不,大智若愚。”卓御史忍笑,见穆安之额角青筋直蹦,卓御史连忙告退,不然惹得穆安之爆发,这位殿下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穆安之瞪卓御史那得意的背景一眼,穆安之身为正使钦差,皇子身份,竟不能给卓御史个好看,心下每每扼腕,郁闷至极! 不过,这老贼倒是提醒带秦将军同行一事,穆安之令梅典簿写张帖子,给秦将军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