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玄幻小说 - 升官发财在宋朝在线阅读 - 第351节

第351节

    延州一带地阔砦疏,守军分布疏疏落落,要抵挡虎视眈眈的夏人入侵,最依赖的便是互为犄角的堡寨。

    而宽州废城,往右可巩固防御,向左可联通河东粮道,向北则临近夏国银、夏两州,若能在此筑起据点,真正是进退有据,可令夏军如鲠在喉。

    陆辞听种世衡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微微一笑,揭穿道:“宽州位处机要,却遭废弃多时,定有极致命的缺陷,才会让夏国‘不屑’争取。”

    “正是如此!”种世衡咧嘴一笑,干脆利落地答道:“枯城无水,唯城外有河。”

    全依靠外水的城池,是不可能成为军事壁垒的:城外水流一旦遭到敌军控制,城中人便只剩坐以待毙一途,何谈反制?

    况且宽州这等兵家必争之地,哪怕要修城,也得边打边修,是桩寻常人根本应付不来的艰难差事。

    陆辞莞尔。

    ——他从种世衡眼中看到的,分明是满满的跃跃欲试。

    第三百八十五章

    陆辞笑了笑,以眼神示意种世衡继续。

    种世衡得此鼓励,开口时更显底气十足:“狄铃辖聪敏善谋,既可运筹帷幄,亦能率军亲自上阵,一路攻城略地,锐不可当,一振大宋雄风。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狄铃辖统下兵数未能过万,而宽州旧城为兵家必争之地,定将烽烟不断,凭那数千兵士四处征战,未免过于捉襟见肘了。”

    陆辞闻弦音而知雅意,接道:“按仲平的意思是,由你再领一队去,专门建城?”

    种世衡嘿嘿一笑,厚颜无耻道:“一队哪里够,少说也得有个一千使得上大力气的青壮。”

    陆辞一挑眉,不置可否:“枯城无水,这么一桩前朝束手无策的难题,你倒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

    种世衡坦坦荡荡道:“这天底下,哪有真挖不出水的地?不过是挖得不够深罢了。若陆公肯信我,真拨出那一千人手来,那下官哪怕要豁出这条性命,也定要办成此事,绝不辜负这份信重。”

    陆辞笑着摇了摇头:“尽力而为便是。至于你的性命,莫轻易豁出去了,还是好好保着吧。但光凭一千人马,怕也吃紧了些。这样吧!为稳妥起见,我愿为你作一回担保,令你破格领三千人前去。”

    种世衡开口朝陆辞讨要千人时,面上虽瞧着是成竹在胸,其实并未抱有多大期望——同尚是白衣时便建下诸多战功、又有陆辞这么一股不得了的帮扶助力的狄青不同,他除了制科榜眼的名头开,可以称得上是默默无闻。

    要不是狄青心胸豁达,未计较他一来一往的试探夺权,在出征前不懈向上提请,终于让他获得调任,得以驻守这一要所的话,自己这会儿还不知会被辗转到哪处熬资历了。

    那陆辞如若选择不信他这番听似狂妄的话语,也算在情理之中。

    种世衡哪里料到,陆辞不仅肯信他,肯用他……甚至还肯为他做保,替他添了凭他本身官职、根本不够资格争取的那额外两千人,好前去建那座前朝屡屡折戟的宽州城?

    看着先是一脸怔楞、后是难以置信的惊喜,双目放光的种世衡,陆辞笑着补充道:“除建城这一主要任务外,如有必要,你亦可去协助狄铃辖作战。”

    “是!是!是!”

    种世衡难抑满心欢喜,中气十足地连应三声。

    这嗓门洪亮得出奇,直把周边人给唬了一跳。

    “那还等什么?快去准备。”

    陆辞一摆手,将人赶走后,便召来安抚司判官尹洙,将方才临时所做的决定予以告知。

    尹洙还是头回同陆辞这位京中炙手可热的大员打交道,哪怕人瞧着温和,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在听到陆辞只听种世衡那三言两语,就同意让这只在制科中崭露头角、却无丝毫实战经验的愣头小子领三千将士出去,不免吃了一惊。

    他踌躇片刻,还是鼓起勇气,委婉地向陆辞提出了反对意见:“依下官之见,于宽州建城之事,历朝历代皆曾有过,却都无疾而终,可见地底当真是枯极无水……纵有三千将士,又谈何容易?”

    陆辞哪里猜不出尹洙的心思,笑着说道:“我猜,尹判官最担心的不是建城之事,还是怕仲平过于轻狂托大,难以胜任独领三千将士的重任吧!”

    尹洙被陆辞落落大方地道破心思,不免放松了一些,也坦坦荡荡地承认了:“确实如此。”

    陆辞解释说:“你之所虑不无道理,然而我启用仲平的原因,并非仅为建城一事。”

    不论历朝历代都无法克服的宽城缺水的难题究竟能否被种世衡攻克,陆辞肯冒险为他做保,让他这初出茅庐的文官带三千人赶赴沙场,都不仅是为了城池的修建。

    狄青所领的那一万名东军,已随他征战半年多了,折损不可避免,此时保有最佳作战能力的非伤员,至多不过六千。

    当他穿行于崎岖山路上时,人数较少反而能成为优势,让他能灵活调度,一路无往不利。

    可一旦到了宽州一带,地形趋于平阔,那支部队便不可避免地频繁暴露在骑兵的冲击之下,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种世衡的领兵能耐,他曾在与之同路的那回,看得清清楚楚,对此不存怀疑。

    对方是否那有排兵布阵、切实征战的天赋,这次就是最佳的考验机会。

    并且,在西线迟迟未有进度的情况下,保持东线将官的血性与进取心,从而维持军队总体的士气,就是这场持久战的制胜关键之一。

    种世衡在此驻守有半年之久,却既未惶惶不安,也不曾气馁虚度,而始终在努力思考突破僵局的办法。

    不管是否能派上用场,都得予以鼓励态度。

    种世衡虽不清楚陆辞这背后的诸多考量,却不妨碍他浑身铆足了劲儿,为不辜负这一大好时机,要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好证明自己这一身本事。

    天知道他在这里憋了半年,却只能看与自己同年中榜的狄青四处潇洒征战,屡得惊叹战果,深得朝廷嘉奖……究竟有多心急了。

    种世衡唯恐陆辞过阵子就要反悔,几是火急火燎地做好了准备,便急匆匆地回来复命。

    陆辞这时也已说服了原先颇为担忧的尹洙,未曾失言,而是当场让将官给他清点了三千精锐,除了兵械外,还临时从城中百姓出征用了一批掘井用具,一道带去。

    种世衡片刻都不愿多等,当晚就领着这三千兵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赶向宽州废城。

    当在此地不住游荡,与追击他的夏军玩着捉迷藏的戏法的狄青,忽然察觉出这么一支诡异‘援兵’时,起初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若真是增援,何故不派人同他们接触,共同商议进计?

    就在狄青准备重新派出兵士侦查,探听这群人的真伪时,种世衡已选好地址,果断命人开挖了。

    这下,狄青瞬间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他当机立断,即刻改变行军路线,好将还在追击他们的夏军引到别处去,掩护这支宋军。

    因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兵士都肯听从号令,又带上了合适的工具,再是靠着从当初仅用十日建就一城的范仲淹处取来的宝贵经验……种世衡仅用了五天时间,就把城墙给大体砌出来了。

    接下来,他用了两天功夫,盖好了简陋却足够住人的营房,便命人择地掘井。

    土地坚实无比,纵有利器在手,在连着挖上三天后,哪怕是轮流换班的挖法,还是让全部兵士们都累得筋疲力尽。

    越挖越深,眼看都已挖到了一百五十尺、那前朝人从未挖到过的深度,仍然只见坚硬的岩石。

    还要往下挖的话,到底哪天才是个头啊!

    眼看士卒们虽未曾偷懒,但士气上还是遭受了严重打击,种世衡面上却未有丝毫慌乱和动摇。

    要是百姓住宅,费这么大功夫都挖不出水,当然不如作罢,哪怕从挑夫处购置从城外河里挑来的生活用水,都比这要省事省力又省钱的多。

    但这作为他的首回军事行动,是只能成、不能败的。

    种世衡始终坚信,只要再往下挖,最终一定能够出水。

    只是这根弦一直紧绷着,于士气战力都极为不利。

    种世衡当天下令,让士兵们停下手头作业,全进营房休息一天,先养足精神。

    而他自己却未闲着,而是领着一小队人马,四处寻访居于附近的零散村落,召集其中青壮了。

    到夜幕笼罩,他回归这所已有模有样、具备一定抵御外敌能力的城池时,身后竟已跟了八百多名临时征集来的羌族民夫。

    这些羌人,纯粹是被吹得天花乱坠的种世衡所‘诱’,成了重赏之下的勇夫。

    显然,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为早日看见那一缕曙光,种世衡是真正豁出去了——毕竟与他的身家性命相比,身外那些黄白之物,当然是无关紧要的。

    种家好歹出过一位靠哄骗先帝、欺瞒世人而谋得大笔财富的‘隐士’叔父种放,作为种家最出息的小辈,种世衡手头历来颇为阔绰,更能轻易摆出一副财大气粗的纨绔派头。

    他靠一嘴才学来不久的破羌话,把这些没念过书、好骗的很的老实民夫全拐来后,倒也未曾失言,甚至一视同仁,为了激励士气,对已是情绪低落的将士们许下同样的承诺。

    ——接着挖。不管见不见水,只要每挖出一畚箕的碎石,都赏一百钱!

    哪怕在寸土寸金的汴京里,一百钱的进项,都足够一户贫民应付一天的开销了,更何况是在这相对穷苦得多的延州,绝对称得上是令人心动的重赏。

    若肯使出全力,每人每天至少能砸出三畚箕的碎石,那可不就能有三百钱了么!

    所有人听了种世衡的话后,都双目放光,激动不已。

    对于这位将军会否说话不算数、事后赖账这点,他们可没担心过——没听种将军都说了,背后为他做担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名扬天下、连这荒边羌寨都听过名姓的陆辞相公么!

    陆相公向来以信服人,又如何会言而无信?

    再坚硬的岩石,也敌不过人们求财的强烈心愿。

    随着那代表金钱的一担担碎石被人们争先恐后地抬出,隐匿于重重岩石下的泉水,终于在三日之后,初次从地底喷涌出来。

    正挖得起劲、却猝不及防下被飞迸的清流溅了一脸,那羌人不由发起了愣。

    而一直在上头监看的种世衡,则是最先反应过来的那个人。

    他瞬间丢了这些天硬装出来的沉着冷静,当场像疯子一般又蹦又跳。

    ——他娘的,这水终于被挖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几天后,收到天价账单的陆辞:“……”

    注释:

    (出自《如果这是宋史3》)

    ……种世衡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战略要冲,还有延州一带防御松散的现状,他上书朝廷,要建这个城,但难度太大了,不是单纯的施工问题,而是要一边施工一边打仗的问题。西夏人也早就盯着这里呢。于是谁提出来谁去做,种世衡被派往宽州废城,负责把这个超级军寨建立起来。

    种世衡一边修一边打仗,城墙终于都砌出来了,营房也都盖好,可问题却由两个变成了三个。请问――这地方如此重要,为什么现在荒废了呢?

    缺水,在城里找遍了水源都没有,城外边虽然就有延水河,但那是死地。枯城无水,城外有河,一旦敌人截断水源,满城人不战自乱。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井,但是一直往下挖,直到150尺之后……挖到了岩石。这下子整个营地集体绝望,这活儿没法再干了。可种世衡开始翻腰包,这不是民房建筑,这是军事行动,无论如何必须挖出水来。

    每砸出一畚箕的碎石,我赏一百钱。重赏之下,一担担的碎石被提出深坑,泉水终于涌了出来。“青涧城”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用来纪念这可贵的水源。

    超级军寨终于抢在战争暴发之前建了起来,它的意义深远,不止在战斗本身,或者战略威慑,稍微把眼光向四周看一下,别太远,只 在近处就会了解它独一无二的奇妙性。它的左下方是金明寨,那是整个延州区域汉人兵力最强的据点,只要产生呼应,就会形成一道防守链条;

    左上方是一连串的羌族部落,那是汉人对付西夏人的最有力的武器,以夷制夷,百试百灵,这时离得近些,才能更深层次的搞好关系,种世衡早就把他们列入了自己嫡系的名单。历史也证明,他真的成功了。

    可这些都是细节,把目光再放高放远,就会发现一个让世代中国人都无奈的事实。

    国土实在是太大了,边境线实在是太长了,只要敌人想入侵,那么千万里之间可以任意挑选。金明寨、青涧城等等等等,都只是威慑,在防守任务上,注意是彻底的防守,只有封锁了整个疆土的长城可以做到这一点,可那在宋朝是个近于妄想的美梦!

    第三百八十六章

    种世衡此次带回的辉煌战果,的确超出了陆辞的期望。

    靠着三千青壮,他近乎重现了范仲淹当年十日建城的奇迹,仅耗费了十五天,就建出了一座瞧着粗糙、却是五脏俱全的清涧城来。

    之所以名为‘清涧’,便是为了纪念那难能可贵的水源:他成功打破了历朝历代皆无法解决的难题,从那重重岩石底下,生生挖掘出水源来,着实让人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