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檀郎在线阅读 - 第105节

第105节

    我看着他,道:“公子可知,慎思宫原来是做来何用的?”

    公子:“……”

    我心里叹口气,忽而有些得意。

    他每每被问到学识之外的事,总是一副茫然又强作镇定的表情,甚为有趣。

    慎思宫的历史,其实比现在这雒阳宫城还要早得多。它距今已有数百年,是前朝的前朝的末帝所建。当时的那个朝廷,比高祖登基之前的朝廷好不到哪里去,天下已临近崩坏,匪患四起,甚至有流民组成了大军来雒阳劫掠。为抵御侵扰,末帝特在宫城一角修筑堡垒,以为皇家避乱之所,这便是慎思宫前身。那时的宫城比现在大许多,慎思宫之外还有三重城墙,可谓固若金汤。

    虽然后来,那位末帝还是为乱军所掳,不过据无名书里说,那末帝乃懦弱之人,再坚固的城池也守不住。

    当然,这是后话。

    在慎思宫修筑之时,工匠才挖开地基,便遇到了一件难事。那里有一处泉水,甚为汹涌,才挖出坑,便被水灌满。工匠向末帝禀报,但末帝甚为执拗,不肯改往别处。工匠只得令想办法,在地下开挖了一处暗渠,将泉水引走,方得继续修筑宫室。而因得那泉水水量甚大,且此事直接关系地基稳固,工匠们为了防止再发生水患,将暗渠修得很大,可供人躬身同行。

    “你是说,由那暗渠进去?”公子听得我这般说完,目光微亮,问道。

    我颔首:“正是。”

    公子向沈冲,沈冲亦目光不定,片刻,道:“可就算有暗渠,里面必已为泉水淹没,我等如何进入?”

    我说:“就在慎思宫修好后不久,雒阳毁于大火,这宫室亦崩坏。后来虽又重建,但那泉水早已干涸,只有暗渠因藏于地下,得以保全,如今当可通行。”

    许是这话说得太笃定,公子看着我,满脸疑惑:“此事当真?”

    我笑了笑:“我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夜里若能去看一看,当可知晓。”

    这话出来,二人看着我,好一会也没说话。

    “我等三人?”沈冲茫然。

    我无奈道:“表公子,此事若被人得知,我等皆要下狱。若要安稳,自是不可交与他人。”

    公子却目光炯炯,即刻道:“霓生此言甚是,我看此计可行。”说罢,他想了想,又道,“可慎思宫离此地甚远,夜里又有京兆府巡逻军士,往返恐怕不便。”

    我颔首:“故而我等须得先在慎思宫附近落脚。”

    “落脚?”公子问,“何处?”

    沈冲却回过味来:“你是说,昌邑侯府?”

    我莞尔,道:“正是。昌邑侯府在那边正好有一处别院,离慎思宫不过百丈,正是合适。”

    沈冲却皱眉:“可如何与昌邑侯说?”

    “不必与他说。”公子忽而道,淡淡一笑,“现下不过申时,我即入宫一趟,想是还来得及。”

    计议定下,三人也不耽搁。

    公子入宫,沈冲则回府准备,我亦然。

    公子要去找桓瓖,而我原本并不想让桓瓖加入,只是想让公子和沈冲去跟桓鉴借那宅院。但公子思索了一番,说平白无故要借那宅院,只怕一时难寻借口,且那宅院中也有仆人,我等三人毕竟是外人,极容易被窥破,到时圆谎封口则更是麻烦。而有桓瓖在则不一样,他熟门熟路,可安排得滴水不漏。

    我想了想,亦是此理。毕竟这也算刀尖舔血的事,如何谨慎都不为过。

    不过,在公子入宫之前,我曾再三叮嘱他,必须要让桓瓖保密,连长公主也不能说。

    公子疑惑地看我:“他要泄密,自是去与昌邑侯说,为何要告诉我母亲?”

    我自不好说桓瓖与长公主另外有事勾结,道:“不过是为了防那万一起见,公子切记便是。”

    公子答应下来,自去了。

    公子说到做到,出去之后,不到一个时辰,他就回到了桓府。

    走进院子时,他步伐轻快,回到房中便摒退左右,把门关上。

    “我去见了子泉。”他说。

    “他如何说?”我问。

    “他应允了。”公子道,“且他要与我等一道去探。”

    我并不意外。桓瓖那般好事之人,立功做大事的机会从来不嫌多。我生病时他还我眼前晃来晃去,等的就是今日。

    “不知子泉公子对皇太孙和太子妃如何看?”我问公子,“公子与他议事之时,他如何说。”

    “他自是乐意。”公子说罢,却看着我,“你以为他参与不妥?”

    我说:“只不过觉得子泉公子从前不曾知晓此事,亦不曾谈论,不知他心中如何想。”

    “子泉是知晓大局之人,且桓氏与沈氏同气连枝,他至少不会讲我等卖了。”

    这倒是。

    我笑了笑,不再多言,又问:“公子可与他定下了碰面的时辰?”

    “酉时在那别院中碰面。”公子道,“我回来时,先去了淮阴侯府一趟告知了逸之,方才也去堂上禀明了母亲,今夜与子泉逸之聚宴,不会回来。”

    “公主可信?”我问。

    “有甚不信。”公子一脸坦然,“子泉又与家中吵了,我说我和逸之去劝劝他。”

    我笑了笑。

    公子也有些偷鸡摸狗的天资,至少筹划起事情来颇为周全,连怎么糊弄长公主都想到了。

    夜里行走的衣裳,我都已经准备好。公子的玄色衣裳不多,不过还是能找到些,能凑得合适。公子看了看他的,并无异议,而后,目光却落在了我的衣裳上面。

    “你这衣裳甚是眼生。”他拿起来看了看,“似从未见你穿过。”

    那是我夜里偷溜出去干见不得人的事的时候用的,他当然没见过。

    不过我早有准备,脸不红心不跳:“我穿过,只是公子不曾留意罢了。”

    “是么。”公子淡淡道,放下,却饶有兴味地看了看一边的鞋和玄色面巾等物。那些自然也是我备下的,专挑便于潜行样式。

    “你对这潜行之事倒是周到。”公子道,“怎想到了这许多?”

    我不以为然:“公子忘了?云氏乃杂家,何事不晓。”

    “是么。”公子瞥我一眼,“那暗渠之事,亦是你家中所传?”

    那是我那些无聊先祖在无名书里记的。

    我看着他,不答反问:“公子以为呢?”

    “反正不是你从鬼神那里问来的。”公子说罢,将那些物什收起,道,“时候不早,该出门了。”

    黄昏的太阳在西边落下红霞。酉时,公子、沈冲和桓瓖各自乘着车马,如约到了昌邑侯府的别院里。

    这个地方,比起昌邑侯府来说,不算大。不过它是当年桓鉴刚刚为官之时住的地方,对它甚有感情,故而就算不住也一直留着,有家仆常年打理。

    进门的时候,桓瓖已经等在了院子。府中的仆从已经被他打发走,见了面之后,三人皆不多言,进屋关上门。

    “你们说的那个地方,我已经打探清楚了。”桓瓖甚有干劲,对公子和沈冲道,“那去处甚为僻静,附近亦是官宦人家,且挨着后园,不会有什么人察觉。夜里就算有京兆府的人会在附近巡视,但也不会走到那里。”

    “慎思宫的人呢?”公子问。

    “慎思宫的人就更是了,他们只管看好宫内,谁会无事到墙外巡查?”

    公子颔首。

    “只是那暗渠之事,我从未听说。”桓瓖道,“你们如何得知?”

    沈冲笑了笑:“这要问霓生。”

    桓瓖看向我,神色似不意外,却是深远。

    “我就知道。”他笑了笑。

    我不理会,问他和沈冲:“今夜我等须得前行,衣裳可曾备好?”

    先前分头准备时,我曾经将要领告知了沈冲。沈冲果然是细致之人,备下的衣裳并无差错。

    桓瓖则不一样,虽然我也曾让公子转告他,但看他备下的物什,还是无语至极。衣服都是玄色的不错,然而件件看上去华贵无比。不是镶金就是绣银,蹭破一块就须得花费许多钱去补,就算有玄底也能把人亮花眼。还有那鞋,一看就是金枝玉叶穿的,底缝得颇厚实颇硬,走在地上带响。

    “这平日都是侍婢做的,何须我动手。”桓瓖不屑道。

    我自然不依他,让他在这府里再翻一身出来。幸好桓鉴从前还有些旧衣方才此处。桓瓖以桓鉴让他来找些旧衣回去为理由,让仆人去找,果然找了一身来。

    “接下来便是那暗渠之事。”我说,“那暗渠多年无人打理,只怕入口有淤塞。”

    公子颔首:“如此,可有清淤之法?”

    我说:“自然是有。这府中,可有铁锹?”

    “铁锹?”三人愕然。

    “要铁锹做甚?”桓瓖问。

    “自是由我等自己将那道口清开。”我理所当然道,“不然要这么多人去何用?”

    “……”

    三人看着我,如同看一个怪物。

    动手的时辰定在子时。

    月明星稀,府里的仆人早已睡去。我早已换上了玄衣,走到他们三人的屋前,挨个敲了敲。

    未几,门轻轻打开,几乎全无声息。

    三人也早已换好了衣裳,从里面走出来,一人手上拿着一把铁锹。

    桓瓖熟门熟路地走到一处侧门前,将门闩抬起,小心翼翼地打开,然后,领着我们走出门去。

    因得有月光,我们走路不须点灯也能看得见。夜色下,慎思宫的宫墙就立在前方,显得颇为高大。待得都出来之后,桓瓖把门关上,四人不约而同地蒙上玄巾,往我指路的防线而去。

    这个地方,我来过两三回,那暗渠的入口也已经打探清楚,就在一处屋舍残垣里。从前先帝初定都之时,雒阳颇为混乱,这个地方曾是不少流民的居所,挨着结实的宫墙,到处盖着简陋的居所。不巧,那暗渠口因得是现成的窟窿,被一户人家用作了地窖。后来此地被贵胄们圈占,流民被赶走,那些屋舍也就被拆除了,只有挨着宫墙下的地方有些残垣。

    贵胄们自然不可能像流民们那样不讲究,贪图宫墙结实,也挨着建造屋舍,故而这暗渠口的地窖也就一直不曾被人发现,连着残垣一直保留着。

    “就在此处?”公子有些疑惑。

    “嗯。”我应一声,用脚在地上各处踩了踩,未几,一个地方传来中空的声音。

    我随即用铁锹将上面的浮土刮去,未几,一块木板露了出来。

    这木板很是厚实,然而经过许多年的风吹日晒,已经快要朽坏了,幸而上面覆了土,还生了草,无人留意。

    桓瓖站在一边八方,公子和沈冲过来,帮我将木板移开,地窖入口豁然在眼前,月光下,黑洞洞的。

    我将一根在庖厨引火用的松树枝点燃,遮着光,待烧得稳了,丢到地窖里去。光瞬间将里面照亮,只见这地窖倒是做得甚好,四壁平整,也无积水,大小可容数人。从前地窖主人还挖好了简陋的阶梯,可沿着走下去。

    公子正要下去,我将他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