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修真小说 - 从修士到寡妇[七十年代]在线阅读 - 第168节

第168节

    现在环境比之前好多了,但是还有不少地方禁止这种事呢。

    完全开放,任重而道远。

    看着女儿这理直气壮的样子,苏浅明能说什么呢?

    她就是个主意大的,而且过了这么久了,看看女儿现在的情况,女儿这么有本事,夸奖还来不及,责备的话想了一车轱辘,到了女儿跟前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只能无奈,的叹息:“你说你,这么大的事,也能守得滴水不漏,一切顺利还好,你就没想过要是事情不顺利该怎么办吗?”

    看着他们这反应,苏仲面无表情,差别对待是不是太明显了?对着他的时候,一副不老实交代,就要小心你的腿的模样,meimei还没说什么呢,就气消了。

    啊,果然男孩跟女孩是不一样的。

    苏茴失笑,给他们倒茶:“爸妈,你们别担心,我做决定之前是深思熟虑过的,我当时没有跟你们说,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太少了,不像现在,大家都比较能接受,要是我那时候跟你们说了,你们就要坐立不安的担心我了,我都这么大了,知道该怎么做。”

    田思怡拉住女儿的手:“现在是一切都好,要是不顺利,工作又没了,家里又没地,怎么办?过几年又不一样,等他们几个大学毕业了,工作了,那不关你怎么样都成,有他们在,还用愁你的吃喝?”

    田思怡:“不过现在你有这一番成绩,倒是不用完全靠他们,自己有才是最好的。”

    这话是真理。

    就算是亲父母,完全看人脸色吃饭,那都是不可取的。

    苏茴:“我是有把握的。”

    苏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苏浅明和田思怡态度这么好,但是说着说着,很可能会发展成滔滔不绝,早点换话题比较保险:“爸,哥在省城也有房子,以后会越来越好,你们还要回村里面吗?哥哥和嫂子经常这样分开也不好,还有他店铺就他一个人,有点什么事情只能关门。”

    这个话题苏仲也很关心。

    他问了许多次了,爸妈都没决定好。

    “你觉得?”苏浅明问苏茴的意见。

    “我觉得村里面的地托人帮忙,嫂子娘家兄弟多,拜托他们帮忙照看,忙的时候就回去,回去也不是很远。”

    “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而且不是我说,哥他没什么戒心,经常一个人也不太安全,有你们在帮忙看着比较好。”

    “有一次有人骗他,他还不知道,把人都带到我面前来了。”

    听到这话,苏仲瞪圆了眼睛:meimei,你怎么就这样出卖我了!

    说好的彼此保密的呢?

    苏浅明“和蔼”的看着苏仲:“你哥都没跟我们说呢,你跟我们仔细说说。”

    苏茴在苏仲的眼神攻势下,“识相”的浅谈即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骗子看到哥的情况,先来踩点认识一下,哥就真的带着他来认识了,没有造成什么损失。”

    苏仲:“……”

    meimei,兄妹之间的真情呢?

    这样不是已经把所有的事都说了吗?

    他就只犯过一次蠢,就不能忘了它吗?

    苏浅明看着儿子,一口把茶干了,点点头:“好……样的。”

    苏仲:“……”

    苏茴:“爸妈你们有空了多提点些,有的时候哥比较粗心大意,有你们子啊,那就不一样了,肯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爸妈,这里是发展的最快的地方,明天我带你们走走。”

    然后他们就在苏茴这里住了下来,就跟苏茴说的那样,苏仲没办法长时间走开,他店里面就只有他一个人,看着爸妈要在这边暂住,他就拿了货回去了。

    关店一天,损失的就是一笔为数不少的钱,能开门就开门。

    他还得要努力赚钱,省城房子其实也不差,就是跟meimei这里比起来……咳,他也要努力!

    苏浅明和田思怡被震惊到了,这里的发展速度,不要说他们所在的那个村庄,就是省城也比不上,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因为这里的本地居民少,一眼看上去到处都是新的。

    省城毕竟是发展了好些年头的的城市,不少地方看上去会比较陈旧,这里是从零开始。

    在之前,只是一个小渔村。

    苏茴还带他们服装厂转了一圈,眼见为实,虽然有些生气女儿瞒了他们这么久,提着心担心她,但是看到女儿现在的成绩,就只剩下自豪了。

    女儿挣下的这些基业,就算是他们离家之前的那些老古董看了,也只能说一个好字。

    这是他们两个的孩子,作为孩子的父母,心里的恼怒和担忧去掉之后,就只剩下了自豪。

    他们的孩子这么出色,不值得他们骄傲吗?

    高兴过后,回到现实,苏浅明很快就下了决断:“我和你妈都会搬到省城去,帮你哥看店,这房子跟你的相差也太远了,厂子就不比了,这住的地方得要提上来,有我们帮忙,这新房子估计很快就有着落了。”

    这点他很有把握,有人看着店子,从女儿这边拿货的数量也能增大,不仅仅只能做零售,批发也可以,两相结合。

    “还有这你嫂子现在还好,之后肯定会帮她娘家那边搭线的,你这里还有没有量?”

    苏茴点头:“当然有,到时候他们就从哥那里拿货吧,哥只要把成本价收回来就好了。”

    她这些衣服卖给谁不是卖,自家人这边又不是亏本,当然会尽量满足,而嫂子那边的亲戚,是苏仲那边的人情,那经他的手出最合适,这样子嫂子在她娘家那边也有面子,说话的声音也有底气。

    田思怡:“那你婆家那边呢?他们还不知道吧。”

    苏茴:“他们还不知道。”

    田思怡:“你打算要跟他们说吗?要是之后他们从别的地方知道你这样做,对你的名声不太好。”

    不说的话能得个清净,但是说了,就亲家婆婆那个个性,肯定要伸手了。

    苏茴:“暂时不打算说,没关系,名声不好就名声不好,我该做到的做到就行,我也没骗,就是没告诉他们。”

    常小荷那边来想要沾光,她这里没关系,就是苏仲的订单数量增加而已,但是换成张家,她就要自己经手,麻烦,还要拦着李满芬想要伸手,还不如瞒着,至于名声,她真的不在乎,而且她本来就是儿媳妇,分了家的儿媳妇,有什么好事就要记着自己公婆?

    苏茴:“他们有保国他们几个孝敬,日子不会差,我要是补贴了,就是给她大孙子小儿子。”

    “你们回去别说,嫂子那里也别往外说,也不会瞒太久了,估计一年左右。”李村有不少人出来找工作的,毕竟是在同一个城市,搞不好,什么时候她就会遇到。

    到时候要是李满芬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她也有办法堵回去,现在不说,就是想要耳边得个清净。

    田思怡轻轻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苏浅明放心的回去了省城,然后田思怡在省城留下,帮着苏仲一起看店,他先回家去处理一些东西。

    等到小孙子这一学期结束,就立刻把他的学籍转到这里来,到时候他长期也会在这边,儿媳妇也是。

    家里的地就拜托给亲家或者其他交好的人家,到时候收获了分他们一部分粮食,相信不少人都会乐意的。

    至于说儿媳妇娘家那边,他觉得,目前常小荷还不清楚底细的时候不会说,等他们搬过来这边了一段时间了,她就会提出来帮衬娘家,这亲戚帮来帮去本来就是常态,除非是有问题的亲戚关系,不然都是想着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发财,大家拧成一股绳,人多力量大。

    等到苏浅明回去了,问的人不少,因为他是大夫,他在村里的人缘一向不错,现在突然消失这么久,当然要问清楚,之前说要去省城那边看亲戚,常小荷带着小儿子回来了也说不清楚。

    他们就等着问个究竟。

    苏浅明已经想好措辞了。

    “是这样的,我儿子在省城那边找了份工作,人手忙不过来,我就留在那里帮忙了一段时间,孩子他妈还在那边帮忙呢。”

    “是有个亲戚,之前没怎么走动,关系也远了。”

    “我儿媳她也不清楚。”

    “那之后啊,先看看,还没定,说不定。”

    “有机会一定也帮你们找个工作,外面的工作机会真的比这里多多了,兄弟几个一起出去闯荡闯荡也好。”

    ……

    村里没有什么新鲜事,有什么逮着了那是不愿意放过的。

    听到公公做了最终的决定,常小荷也兴奋了起来,不管是为了小儿子的前程,还是为了她自己,她都想去,儿子去了省城学习很有可能可以提高,最好也能考上大学,而她去了省城,可以跟她男人在一起,夫妻两地分居不是长久的事,而且去到省城,那就是享福了,不用下地了。

    他们在这边做着准备,张家那一边,现在家里的人口更少了,除了读大学的张锦华和张凤华,还有带着小儿子跟着到了市里的吴楚楚这三个人之外,张贵、张全、赵来娣和周小晴4个人都出去了。

    周小晴还把村里面老师的职位让了出去,让给了其他比较高学历的人,愿意接受的人很多,这份工作还是很抢手的,根本不愁没有人接班。

    知青们没有成家的都回去了,成家的一部分留了下来,他们就是最好的人选。

    而出去之后,张贵和张全都做回了自己原来的工作,张贵他是直接回去的,张全他之前所在的工程队做完了一个工期,这次不招人,他就去了别的队,赵来娣跟在他的身边,做一些杂活,工钱比较低,但也能凑合。

    周小晴的工作是自己找的,她的外在形象好,识文断字,有着高中文凭,而且出于女人爱美的天性,她一直对于化妆品这一块比较关注,之前没什么条件也比较注意自己的脸,因为自己的外貌,她应聘上了港资开的专卖店。

    抓们销售化妆品的。

    这就是缘分了,她应聘到了王海雯的化妆品专卖店里面做导购。

    在这种店面里面工作,个人形象是很重要的,她换上了一身职业的套裙,脸上也上了薄薄的妆,整个人显得既干练,又吸人眼球。

    底薪不高,但是卖出去一笔就有提成,算上提成,收入就不少了,去除掉刚来的那个月的试用期,后面她的工资在他们4个之中成为了最多的那个,她对此很有些骄傲,张贵也很骄傲,觉得他的媳妇就是不一样。

    这样的生活比李村老师的职位更让周小晴满意,在村里面就算是做老师又怎么样?

    还不是要抽空下地,现在不一样了,她每天只要穿得美美的,站在那里给别人介绍就有钱赚,回去之后,不用下地干活,也不用烦恼该怎么教孩子,她只要把自己的饭菜准备好就足够了。

    这才是她一直以来想要过的生活。

    他们都满意,自然更不会回去了,就算是忙碌的时候,也不方便请假,请假的时间长了,又不是什么不可以替代的人,回来职位就不是你的了。

    少了这么多人,张根也没办法,好在他们买了一条牛犊,有它帮着干活,才好过了些,现在就是他们两个老的在家里面,带着张喜华张小华、大孙子的两个女儿,还有小儿子的一儿一女。

    这并不是个例,不过大部分的人不像他们家这么彻底,不管怎么说,家里会留有一两个壮劳力,不像他们,老的老,小的小。

    张成业也没有闲着,他一直关注着新闻动态,报纸一直都有在订阅着。

    现在他那个时候是附近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村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之后,还得到了镇上的嘉奖,给他们村长脸了,现在,张成业依旧在为他们村努力。

    出去干活可以挣钱吗?

    能。

    但是壮劳力都出去了,那就不行了,对他们村长远发展不利,壮劳力都走了,地里的活谁干,山里的活谁干?

    靠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吗?

    而且他们出去了,越来越好的话,他们村不久越来越落后了。

    不能这么继续下去。

    他得要想办法把人留下来。

    但是留下来,得要有看得到的收益才行,现在他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烧瓦,这是他们村的支柱,现在大家自己种地积极性提高,还能出去干活挣钱,很多人都宽裕了不少,有钱了,地不能买卖,但是房子可以建的更好啊,这需求量噌噌的上去了,他们的生意很好,所以他们过年的分红又多了不少。

    但是还不够,比起外面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他们村还需要进步,还需要努力。

    他挑选了合适的地址,重新开窑,扩大产量,现在是供不应求,既然这样他们就扩大产量,满足大家的需求,也能挣到更多的钱。

    另外还有分到他们每一户家里的山地需要打理,张根这不就有些吃不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