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七十年代娇媳妇在线阅读 - 第87节

第87节

    “庭珏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心里有主见,我们不干涉他;庭玉去乡下咋了?有能耐的人去了乡下也一样有出息,少看门缝里看人,老把人看扁。”

    她的话糙,骂起人来干脆利落。

    被谢奶奶骂的人也不在意,心里只连忙摇摇头:谢家这一辈不行。

    拿不出手,也不能看。

    被骂的人也不顶回去,乖乖闭嘴。心里只想:谢家小儿子去了乡下、也讨了个乡下媳妇,以后生了孩子也是在乡下长大,这一根算是废掉了。

    大儿子倒是还能看看,但拿到大院里跟同龄人比比,那是几乎平凡得翻不出水花。

    谢奶奶能看不出这些人的心思?她淡定地写了封信给乡下的孙子。

    信里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内容大致是:“庭玉,恢复高考的消息是真的,你给好好考试!往死里考!”

    千里迢迢之外,已经搭建好沼气池的谢庭玉,拆开奶奶这封信的时候,几乎哑然失笑。

    那信里的字锋利得笔力劲挺,力透纸背,隔着几页子仿佛能够感受到老太太传来的愤怒。

    叶青水看完了来信,也点点头十分赞同。

    她可不能眼看着上辈子这个能考状元的料子,这辈子只考了个普通本科。虽然她也相信他的实力,但目前看来他每天花在“沼气”上的时间,比复习还多。

    她拉着谢庭玉的手,“咱们去看看书吧,还是奶奶有先见之明,给咱寄了两套辅导书。”

    一套留给了周存仁做留念,一套留给他们夫妻俩自己看,充裕得很。

    数理化物四门共八本辅导书,这种小地方要想凑齐了,还挺困难的。

    谢庭玉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被媳妇催促着学习,这跟去年的情景仿佛调换了个位似的。他有些哭笑不得。

    叶青水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再过一会就接近上工的时间了,但她动作利索又快速地把书找出来,兴冲冲地打开捧到他的面前。

    那双滢滢闪动的眼眸盛满了灵动和热切,她连忙说:“玉哥趁着上工前,快抓紧时间看看。看完两页再去干活。”

    谢庭玉忍不住想笑。

    他拿过了书,翻了翻,淡定地说:“只看两页吗?要求会不会太低了,嗯……”

    他抓紧时间亲了她一口,“这回可以看十页了。”

    第084章

    虽然恢复高考这个消息并没有落实,但叶青水夫妻俩从谢奶奶那里知道今年可能恢复高考后,也明显地抓紧了时间复习。

    谢庭玉每天都密切地关注着首都传来的新闻。

    同时,谢庭玉也着手准备起沼气照明、取暖的研究了。

    他跟村委说明了自己意图,村里的干部弄明白沼气是什么玩意儿之后都很震惊。

    就靠这玩意儿,他们就能像城里人那样用上电灯?甚至还不用烧柴火?

    城里人虽然不用烧柴火,但是每个月买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有这样的好处,城里人咋不用它?

    “谢知青,你说的这个‘早气’真那么灵?”村委会主任cao着一口nongnong的地方话问他。

    谢庭玉点头。

    他早有准备地拿出了自己收藏的报纸,他说:“用沼气照明、取暖,其实并不是没有先例。在一些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地方,早已经用上了。”

    村里的几个干部们听完了,面面相觑,他们在心里默默地算了一笔账。

    一斤煤油要三毛多一斤,条件困难些的还用不上。因此每年秋收的时候,村里还有人把豆子榨出油,用豆油点灯。柴火虽然不要啥钱,但是上山打柴也是要费人工的。但是沼气呢?

    听谢知青说把大粪、稻秆子沤烂,它们会生出沼气。

    大粪又不要钱!乡下还能少了大粪和秸秆子?

    他们几个爽快地同意了!

    谢庭玉于是跟他们磨着嘴皮子要了盖沼气池的经费,还仔细说了沼气灯的开销,几个文化程度浅薄的农村人连忙摆手:

    “谢知青,你尽管弄吧!要成了,咱叶家村就是十里八乡头一份!”

    这听起来多光荣,在这个闭塞的小乡村里,祖祖辈辈都用油灯来照明,天一黑,舍不得浪费煤油的人家只能躺床上睡觉,要这能像城里那样用上电灯,明晃晃开着像白天似的电灯,那日子过得该有多舒适。城里用电还得交电费,但是乡下用沼气却是不用花钱。

    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也不是个傻的。研究沼气这可是个大工程,有利的事情干啥不做,放着这个好的人才不用,白白浪费吗?

    叶青水一个丫头片子都弄出了找水仪,这说明谢知青只会更厉害!

    上一回叶家村出尽了风头,这一回要弄出了沼气会更加惹眼。

    风不风光倒无所谓,狠狠地省下一笔钱、方便生活才是大事。

    村主任拍着谢庭玉的肩头,殷切地说:“谢同志,不管这个沼气池弄不弄得出来,你有这份心造福 ,明年的工农兵大学一定让你上。”

    谢庭玉倒是不在乎这个名额,他婉拒了。

    这让村干部们更觉得谢知青真是一个无私贡献、不求索取的好同志。

    谢庭玉拿到了经费,让人去建了沼气池。村里的干部特地召集村民开了一场动员会,叶家村今年要实现沼气照明、取暖!

    村民们听完了科普扫盲,顿时热情高涨。说到要盖沼气池,一点名,壮劳力全都举手了。

    在此之前,谢庭玉已经做过很多功课,笔记资料写了满满两本。在他的带领下,叶家村的沼气池半个月就盖好了。

    秋收完后,家家户户柴房里堆着的稻秆很多,天气暖和,粪便和秸秆发酵得很快……

    谢庭玉也沉下心来琢磨了一段时间的沼气。

    他先弄出来的是沼气灶。

    沼气灶由普通的燃气灶改装,燃气灶在这个年头虽然很少人用,那是因为石油气贵、运输困难。

    当谢庭玉把燃气灶的管子接上沼气的时候,一群乌泱泱的脑袋围住了他。叶青水也在看他。

    他拈起一根火柴,轻轻擦燃,小小的火焰在他的指尖燃起。

    “噗”地一声,燃气灶发出了微微的响声,一股小小的、幽蓝色的火焰跳跃了起来!

    众人发出呼的惊奇的声音。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见过火,这个火苗的诞生,意味着他们以后能用沼气烧水煮饭了!

    这沼气可真有用!

    烧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沼气池建起来,建一口才花三十来块,却能够支撑好几家人用。

    这个沼气灶的成功,让叶家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连平时挑剔的妇联主任都笑吟吟地说:“咱这回可比城里人时髦多了,咱能用沼气烧水煮饭,城里人还得烧煤呢!”

    这可不是,大伙点点头。

    他们曾经羡慕过城里人有煤球烧,压根不用上山打柴,不打柴不知道打柴的辛苦,去山里打一趟柴几天就烧完了。

    但眼下是一点都不用羡慕了。沼气烧起来干净、没有味道,还省力。

    叶青水看见这初具现代化模型的沼气灶,很是怀念。以后她可以用灶头烧水做饭了,不用受柴烟的熏扰。用燃气灶做饭,更好控制火力。

    叶青水看着谢庭玉掌中控制的火苗,心头一暖。

    “叶知青,咱等着你弄出沼气灯!”

    “要是连灯也弄出来了,日子过得就比住城里还美了。”

    “是啊,俺爷今年八十七岁了,一辈子都没进过城、没见过灯,你让他看一看村里的灯亮起来吧!”

    大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越说兴致越高涨。村里的干部甚至已经打点好了,准备把这个沼气池报到县里,给谢知青弄一个先进分子的荣誉。

    在此之前,叶青水很担心谢庭玉因为沼气这件事耽搁了学业。

    但现在她看见全村人眼里跳跃nongnong的期待和喜悦,参与其中,她也能感受到大伙盼着光明盼得已久的期盼,她忽然就释然了。

    算了,她平时有空就多催催男人用功学习吧。

    ……

    与此同时,知青点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复习大计。

    这时候的知青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几大阵营。

    一边是相信国家会恢复高考、恨不得削尖脑袋复习的知青。

    一边是对恢复高考根本漠不关心的知青,他们之中有些文化程度比较低,当年知青下乡的时候也没规定不接收小学文化毕业的,就算是只念了几年,下了乡也能冠上“知识青年”的名号;

    还有一种则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知青。这些人就算确认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会是无动于衷。

    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周婷婷那种跟打了鸡血似的挑灯夜读的知青,不明白他们怎么会为了一个轻飘飘的消息熬得眼眶发红。

    还有一种是观望的,心底里也渴望上大学,但是消息没确认那就是假的。他们见了那些捧着书复习的知青,也不能明白他们的愚昧付出。万一这消息是假的,把书翻烂了都没用。

    怎么会有这么死脑筋的人呢?这不是聪明,这是愚蠢!

    耗费精力倒是没啥,但买书复习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辅导书更是不必说。要好好复习,这些书都是得准备的,曾有个人

    辛辛苦苦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存下来,为了个假消息就花个精光了。

    “谢知青说啥你们就信啥?你们图的啥,醒醒吧,想读大学想疯了?”

    这可不就是想读大学想疯了吗?

    偏偏是那些曾经享受过优渥的教育条件,父母祖父母辈都是有正经工作的知青,最为激动。高考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

    这是一个机会,唯一的风风光光回城的机会。

    他们比劳动,比不过积极分子、更比不过老农,每年分到手的粮食少得可怜,节衣缩食紧巴巴地过日子。要是真恢复高考了,他们还用得着过这样的苦日子?

    孙玲玉闭着嘴,憋着一口气钻进书里头。

    她也有些看不动书了,但是看见周婷婷她们宿舍的人上工时兜里还揣着小抄时不时拿出来看几眼,她就咬牙继续看进去。

    李大红昂起头,回答讽刺她的知青:“我爱看,我乐意,你管天管地还管得着我看不看书?”

    复习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买几本书一个月的津贴就花光了。还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这种讽刺落在人的耳边,听着当真是扎心。

    明明是渴望回城、渴望上大学的,咋搁人眼里就是傻子、疯子?

    周婷婷摇摇头,小声劝宿舍的姊妹们:“跟他们有啥好争的,咱看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