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生存[末世]在线阅读 - 第224节

第224节

    张母不停地感叹:“小曾真是个好孩子,心眼儿真好,阿福你可得好好谢谢人家。”

    “知道了妈。”

    民宿是一间双人房,有一个简单的盥洗间,收拾得很干净,还有一台除湿器在,环境相当不错。

    好好地歇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曾平年请吃饭,之后又帮忙载他们去看新房子,说是新房子,其实也是二手房了。俗话说,不同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南边的人中,有的人家搬到张恒福来到西岳,就觉得够远够安全啦。而西岳当地有些人却觉得,还是往西边去更好,虽然地势差别不大,可是更加靠近内陆呀,肯定更安全。

    所以,西岳本地卖房子的人还是有的,曾平年的老丈人赵老爷子很热心,很快就寻摸到一间。他也是个老聪明的人啦,这年头肯定要买高层才实惠嘛,所以帮俞蘅找了一间位于九楼的,虽然已经住了五六年,还是很新,家具什么的也是半卖半送。也有电梯可以上下楼,看过一圈后,俞蘅和张母都觉得可行,于是拍板买下来。

    曾平年其实暗暗跟俞蘅说过:“我觉得租就挺好的,一租租他它三五年的,我不信那个时候南边还不退水。”

    俞蘅却不想处于被动的位置,要是住着住着人家要收房,他和张母冷不丁能上哪儿去?反正自己不缺钱,买个安心、放心。

    房子很快买下来,各种手续也办好,那家人留下来卖房子的办好后也立刻离开去找家里人了,俞蘅和张母搬进去,收拾了一天后还请曾平年他们一家以及他老丈人一家来吃饭,就这么在西岳定居下来。

    第238章 末世之海07

    曾平年的老丈人叫做赵宏福, 是个特别开朗的老先生, 赵老太太也是一个温柔的人,和张母特别聊得来。三家人的房子也不是特别远, 西岳的交通还坚强地屹立着, 出行方便得很, 于是有来有往愉快极了。

    张母有了同龄人一起玩, 那种离乡的忐忑慢慢地散去,人也恢复了以往的神采, 还和赵老太说好要一起去学游泳呢。

    “我教你~”

    同路来的王家人,也在亲戚家住下了,离得还挺远的, 于是两家人只在电话里互相问好。

    来到西岳,俞蘅也松了一口气, 见张母过得习惯, 人也精神就更放心了。

    他现在有个想法, 总觉得之前买的充气橡皮艇有些不足, 他还记得当年一个任务中,和原身meimei、朋友和外甥在寒凉的冰水中划船,鼻尖是腐烂在水里的东西发出的恶臭,甚至水下还会窜出抢劫的人……现在有条件也有钱,他打算买一辆游艇。

    即使以后用不着, 也是一笔固定资产嘛。

    在某官网上花一百二十万买下游艇后, 俞蘅立刻在小区里附近租了一个大仓库, 之后就是继续地等待。一个星期后, 游艇到达最近的码头,俞蘅雇了游艇拖车去接。

    这事儿他没跟张母说,要是她知道他花了比现在住的房子还贵的钱,买一艘游艇——还是别说吧。

    到西岳的时候,他给原主儿子张智打过电话,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当时他挑眉再打了一遍,“好小子,胆子挺熊。”慢悠悠地将张智的号码也拉黑了。年轻人,你爹我的电话,不是你想拉黑就拉黑,想打就打的。

    好在他不是真正的亲爹,不然真的伤心死。个破孩子。

    西岳的雨水一点儿都不比老家少,不过因为地理的优势,泄洪能力很强。

    来到西岳后,曾平年找俞蘅说:“这里的工作太难找了!”

    “这里人口饱和,竞争力肯定大,别灰心。”

    曾平年愁眉苦脸的:“我这个年纪,确实难找啦,那么多年轻人可供待选呢。”

    “现在各行各业都不太景气,要不你就学我做种植?自己能吃,多了也能卖,你也知道现在蔬菜多贵。”曾平年不说借钱,俞蘅也不敢说,这是基于张恒福对他的认识,于是只好做些建议。

    “这听起来倒挺不错,不过我没经验。”曾平年摸摸下巴,有些意动。

    “我这里有好的菜种子,你要的话我分一点给你,至于没经验……你来我家学学不就行了,反正这么近,你天天来我也不烦你,我妈可喜欢你了。”

    曾平年哈哈哈地笑起来:“那成吧!”

    俞蘅的提议其实很不错,曾平年回家后越想越觉得好,现在的蔬菜价格贵死了,可人又不能不吃菜。他看过好友家那一筐筐一盆盆的菜了,长得那叫一个好,送一些到老丈人家,小舅子他们也都说很好吃,都不信那是家里种出来。

    “我看行。”妻子也说好,劝他:“你就当度假嘛,别为了找工作着急上火,要是急得病了怎么办?”

    “行!”

    于是曾平年就跟着俞蘅学种菜啦。

    在西岳的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放暑假了,曾平年的小女儿也从中京某大学放假回来。随着暑假的到来,中小学的放假,全国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由南往北的大迁徙。

    在此期间,天气仍然以阴天多雨为主,听新闻上说,某处的粮食种植基地这一季的粮食都毁了。可全球的多雨天气,也就意味着进口粮食也比较困难。

    俞蘅现在也在培育耐水的蔬菜良种,效果还不错,还给国家某农业科学院寄了一点。

    买的房子三室一厅,特别宽敞,阳台也在向光面,在晴天的时候能让蔬菜接受光照。当然晴天的时间太短了,大多数还是要靠着家里特别安装的暖灯。

    张母现在干得非常起劲,自从出门卖过一回菜,那跟打通任督二脉似的,每天都想出去,不管下多大的雨。

    “这让我想起当年和你爸一起担菜上街的时候……”

    既然老太太喜欢,俞蘅就每天早上带她出门啦。他们最近每天只卖二十颗大白菜,还搞限购,一人只能买一颗。大白菜是俞蘅改良过的品种,长得特别好,一颗都有两三斤,他还给张母买了一把电子秤,一斤卖九块钱。

    卖完就收摊,一个小时都不到,还能去早餐馆吃早饭呢。

    西岳实在很不错,在搬家后的几次台风中,都没受什么影响,而从新闻中看到,东南沿海的三个省近十个城市已经被淹在水里,从卫星图像上,积水已经有三层楼高,十来米,所有住户早就内迁。

    据现在的新闻报道,已经在进行第二批撤离计划,打算在入秋前把南部和东部等地的居民全部迁进来,目前国土中部及以北以西的地方,都在加紧建房子。

    冒雨建房确实难,国家方便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财力在建设上,新闻上有确切消息,这批新房都将按照水上建筑的高标准来建——这是为以后积水可能真的会波及到这里做的打算。

    俞蘅在看到新闻后,也把自己的一些建设意见发到了某部门,以热心市民的身份。张恒福以前还真是读建筑的,后来因为和前妻的一些旧事,辞掉了专业对口的工作,阴差阳错去卖保险,一做就是二十几年。

    暑假到来也就意味着原主儿子张智大学毕业了,以前他说要读研,后来又说不想读了,说是女方那边能给他安排不错的岗位。俞蘅拉黑了他的号码,也不知道他的近况,倒是曾平年的小女儿回家后跟她爸说过几句,曾平年就跟他提了一下。

    曾平年的女儿叫做曾雯,和张智是同校同学,毕业时才在同乡会的告别会时,对张智的情况有些了解。

    “说是再工作一个月就能转正,福利待遇都很好……”曾平年打量俞蘅的神色:“你们多久没联系了?”听女儿说张智还说了些不好听的话,说父亲不管儿子死活之类的,还托她通过自己找老张谈话,说立刻给他打电话,否则断绝父子关系。

    “之前我爸做三年祭联系过,他说没时间回来,到现在没联系过。后来到西岳我联系了几次,发现他把我拉黑了,我就把他也拉黑了。”俞蘅瞅他,“要说什么就直接说吧,我知道他没带好话。”

    曾平年就叹着气跟他说了:“也不知道弟妹到底是怎么养的孩子,藏着不让你见,天天要钱,后来不想供孩子上学了,就把孩子送回来,结果这孩子一见你就跟见仇人似的……这性子实在太别扭了!”他说完又叹了一口气,数落了俞蘅几句:“你也别扭!爱孩子就要说啊,闷着能闷出个蛋蛋!”

    俞蘅就低头不说话。

    “你真是气死我了!我看你最近性子变了好多,人也开朗了,这多好啊!好好地跟他交流一下,那可是你亲儿子。”曾平年压低声音说:“你以前为了他死活不肯再婚,只有这个孩子了你还不抓住,以后谁给你养老?”曾平年简直愁死。

    “老哥,其实我是想通了,我这辈子都在为他活着,可是我妈已经老了,我得多为她着想,让她剩下这些年能过得好一点。几个月前,我睡在家里漏水的床上,想着我妈房间也是潮湿一片,我就恨我自己。”

    俞蘅低声说:“过年时小智说要在中京买房,当时我就说,那我怕你奶奶在中京住不习惯啊,当时心里还是琢磨着要赚更多的钱的,可是你没看见他当时那个眼神——”

    “他根本没想和我和我妈一起生活。后来我妈劝我,说年轻夫妻嘛,不喜欢和老人一起住很正常。”他模拟了一下张恒福当时的心境,红着眼睛失落地说:“我存的三十四万,在中京根本砸不起一点儿水花……一想就太绝望了。”将家里所有钱都给张智送去,然后两个老人住在破败的房子里,连修缮的钱都没有,日子一想就没有盼头。

    而且张恒福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儿子这是一去不复返的架势,钱财两空!

    “我想通了,他毕业后就把那三十四万给他打过去,其他的我真的没有余力了,我妈这把年纪还在贴补家用,我该好好孝顺她了。老天有眼,我随手买的彩票竟然中的,才买了新房子。”

    俞蘅叹了一口气:“今年的雨水你也看见了,老家那房子早就塌了,如果没有中彩票,真不知道怎么办。他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来问候过,我真的心寒了。”

    曾平年听着也觉得眼睛发涩,最后拍拍他的肩膀:“还有我在呢,哈哈哈还好你中了彩票,张智不养你,以后咱们请几个保姆,一个照顾你一个照顾阿姨,也很不错。”他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儿子不顶用,至少钱是无所不能的,有钱也好!

    在那之后,俞蘅就把钱汇了过去,添了一点凑足三十五万,并且给张智发了短信,家里只能支持这么多了,现在一家人住在西岳(附地址),有他的房间,让他有时间给张母打电话,还附上了新家的座机号码。

    俞蘅代替张恒福做的只有这些,其他的他没心思去弄。张母听了他的做法,也叹气点头:“总归我们把地址留给他,随便他回不回来吧!”

    这件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张家的生活还在继续,时间飞快,很快就入冬天了。此时国家已经进入一级警戒状态,全民防洪!

    第239章 末世之海08

    其实到了现在的地步, 已经没人心存侥幸,觉得雨天会有停止的一天。三个月的雨天大家能接受, 半年呢?近一年呢?人能忍,植物、动物、建筑等不能忍!

    在前期的时候, 人们似乎还能游刃有余,搬家也好, 换房子也罢, 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弱, 怎么样都能找到活下去的机会,甚至只要你有财富,还能够享受没有丝毫下降的生活水平。

    再说了, 随着雨水带来的,还有丰富了许多的鱼类食材,鱼类价格大幅度下降, 甚至上街游个泳还能摸到一两条,有的孩子暑假里在外头翻滚,三餐都能给家里加菜呢。

    今年的台风也异常频繁,气象台的时间预测也总是出差错, 虽然失去一些威信吧, 但在预测是否有台风到来这方面还是可靠的,一听新闻不管三七二十一,居民赶紧把东西全部都收好, 门窗锁好孩子看好。

    等沿海城市居民大规模内迁的工作终于结束后, 台风也不算什么啦, 怕个鸟嘛~所以在后来,台风再凶,再是什么“几百年一遇”级别的,对居民造成的损害也有限,反正没人住,你爱来就来吧。

    有本事你上岸到内陆来呀~

    国家方便又非常给力,各种支援救助不断,补贴不停,背井离乡的群众很快也安定下来,安心地等待今年这该死的极端天气快点结束。

    总之,在早期国情还是平稳的,人心也是乐观的。

    直到这该死的雨还真的一口气没歇,洋洋洒洒地进入了冬天!占据国土面积15%的沿海地区大部分已成海洋,海岸线还在不停往里推进,被淹没的城市也在稳步增加。听说某极地的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很快,情况真的不乐观。

    人们现在还能过有吃有住的日子,可还是害怕啊!要是照这速度,再过几年全国都要被淹了!

    恐慌就是这么逐渐叠加的,入冬之后,物价迎来了今年的第n次上涨,政策调控也不太管用了。

    新闻里面每天都有某某地房子被水腐蚀倒塌的消息,积水区还是住着不少人的,高楼层的住户还有不少,不过也在往内迁,不走不成啊,人都快走光了,买菜都没地买。

    现在西岳的房价可贵了,几乎没人愿意卖房子,人越来越多,矛盾也不断丛生,抢劫犯罪的多得不得了。俞蘅都不肯让张母单独出门了,总是结伴外出,串门也不例外。某天俞蘅还收到房子原来房主的电话,说要补房子市场差价,把他给笑死了,直接拉黑不理会。

    家里的蔬菜种得越来越顺利,俞蘅还到五金市场买材料,搭起层架,把灯也重新布置了一遍,产量大幅度提高。

    张母还让他买了十几个缸子,说要腌咸菜和腌萝卜,家里是不缺蔬菜吃的,剩下的菜钱就去买rou吃,现在的rou类特别贵,普通瘦rou一斤二十九块,好的排骨一斤六十多,七八十的也有。

    卖菜的菜钱补贴到买rou上,张母也心疼极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俞蘅特地办了一张存折给她看,里面是五十万的存款,这才让她松了一口气,不过在侍弄蔬菜时还是非常上心,只是不再焦躁。

    就在这个时候,俞蘅还收到了邮件,原来是他之前寄给国家某建设部门的关于水上城市的邮件被采纳了,时隔三个月,那边想要他的电话号码。他将电话号码发过去之后,过了二十分钟就有电话进来。

    接通一听,原来就是建设部门的工作人员,是来咨询邮件中存在疑问的几个点的,俞蘅一一解答。

    又过了两天,他收到银行短信提醒,有二十万元进账,之后再次接到电话,说邀请他到荷乡帮忙实地考察一遍:“二十万是您之前的建言献策的奖金,这次考察也会有劳动报酬的。”

    俞蘅当然应了下来,挂断电话后给曾平年打电话,请他帮忙照看一下张母。得知缘故,曾平年高兴极了!得知张家的蔬菜离不开人,他干脆地说:“我和我老婆一起过去住几天,你放心吧!加油好好干,这是好机会!”

    第二天早上,西岳当地部门就有专人来接,俞蘅带上张母给他收拾的行李上了车,在雨幕中远离西岳,直往荷乡而去。

    荷乡,众所周知是现在当局建设新都市的试验地点,如果成功建成,将会是第一批新城市所在地,万众瞩目。

    俞蘅对自己抛出去的砖头有信心,只要拆开邮件,并且看到的人是建筑领域的,就不会对它视而不见。而其中隐藏的超时代的知识,短时间内只有他能胜任。

    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在国民大多数还懵懵懂懂的时候,身为一国政府,想必一定早就在行动了,所以他终于等到今天。

    经过上一个任务世界,他开始转换思路:有时候人站得越高,能做的事情就越多。虽然担的责任越多,可自己也更加主动!为了长远的打算,付出精力去承担责任也是应该的,毕竟有得必有失。

    在全球水灾的预告下,国家的力量无法估量,未来情况可能更糟糕,走出这一步在他看来是必要的。

    俞蘅一路上闭目眼神,把心里头的计划过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傍晚到达荷乡。

    车子直接开进车库,耳边敲乱鼓般的雨声才消失。“请跟我来。”

    一行人走电梯离开车库,径直上了四楼。“这里是设计部。”

    设计部的大门打开,俞蘅站在门口,对上停下工作转身看过来的数十人的视线,微微一笑:“大家好,我是张恒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