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好处
嬷嬷闻言笑道:“那老奴就斗胆胡言几句了。” “咱们家的大老爷和二老爷,那都是婚嫁年纪结的亲,娶的又都是门当户对人家的姑娘。” “太太们都是从小金尊玉贵养大的,生母也都是京中颇有威望的老夫人,说话做事自成风格,亲手养大的姑娘自然也就随了母亲。” “若说这未出阁的小姐是一块璞玉,那两位太太嫁进苏家的时候,就是已经雕琢好了的珍品,一举一动早已有了章法,也再难改变什么了。” “这些年对太太们行事不甚时,您也只是多加提点,可究竟做不做,又该怎样去做,却不能说太多,说多了也是无用处的。” “可齐家姑娘就不一样了,她家是小门户的耕读世家,母亲又是出身没落大族,又性格懦弱,在教养孩子上恐怕也没得多少主张。” “母若女则强,齐家姑娘没得过什么像样的指点,只靠着自己的摸索就自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章法,这样的悟性的确难得。” “况且她如今才十四岁,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以她的聪颖和悟性,只消在您身边待上这么几年,耳濡目染,定然会大放异彩。” “大太太激进,二太太保守,若是您将齐家姑娘调教好了,到时正好由她在其中调和着两位太太。” “一来她年纪小,太太们瞧着这个如女儿一般的弟妹,自然不好欺负她。二来她又是您调教出来的人,她们就算看在您的面子上,也会听进去她一句话的,再不济,还有五爷的面子呢。” “况且,二太太那边这么看重齐家姑娘,还曾为了她的婚事在您面前那般求过,如今成了弟妹,虽然辈分上是一样了,可毕竟年岁放在那里了,心里应当还是当着后辈疼的。” “有这层感情在,二太太也不可能同大太太走到一块去,到时候若是大太太真昏了头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说不定二太太还能站出来帮着规劝几句,只要家中还有清醒的人,苏家就不会真的出什么大乱子。” 苏老夫人沉吟道:“你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看着齐家丫头年纪小,可期许,想着让我将她调教成个样子,借她的手来敲打老大老二家的?” 嬷嬷道:“都是您的儿媳妇,手心手背都是rou的,不上借谁的手敲打谁。” “儿媳与婆母一条心,也算是孝道,为着家族尽心,更是本分,若五爷真娶了齐家姑娘,那您无论教她做什么,只要不是强迫她,那就是日常指点,无论怎么样都是说得通的。” “况且这桩婚事是五爷亲口提出来的,这么多年了,他终于肯松口想娶一位妻室,难道您真打算这样瞻前顾后的让他的愿望落空?” 苏老夫人叹气道:“说了这一大堆话,这句是直戳心窝子上了。” “说句心里话,你夸了齐家姑娘这半日,就算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我心里也还是觉得她与五郎是不相配的。” “可她是五郎亲口向我求的媳妇,那便是他喜欢的,我纵有千万般顾虑,但这毕竟是他的婚事,只要是他喜欢的,那就是最合适的,其它的就都不重要。” 嬷嬷不禁试探道:“那您的意思是?” 苏老夫人撵着佛珠,思索片刻,对她道:“你去取了我那支红翡滴珠凤头金步摇来,寻个好的盒子妥当的装起来,再给拿笔墨来,我要写张名帖。” 嬷嬷赶紧去办。 邕宁侯夫人得了苏老夫人的信,第二日一早就赶紧让人套了马车过来了。 在苏老夫人屋里待到了快晌午,苏老夫人留她吃饭,她惦记着家中还有事要忙,又想着要回去好好捋一捋今日老夫人托付的事,便婉言拒绝了。 苏老夫人便让嬷嬷送一送邕宁侯夫人。 邕宁侯夫人上了马车,在车上不由得思索起苏老夫人托付她办的事。 让她做媒人,替老夫人的小儿子苏湛提亲,这本是件好事,可要提亲的人家竟然是个四品的小官家,这就有些……配不上吧? 邕宁侯夫人虽不知那齐家到底是哪个门户,可这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她差不多都知道,却不记得有姓齐的,那十有八九是个小门户了。 她不由得泛起嘀咕,不知道这苏老夫人是怎么样,她老人家出身富贵,做事自成一套,在京中颇有威名,不论是娶的儿媳还是嫁的女儿,都是门当户对的人家,怎得轮到小儿子,千挑万选的,却选中了这么一个没门户,没背景,没势力的。 莫不是苏老夫人挑花了眼,选昏了头吧? 这可让她怎么开口才好? 邕宁侯夫人犯了难。 这门当户对的事自然不能提,那就只能围着齐家姑娘的人品和齐家的家风夸了,可她又没见过齐家姑娘,更是没听过这齐家到底是哪家,若是只管厚着脸皮夸一通,就算自己不臊得慌,可人家听着也未必坐得住啊! 还是回去找那些个相熟的夫人太太们打听打听,这齐家和齐家姑娘究竟如何,再想着如何编排说辞才稳妥。 邕宁侯夫人正想着这些,一直走得稳稳的马车突然停下来了。 她察觉到异样,抬高声问车夫:“怎么了?” 车夫答道:“夫人,有人求见您。” 邕宁侯夫人一愣,伸手将车帘撩起一角往外看,待到看清拦住他们马车的是谁后,心中先是一惊,继而便是一叹。 这就按捺不住了吗?刚离了府,就赶紧追过来了。 邕宁侯夫人放心地放下车帘,抬高声道:“跟着走吧。” 等到她再次回到马车上时,脸上的猜测和焦虑神情已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浅浅的笑意。 有些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真是不能相信的。 说出去谁会信,堂堂苏家五老爷,名满京城的才子富商,多少人挤破了脑袋想将女儿嫁给他他不要,末了竟会对一个十四岁的小官家姑娘倾心,还放下身段亲自来拦马车,只为了她做媒人去求亲时多说些好话,做成这门亲事。 如此看来,是真的上心了。 若说方才邕宁侯夫人还想不通,为何苏家会接受齐家这样小门户的女儿做儿媳,那见过苏湛之后,她便全然懂了。 男女之情,情之所至,哪里是说得清楚的。 她想着这些,不禁想起当年她自己和侯爷初识的场景,不由会心一笑,在心里仔细盘算起后日去齐家提亲的说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