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玄幻小说 -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在线阅读 - 第59节

第59节

    陶清风道:“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不过,为什么你不去参考应卿的传记呢?如果同因为政治避嫌被抹去科举记载,她那边也会体现吧?我翻看《崇安三十六年间要录》时,也没看见她的科举记载。”

    “应元帅是武将传记,体例是不一样的。不能这样类比。”严澹平静道:“一般只横向比较同个列传体系、《郭燕屈刘何列传》是分类在儒林类别下,无科举、不称儒。”

    虽然这个问题很新鲜,但陶清风才思敏捷,马上就说出了他的思考:“这本编纂者两朝老臣秋行安,是后来的乾岁年间中人,我并不认识。按年龄算,大概比我还小二十岁。他既然是两朝老臣,作为‘本朝’而非‘后一朝’的编纂史书者,受到‘本朝’政治影响而曲笔,是很正常的事。”

    严澹叹了口气,声音低沉道:“秋行安在自述笔记中说,自己是燕澹的学生。为了那时候已经消散几十余年的政治风云,而谨小慎微地隐去自家恩师的科举经历。是不是太奇怪了?除非,是燕澹在传记里提到那个诡异的‘不许学生录其言语形状’的理由,连同他少时辉煌的履历,都不著一言。所以秋行安会发出那种惋惜感慨。广川,依你对燕澹的了解,你觉得他为什么不著书呢?”

    陶清风摇着头,脱口而出:“不知道,这同样是我的疑惑。聪明和才学不用说了。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个自信又张扬的人,文章要是做的好,恨不得贴到别人脸上磨着别人夸他……真是非常奇怪。就和他不娶妻生子一样奇怪。”

    陶清风说完后才觉得自己好像话多了。抬头看去,严澹微愣,目光更加复杂地流连审视,努力在琢磨思考着什么的模样,似乎好几次忍不住开口问陶清风一个问题,却又憋了回去。

    陶清风被对方深邃的视线弄得略微不自在,没想到严澹忽然道:“时间是不是快到了……我们看电影去?”

    陶清风惊讶地发现,这个话题竟然就毫无征兆地结束了?严澹居然没有就此“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好像不太符合他刚才表现出来的兴致勃勃啊。为什么在自己说了奇怪燕澹生不娶亲生子的疑惑后,严澹突兀转变得那么大?

    但陶清风也没说什么,毕竟电影时间真的快开始了。他们这一聊,居然聊了一晚上。

    去往电影院路上,下雪了。陶清风还是第一次来到这边后看到雪。细小颗粒很快融化在围巾与袖口间。而在这落雪纷纷中,严澹一直不发一言,最后带着深思熟虑的语气,说:

    “广川。我要向你道歉。我不该让你‘扮演’我喜欢的人。”

    第83章 新资源

    《归宁皇后》点映好评, 持续在网络上升温发酵。除了影视圈的好评与讨论外, 竟然带起了一股集“科普历史”相关的风潮。评论人也扩展到非媒体圈。

    在点映第四天时, a省的省媒发声了。《归宁皇后》本来就是省文化厅授意下拍的片子,自然安排了相关传媒人员撰写影评。不过以往这种“任务式”评介, 都很少引得起大众兴趣。这次却又被辐射到的好奇观众们轮了一大圈。看过的观众普遍同意,没看过的观众也吃下了一波宣传安利。

    省媒的影评质量自然是有料的,这篇题为《简评电影lt归宁皇后gt的历史矛盾冲突》的影评, 除了微博,还发在官微、官方几个报刊媒体公众号、以及a省日报的娱乐版块上。

    撰写影评的是省委下属文化事业单位。与网络活跃的影评大v、电影评论观众普遍关注的“故事 演员 效果”方向不同。a省的省媒,更看重的是“历史 地域 民族”的宣传连带性。影评切入方向有了新看点:

    “文化电影《归宁皇后》, 把一千多年前,a省出身的民族女政治家香昌的故事搬上荧幕。让人对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产生神往。将历史上的a省风貌, 展现在我们面前。由于a省从古至今, 地理、人文和经济的重要性与多样性, 曾有多方力量曾在这块土地上角逐。天胜皇帝和归宁皇后,就是这些力量角逐中的胜利方。这段故事取材于历史背景, 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矛盾冲突扣人心弦、悬念重重……影片的最大特点, 就是冲突不断。”

    “大姜帝国末期腐败集团、残余叛军势力、东水郡与宁西郡的冲突,民族诸部落之间的冲突, 大兴初期宫廷斗争的冲突, 威远将军与皇帝的冲突, 钦差与东水郡的冲突……这些冲突将各方势力,尤其是归宁皇后香昌,置于一种艰难困境中。这种艺术手段的运用, 既能把剧情不断推向高潮,又凸显了大兴建国初期,a省地理位置之重要,有力铺垫了香昌崇高形象……”

    “……至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有两条线,除了郗鹿香昌天胜刘敢辜这条线,还有广积王子天胜陆熹翁这条线,王侯将相建功立业、固守传统或拥抱变革;还有婚姻情感、儿女情长、兄弟温情、君臣相得等等人文情怀。将影片置于一种积极又温暖的情感氛围中。让历史剧不再‘披着冷冰冰的外衣’。同时也饱满了人物性格刻画,进一步使得剧情丰满又耐人寻味。”

    “……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东水郡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条件、经济状况使然。历史上的东水郡,以今天a省的咫河为界,地望包括现在的宁阳、海箕、平金、乌卅等等……可通巴蜀、纵连秦川……华国古时的‘陆地丝绸之路’也看重这条通道。也是一直以来是中央王朝与地区政权的重要联系。同时这里还是富饶的经济作物产区,蕴含诸多资源……这些在《归宁皇后》中也有体现,布景道具皆选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作物。”

    “……从文化上来说,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东水郡,在大兴初期,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和中原王朝是从属关系。经济开发也不充分。在《归宁皇后》中,香昌是为数不多,从小学习汉文化的人。后来她成为上层领袖后,在东水郡铺展开汉文化学堂,这不但和史料记载一致,更增加了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把一个努力改变自身状况,改变本民族文化保守思想的伟大政治领袖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总之,作为一部历史剧,《归宁皇后》给人的印象和教益是非常深刻的。这样一部精心力作,其创作的艺术、影片的效果、音乐的配置、服装道具场景、人物心理刻画,都有许多值得书写的亮点……”

    虽然这是一篇只字未提演员的评论,但这篇报道对演员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陶清风在春节的前三天,又接到了公司的紧急电话。

    丽莎告诉陶清风,之前本来说春节之后再给他接工作,但有一个资源实在太好了,这算是借《归宁皇后》东风借到顶尖那种资源。丽莎生怕熟鸭子飞了,就先替陶清风接了下来。

    陶清风相信丽莎眼光的信心,在听到她下一秒的介绍时成功地崩塌了。

    “您怎么……给我接了一部现代剧?不是说我的路线是‘古装’吗?”陶清风忍不住问。这是他最担心的事情,虽然他预料到总有一天会发生,一个演员不可能完全不演现代剧。可是陶清风至少以为,在一两年站稳脚跟之内,丽莎都会秉持着那个“路线”给他接古装戏,让他至少有个适应的时间。

    却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而且听丽莎的语气,如果是借电影东风能达到的,陶清风这个咖位能接触到的最好的那批资源——演起来的难度肯定不小。在“正常的难度”之外,对于陶清风个人来说,还有那部分“演现代人”的难度。

    丽莎的完全没意识到陶清风的抗拒,她说:“路线?那是弹性的。这么好的资源,不知多少人抢着要……送上门来,怎么可能不要。”

    丽莎又疑惑道:“而且这不是现代剧啊,你是不是对‘现代剧’有点误解?”

    事实上,这是一部民国抗战剧。在陶清风心里,就算是这个时代倒推近百年前的事,由于生活习惯已经远远甩开了古人,对于陶清风来说当然是“现代剧”。

    意识到对于现代人来说,民国时期是“近代”而非“现代”。陶清风连忙打补丁道:“我的意思是……我以为我一直演那种戴假发的古装形象呢。这个资源,真的那么好?”

    丽莎给陶清风简单介绍了一下,她不知道为什么陶清风的语气里充斥着犹疑的不确定,干脆说:“我把基本资料微信发给你,你自己看吧。你如果实在不想接,公司也不能强迫押着你去演。但我希望你在看了资料之后,给我肯定的答复。最好今天就确定。还是那句话:天上掉的馅饼,我怕它飞了。”

    陶清风接了微信上的资料,快速浏览着。哪怕他对现代娱乐圈认知程度不够,也能感觉到,为什么丽莎那么匆忙想让他确定这个资源。

    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是制片人和编剧。是一个早些年策划过多部大制作电视剧、并且好评口碑间流传许多年的制片人。陶清风从网上去搜查制片人的资料时,被那一排履历闪瞎了眼。

    编剧是业界最顶尖的那一批编剧。上一个本子还是在五年前了。这次的剧本据说是花了五年时间来打磨的,在浮躁的娱乐圈非常难得。

    导演的履历虽然相对薄弱一点,但出道五年有过两部独立电影,和一部中成本好口碑的电视剧,而且还年轻,处在精力好的上升期,搭配稳重的制片人,和经验丰富的编剧,听上去强强联合的靠谱逻辑。

    给陶清风邀约的是男三号。这部抗战民国剧主要是男人戏份,男三号的戏份都快跟女一号差不多时长了。

    更别提还有正常市场价的片酬,比起靠着a省人身份和零片酬出演挤进《归宁皇后》这种献礼大制作的运气,这个制作无论是面子和里子,都给得很好看了。

    电视剧和电影类别不同,硬要比较的话,这个电视剧班底所在的梯队,和《归宁皇后》电影所在的梯队,是同一档次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钟玉皎和张风豪咖位很大,他们是只演电影的那种明星。但并不意味着,电视剧制作就逊色于电影制作,只不过很多明星咖位变大之后,不再去接周期太长的电视剧制作,更注重自我提升或保养,赚的钱也够多了,奖杯也拿够了,有的人就熄了争曝光率的那种心态,一年接一两部电影来演。

    规模越大、班底资历老的电视剧制作方,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大部分人,只把电视剧作为晋升台阶,在这片圈子打出名气之后就升到了电影制作平台去。毕竟无论是导、编还是演,电视剧的长度远远超过电影,付出的心血汗水不可同日而语。投资回报率又比不上电影大爆之后的效果。

    所以丽莎才急迫地希望陶清风能接这个戏。因为长期好电视剧的缺乏,无论是业界、市场还是观众,都在期待着有诚意的作品出现,带动萎靡的电视剧市场。这个剧从策划开始,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自带流量。

    而且金牌制片人、老牌编剧和新锐导演的组合,成为了业内竞相争取的香饽饽。一部好的电视剧给演员带来的红利,是难以估量的。用丽莎的话来说“不知多少人挤破了头”。

    但陶清风比较关注的,倒也不是这些外围的“看法”或“名气”,他比较关心本质的东西。

    一部作品的内容,即是,这部剧作的内核。

    丽莎手上还没拿到剧本。不过据资料上说,剧本是早就写好了的,几度修改。之所以没有递过来是怕商业机密泄露。只给了一个纲要和人物介绍,还有改编情况。

    这部民国抗战剧叫做《东归西渡》。改编自本世纪著名作家岳马的回忆录《归何处》。内容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动:原作体裁是散文性质的自传式回忆录。《东归西渡》用了里面一些故事。相当于取得了原作者的授权后,把几个富有传奇性质的故事,改编成更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的,全新的电视剧本。

    陶清风要饰演的男三号,是个“进步青年”。

    陶清风在“进步”两个字上盯了良久,心中默默思索着那天和严澹的对话。又看完了其他角色的介绍后,给丽莎打了电话,答应接下这个角色。

    虽然困难,也要尽力一试。既然他已经决定,在这个世间好好的活下去。那就让他也学习剧中角色,一起做个“进步青年”吧。

    陶清风躺在沙发上陷入沉思,他和严澹未完的对话中,有一个邀约。陶清风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昨天那雪花纷飞的街道上。

    “广川。我要向你道歉。我不该让你‘扮演’我喜欢的人。”严澹诚恳地说道。

    陶清风还以为严澹是因为知道自己是古代而来的人,不好意思偏劳自己,道:“没关系的。我说过,你不用刻意改变和我相处的……”

    严澹摇头:“反身而诚。”

    严澹这句话,语出《孟子》,意思是自我反省要诚恳。陶清风听懂了,严澹的言下之意,是做人要诚恳。看来是不准备再用陶清风当练习对象,而是面对他喜欢的人,直接地去追求的意思。

    陶清风笑接道:“明乎有道?乐莫大焉?”

    严澹看着他:“都是。”

    “明乎有道”和“乐莫大焉”都是古人对“反身而诚”的解读,“诚己”后,让人觉得符合正道行事规范,也让人自我感觉舒心快乐。陶清风是在问严澹,“诚”了之后,究竟是哪种感觉。严澹则说:都是。

    陶清风松了一口气,道:“这样很好。”陶清风终于可以不再‘扮演’了。

    陶清风非常赞同严澹的决定。之前练习时,虽然知道是演戏,但陶清风有说不出来的不对劲感。陶清风此刻想着,那应该是因为,严澹在安慰陶清风时,用的是萨特那套“承认真实的自我”的理论,在行动上却先“排练”这种举动。虽然陶清风觉得这也不算欺骗,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些不太够诚意。

    陶清风心想:现代“谈朋友”比较重要的,应该是交心吧。可是如果这个心也是排练出来的,陶清风就觉得,对于严澹喜欢的那个人来说,诚意不太到位。

    严澹望着陶清风的双眼,道:“我已经想清楚了,不管他能不能喜欢我。总之我都是喜欢他的。之前我无非是想显得更‘像个追求者’才会去‘演’。可我为什么要‘演’呢?我只要正常地和他相处,他怎么会感觉不到?他总会知道的。”

    一片雪花飞扬处,严澹的眼神温柔而迷离地望过来,陶清风心底忽然咯噔一下,觉得心中某个地方像被蜜蜂轻轻叮了一口。陶清风脑袋一时有点晕乎乎。他总觉得严澹这话让他不敢深思,连忙别了眼神过去。

    严澹又说:“还有三天是春节。广川,来我家过年吧。”

    陶清风愕然,犹豫道:“可这……”

    严澹解释道:“我父母今年春节要去国外和我大哥一起过。他今年又回不来了,父母很想他。我大哥在的地方,领事馆最多只让我父母两人去。人多了他们担心护不住。他们既然不在,我二哥就没良心地丢下我准备去纽约。表面上是去交易行准备某个子公司的上市,其实是为了躲春节那批本家的拉赞助……大年三十的,我就孤零零一个人在家里。来陪我,好吗?我还有好多问题,想向你请教呢。”

    雪夜,围巾里呼出的热气,风吹秃枝的响声,夜市外一辆又一辆飞驰过的车,灯光带起大片明暗变换……

    陶清风对望着严澹清澈的眼神,仿佛两汪薄雪融化的小水洼,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好。”

    第84章 春联

    在春节前两天, 苏寻提前销假, 来陶清风家里交接工作, 同时沟通节后新的日程安排。

    春节是华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星辉娱乐公司也给员工放假七天。

    今年陶清风成绩势头喜人, 苏寻也得了公司包的个大红包,美滋滋地计划着假期好好浪一浪,也顺便问陶清风:“小陶哥, 你要回哪里过年呢?海箕村吗?”

    陶清风摇头,他是准备修好路之后再去见海箕村的乡亲们,就给苏寻说:“我去严兄……咳, 严老师那里过年。”

    苏寻又被闪瞎了半天,小心翼翼问:“你上次不是说……很快就结束了吗?”虽然这话问得十分ky, 但是苏寻在心底呐喊:这不仅是经纪人的责任, 而且是为千万陶瓷粉丝的福祉而勇于“直言进谏”的自我牺牲。

    陶清风一愣, 随即笑道:“对,差点忘记给你说。你放心, 已经没有‘恋爱’关系了。严老师现在, 和我只是朋友而已。”

    苏寻心中更惊骇了:这分手了,还能心平气和的, 甚至过年还去对方家里过年?而且小陶哥为什么表情那么淡定呢?一点都不像分手之人会有的低落感。他们到底谈的是个什么诡异的恋爱?都不尴尬的吗?还维持着塑料朋友情谊?明星谈恋爱真是难以用普通人的思维去理解。

    但苏寻就算是豁出去了悲壮的牺牲精神, 也不敢问“你们分手为什么这么和平”这种不限于ky, 已经上升到脑残的问题了。虽然他真的特别好奇。

    苏寻只好无奈地说:“那……小陶哥你还是注意吧。不要被媒体拍到,不要被他们误会。”

    陶清风点头说:“放心吧,严老师家就在对面, 进出特别方便。不会被拍到的。”他说完还指了指阳台对面那栋房子的某层,“那就是严老师家。”

    苏寻好不容易放心下来一点点的心又蹦回嗓子眼了:怎么住这么近?更担心了。苏寻忽然脑补出了一个非常狗血但他觉得合理的可能性:小陶哥这边随便玩玩,和平分手而且不尴尬。但是严老师那边在锲而不舍见缝插针,还把小陶哥拐到他们家去过年,而小陶哥还傻乎乎答应了……

    苏寻忽然就特别紧张、严肃地告诫道:“小陶哥,你要学会合理的拒绝……提防有些人动机不纯、别有用心啊。”

    陶清风沉吟愣道:“拒绝?别有用心?”他笑道,“你这是在担心严老师不安好心?你想多了,不是你想的那回事。”

    苏寻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换了个话题,谈起春节期间微博号的运营。

    “《归宁皇后》是大年初一上映,那时候小陶哥你可能要亲自发一下宣传微博。宣传部的模板我给你存在草稿箱里了。但小陶哥自己另外写也可以。到时候那两天,主演们也都会发微博互动。”

    陶清风不是那种会拿微博作死的艺人,所以公司没有收回账号自己运营。陶清风平时根本就不喜欢管微博上面的事情,但苏寻这是准备放一个比较彻底的长假,就小心翼翼商量着陶清风自己“代劳”几天微博。而且这几天宣传的互动,与其每次征询艺人意见再转发,倒不如把微博账号给艺人。

    陶清风道:“行吧,不过你有空,登上去帮我删一下黑评。丽莎姐说要控评。”

    苏寻哭笑不得的想,小陶哥发微博从来不多言,而且根本不会点赞,不会回评,也不会删评,是因为太懒了吧。他不知道其实是陶清风看微博上那些花花绿绿的按钮功能看得眼花,不时跳出来的小广告也让陶清风无所适从,每次的提示消息也密密麻麻。这种现代超密集信息的冲击,至今陶清风也无法游刃有余。勉强转发已经是他的极限,更不可能去搜索控评删评了。

    陶清风心里暗暗叹息:他离一个“进步青年”还差得很远,需得再加倍努力。

    苏寻走后,陶清风就试着去微博下方,琢磨“删评”,他觉得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要把评论基本浏览了,才知道哪些需要删。可是每次陶清风微博下方,陶瓷女孩们都会刷数万条评论,根本看不完。而且不少评论是后援粉丝那种有组织的“轮次”,转发评论很多次相同的,

    陶清风翻了几页就觉得很困。很多都是重复内容。不论是粉的夸赞,还是黑见缝插针的叫嚣。

    粉丝受了《归宁皇后》东风的鼓舞,每天鸡血上头了换着花样来夸。夸陶清风颜值惊艳,夸陶清风扮相好看,夸陶清风台词说得好,夸陶清风演出的认真。黑子却也锲而不舍。而且现在这批黑子的画风和以前又有不同。由于《归宁皇后》点映口碑目前还不错。黑子们的路线就开始走:营销任务剧,陶清风沾光捡便宜,被一堆大明星衬得越发村、土、弱等等。

    甚至有高级黑伪装成“广积王子”的历史粉,嘤嘤嘤哭着说陶清风把心中偶像演毁了之类的。平心而论广积王子在历史上人设真的挺模糊,纯的历史粉非常少,如果是真的“粉”也不会把他当做“偶像”。但是高级黑装历史粉也没有人来戳穿,因为历史角色圈除了那些在正史和演义里名气都出众,比如诸葛亮李世民之流的人物外,大部分小透明实在太式微。

    陶清风浏览了一会儿,虽然知道哪个是删除按钮,但还是没敢贸然点下去,生怕有他不知道的什么差评记录,或者删评公告之类的现代cao作流程需要注意。陶清风想:果然所有的职业都不轻松。平心而论,要是他当初没有上身陶清,而是上身了苏寻,估计也干不好经纪人这杂活,说不定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前,就被辞退流落街头讨饭了。这是他略妄自菲薄的想法,但很多时候的确指导着陶清风的行动。

    从上辈子就刻在骨子里的危机意识让陶清风打了个寒噤,和现代社会“隔离”的焦虑又浮现了,尤其是陶清风接下来要演“民国剧”。那不仅是看《归去来》一本原作的问题了。剧本原创了大量情节。介绍中的“近代抗战时期”的风貌气质,他最起码也得有“现代人的理解程度吧”。

    可是他通过什么来了解那个时代呢?陶清风苦恼地这几天各种尝试,并且一项项地排除掉。虽然“民国时期电视剧”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方式,可是看了一些剧目后,陶清风不仅没有理解那个时代,反而更迷糊了。毕竟他看的电视剧是经过现代人的思维加工过的剧本,改编历史事件、嫁接人物不说,很多时候还把时代气质的情节线索,仅用于衬托不符气质的狗血言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