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修真小说 - 六零小仙女在线阅读 - 第116节

第116节

    电线杆架起来,电灯泡装起来!

    “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多么美好幸福的生活向往。

    李老头在村大会上向乡亲们保证了,未来三年内必定会争取让全村队员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第131章

    荣锦十岁这年, 李家村通了电, 家家户户都按上了电灯泡,晚上不用再点烟熏火燎味道不怎么好的煤油灯了。

    与此同时, 贯穿了村子的几条水泥石子路上也分别安装上了夜灯, 村民们晚上出来吃饭唠嗑再也不怕黑灯瞎火的看不见。

    装了电灯后,大家伙的生活水平顿时上升了几层楼,手电筒慢慢地兴起来了。

    李治国没多久又从省城的机械厂弄来一辆拖拉机, 直接轰动了方圆十里八村的人。

    那一天, 当绑着大红绸的手扶拖拉机崭新地驶进李家村时, 村口的鞭炮声响了很久, 村里村外人山人海, 乡亲们都看稀罕来了。

    李家村大队的人都很高兴, 骄傲地挺直了腰板儿, 这可是他们村用养猪赚的钱买来的, 属于大队上的公共财产,每个人都有份儿!

    别看铁疙瘩笨重的很,还烧油,但是用处广泛, 可以拉着铁犁犁地、拉着架子车运东西等等,比牲口好使, 更比人力省事顶用。

    县领导这回牵头从省城的机械厂弄回来几辆, 以往评优排在前几位的大队都可以拿钱去买, 连工业券都免了。

    村里的老少爷们看到最喜欢, 几乎每个人都蹭上去坐上一段, 胆大的还能握着扶手开上几步路,再多就不敢了,金贵着呢,弄坏了可不好修。

    既然领导帮忙给打通了机械厂的门路,他们这边钱和粮都不缺,要rou更是多的很,现在有拖拉机,下一步自行车还会远吗?

    当荣锦看到大伯神采飞扬地开着拖拉机遛弯显摆时,下意识就想到了二八大杠的自行车,还有曾经坐过的李部长和主席的小轿车。

    小轿车想普及的话估计还有的等,自行车很快就下来了,据说是机械厂那边接到上头的命令搞改革和批量生产,存货很足。

    李家村通过给机械厂供给粮食和rou蛋的机会,优先拿到了购买权。

    县城这边的供销社里没多久就摆上了几排自行车卖,甚至还分男女款式,男式的粗犷大方耐摔,女式的小巧玲珑实用,设计的巧妙又美观,受到人民群众的追捧和亲睐。

    当时开卖时,供销社门口都快被挤爆了,大家经过这么几年,手里多少都有积蓄,不怕花钱,就担心没地儿买东西花钱。

    新上架的两排男女式自行车很快被一抢而空,之后陆陆续续摆上的也被迅速买走了,可谓是供不应求。

    不久后,县城的大街小巷、乡下的田间地头,开始到处闪过新式自行车的身影。

    特别是春夏时节,姑娘或小伙穿上简洁大方的衣裳,挎上一个帆布包和水壶,戴着红星帽子,骑上自行车在平坦的水泥路上犹如一阵风般飘过,留给路人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这种浪漫的情节片段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学生和中青年之中,风靡一时。

    甚至上头让搞文艺的人为此拍了个黑白小电影,拍出来后几乎不到半月的时间就传遍了全国各地,让自行车卖的更好了,国库又增收一大笔建设资金。

    李家村搭上机械厂,有门路从内部直接买,方便了不少,不必和其他人一起去供销社门口挤,也能每家每户弄到一辆自行车使唤使唤。

    有了自行车后,之前跑车拉人的生意就不怎么好了,不过那些驴车牛车马车转而拉起了货,同样能有营收。

    荣锦上到高二时,李家村的养猪场重新翻修了一遍,又扩大了规模,他们堂兄妹几个在县高中成了别人口中有名的村二代。

    这个时候,一直与她形影不离的小伙伴早就成了高中的校草,且越来越受学校女孩子们的追求,明里暗里的告白信递了不知多少。

    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更何况还有李长江李桃花等人以及同村的帮忙抵挡,不给任何人翘他们村小仙女童养夫的机会。

    这是李家村高中学生联盟会私下里一直坚持做的事,荣锦根本不知道,更不知道在外人眼中,其实她和小伙伴早就被归为青梅竹马的一对儿了。

    不怪她察觉不出来,实在是她现在才多大,十二岁而已,自认为还是个宝宝呢。

    而陈向阳已经十七了,从上了初中开始,除开在校上学期间,每到寒暑假来临,部队那边就会派人过来接他去训练,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个冬夏。

    如今他早已长到一米八的个头,身形修长而有力量,气势初显,不容忽视,无怪乎那些小女孩一看到他就脸红羞涩。

    荣锦暂时没那个感觉,只是觉得他越来越有前世当战神的风范了,越来越像他原本的那个自己。

    进入高三后,县城开始建起了高楼,五六层的那种,外层颜色鲜亮的涂料一涂,很有时代感,备受群众喜欢。

    李家村不差钱,紧跟领导步伐和潮流,家家户户开始翻盖新房,一座座二层小楼就起来了,重新规划好的村落不仅看上去整齐好看,还给队里腾出了不少空地用。

    当荣锦和小伙伴们准备考大学时,县城开始普及了电话。

    这种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很快蔓延到乡下,李家村也安装了,是座式的那种,样式比较老旧,只有拨号打电话的功能,但在大家伙眼里,已经是巨大的惊喜了。

    到目前为止,李家村大队已然有了好几处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队上陆续购进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和一台综合型拖拉机,有了它们,耕地完全不用牛了,甚至机械厂那边正在研究播种机收割机等等,做出来的话会考虑让他们村优先试用。

    其次是电灯手电筒等一系列照明的电气化装备,李家村都按装上了,让村民们在生活中方便了很多。

    还有二层小楼、电话甚至黑白电视机,大家伙不仅见识到了,前者甚至村里装了好几部,后者也都在县城看到过,估计传到普通百姓家要不了多久就能实现。

    三年过去,李老头真正实现了他的承诺,让李家村大队所有队员们都过上了‘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好生活。

    代价是,他白了一半头发,都是忙出来累出来的,不过他自己却是不承认的,只说是年纪大了,都老头子了哪有不白头发的。

    在县委书记位置上蹲了三年又三年不肯走的县领导同样将头发染白了,不过人精神面貌特别好,双目湛湛有神,走路带风。

    据说他今年就要往上提干了,凭借在此六年的无私奉献深深耕耘,这趟升迁估计不会小喽。

    李老头还有些舍不得,处事了那么久,双方都磨合的很好,如果换了新领导,感觉会不适应。

    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家都已经在这里耗费了六年光阴和无数心血,往上走是理所当然的,是对他几年辛苦cao劳的肯定和奖励,是好事啊。

    如此想一想,李老头自己先释怀了。

    等到某天刘部长突然将电话打到他们家时,李老头更没有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家里几个孩子的高考!

    京都那边当初虽然放荣锦回来了,但是从没放弃过关注她,对于她这几年的生活以及李家村的发展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如今到了关键点,又有方便联络的电话在,刘部长立马拨号过来问情况。

    “小锦是准备考到哪里啊,打算学什么专业呢?主席前两天还问起她了,我看来京都上大学正合适嘛,你老放心,我们这边会好好给他们俩做安排的……”

    刘部长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想把荣锦和陈向阳拐到京都去。

    虽然李老头等人都很舍不得荣锦离开去外地,但是具体要怎么做,还得看荣锦自己的想法。

    这几年荣锦默默观察着周围和生活中的急剧变化后,心中隐隐有个想法,为了施行一下搞点事儿,考去京都是势在必行的了。

    她决定参考刘部长的建议,高考以京都的大学为目标。

    首先当选国家第一学府京大,拿到这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荣锦还是很有把握的。

    对于这一点,全家人全村人甚至整个县城的人都不会有半分怀疑,十分自信她能去上。

    因为小仙女自从到县城开始,已经占据学校第一名的宝座许多年了,是众人眼中学神级的存在,考个京大还不是跟玩玩儿一样。

    可以说全国的大学中,只有她不想上的,没有她上不去的,让一众仍然奋战在高考一线而死活迈不过去那道人生坎的学子们羡慕嫉妒恨。

    听到她决定要考京大的消息,县高中无数暗恋的崇拜的敬畏的童鞋开始奋发图强,突然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不要命地突击学习,笑得校长老师们合不拢嘴。

    还有家里以及村里一群准备参加高考的人,纷纷树立了大学目标,每天起早贪黑头悬梁锥刺股一般努力,期望紧紧追随在他们的小仙女身后,一起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父母们这下高兴的不行,眼看着村里富裕起来了,生活比以前的苦日子好过太多,精神追求也不一样了。

    现在他们就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光耀门楣!

    李老头同样是这种想法,大队上要是多考上几个大学生那该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啊,反正以村里的条件,家家户户都供的起。

    一片欢乐期待中,李婆子最是伤心不过,好不容养大点的宝贝孙女却要分开了,她舍不得。

    荣锦主意已定,是不会更改的,但是保证到了学校放假时肯定会回来看奶奶。

    另外,为了给老人家重新找个寄托,没空胡思乱想,荣锦把已经六岁大的哭包弟弟‘卖’了。

    李长海小家伙被王月琴养得羸弱的一比,更何况还有另一个壮实乖巧的jiejie李桂花做对比,他实在太令人没眼看。

    荣锦跟性子柔弱的便宜娘亲商量后,将这小子交到李婆子手上,让她帮忙训训这个快长歪的小孙子。

    第132章

    一九六八年的初夏, 李家村大片的麦田成熟, 金黄的波浪连绵不断。

    可以预见又是一年丰收时节,然而乡亲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的, 并没有多么惊奇喜悦, 反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轻微的忧色。

    这让专门过来采访拍照的记者有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正要寻个老乡来打听一下,却见田间地头忙碌的人们像是听到了什么动静, 全都开始往路边跑, 往前头去。

    “来了来了!”人群传出阵阵激动的喧哗。

    哒哒哒的发动机声随之从远而近地传过来, 令乡亲们一反忧色, 如同变脸一般, 瞬间换上了满面喜悦。

    记者十分好奇, 心里更为疑惑了, 于是随着大家的脚步选了一处田埂站立, 遥望传来声音的那个方向。

    等了不到半分钟,路尽头出现了一道黑影,背对着早起的旭日,好似光芒万丈。

    记者用手背遮挡着太阳光, 眯眼仔细看去,却发现来的是一辆拖拉机, 上头坐满了一脸稚嫩青春飞扬的少男少女。

    哒哒哒的声音越来越近, 前头绑着大红花的拖拉机进入了众人视线。

    人们顿时欢呼雀跃, 从怀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小红旗, 举的高高的迎风招展。

    “这是在做什么?”记者看得两眼懵逼地问身旁的老乡。

    老乡兴奋的动作一顿, 放下挥舞着的小红旗诧异地看向记者。

    “你是外地人吧?”不然咋不知道最近全民关注的大事。

    记者傻愣愣地点头,他确实是从京都赶来的,路上采风采景拍下祖国日新月异的伟大变化,足足花了个把月才终于到达这个全国闻名的县城。

    而后主要是准备采访一下屡见报端、被评为人民劳模的英雄人物,李家村生产队的李大队长。

    不过这些具体的事情,他没有仔细说给老农,然而对方看他点头后就已经露出一副了然的模样。

    “咱们这是正送学生去高考哩,你来的那些打算得放一放喽。”大家伙现在哪有闲心招待客人啊。

    老农回了一句后就不再管他了,继续挥舞起手上的小红旗,嘴里喊着勇往直前旗开得胜之类的鼓励话。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拖拉机哒哒哒地驶过,车头的大红绸随风飘扬,上面或站或坐了几个昂头挺胸的准考生,看上去很是自信。

    拖拉机后面还拉着一个车厢,几十个穿戴靓丽的青少年围着一杆五星红旗坐了一车,正笑容满面地朝路旁送考的乡亲们挥手致意。

    “加油!加油!”路边的男女老少顿时热情高涨,拼命舞动手中的小红旗,眼含热切和期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准考生们同样激动澎湃地喊着口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