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少装蒜,信就在你身上,若是不交出来,小心皮开rou绽。” “我没有什么信……”沈青辰既糊涂又有些慌乱,只好又道,“我真的是宋阁老的爱徒,你们这么对我,我的老师知道了会很生气的……老师已年过三十了,你们可知道他何至今未娶?” 马车中的人脸上微微一抽,团云纹宽袖下的手忍不住揭开一点点帘子。 她硬着头皮继续道:“我有一位胞妹,乃是母亲一胎所生,很漂亮。老师他……钟情于我的meimei。日后他若是娶了我meimei,还得唤我一声兄长。是以我跟他之间并非只有师生关系,马上就要结成亲家了。你们难道想跟宋大人过不去——” 她的话语中虽有威胁之意,但口气听着一点也不强硬。 尾随的两人看她是个凶不起来的人,倒是忽然笑了,“吓唬我们呢?牛皮都吹破天了吧?我们奉命行事,管你是谁的兄长。别耽误锦衣卫办案,快把信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把你带到北镇抚司诏狱。” 锦衣卫? 便在这时,马车转过街角,停到了他们面前。 车里的人打帘而出,黑色的皂靴稳稳地落了地。乍现的脸孔玉面淡淡,绯红色的官服还在月色下隐隐泛着光泽。 “他没有吹牛皮。他真是我的爱徒。”熟悉的声音平淡如水。 ……宋越。 两个男子见了宋阁老,忙躬身揖礼,“锦衣卫校尉见过阁老。” 宋越点了点头,踱到沈青辰面前,一只手搭住她的肩。 沈青辰心中一颤,只觉他的掌心带着暖意,自己的半边身子被那云缎宽袖拢着。 她抬起头望着他直挺的鼻梁,只听他道:“我这爱徒不经饿,一饿记性就不好。不如这样,我的府邸就在前面不远,你们都随我到府中用膳,等我这学生吃饱了你们再问,如何?” 两个校尉也不是糊涂人,“下官们不敢叨扰阁老。我们不知他是阁老的人,实在是失礼了,还望阁老原谅。” “现在锦衣卫拿人,都不用出示刑科佥签的驾贴了吗?”他淡淡道,颊边被月光照得微微发亮,看着二人的双眸仿若冰泉般幽冷。 两人相视片刻,顿时双双下跪,一人道:“下官们行事有失,还望阁老大人不计小人过。指挥使大人受了伤,只交待了事便又昏迷了,下官们也不敢再打扰,便……没有拿到驾贴。” “那还不走?” 二人一愣,忙见礼告退,“下官们先行告退了。” 两人才转了身,宋越便把他们叫住了,“等等。” “阁老还有吩咐?” “回去告诉你们的陆指挥使,想要什么东西,有了驾贴再到翰林院来,我和我这学生等你们。另外,你们每人该受二十小板。” 两人没料到跟个庶常竟跟出个阁老,一张嘴就罚了他们二十小板,面色登时有些难看,“下官们必当转述阁老所言,下官们先行告退。” 此时天色已全黑,天边星点迭次闪烁。 宋越抬起了搭在沈青辰肩上的手,抖了抖袖子。月光笼着他的身子,凝成一圈淡淡的白光,影子被拉得很长。 沈青辰只觉头皮有些发麻,说过的话自己都想吃回肚子里,行了个礼后闷声道:“老师。” “爱徒。”宋越微眯着眼睨她,“不对,兄长?” 她尴尬地低下头,“……学生不敢。多谢老师出手相助,还望老师原谅我失言。” “如果我没有听错,你刚才还说,你的胞妹貌美如花。意思是……” 她缓缓低下头,望着鞋尖,“学生……没有什么意思,老师不要误会了。” 他没有责怪她,只随意地问:“你做了什么?” 她摇摇头,“没做什么。只是昨天在一位友人的医馆,帮一个受伤的人取了腿中半截箭矢。那人手里有把刀,看着像是绣春刀……刚才那两人问我要一封信,学生也没有见过什么信。” 他自上而下扫了她一眼,“你还会医术?” “不会。昨日情急,学生也是被逼的。” “不会医术,你就拿刀切开了他的rou?” 沈青辰认真点点头,月光将她细腻光滑的脸颊照得莹莹发亮,“我救了他。” 他眼梢抬了抬,转身走向马车,“很勇敢。” 沈青辰愣在原地,不知道他这是表扬还讽刺。 到了马车前他停下来,转头道:“你扎的那个人,是锦衣卫的指挥使。” …… 怪不得,那人身上有些狠利之气。沈青辰想,程奕那把钝刀也算不辱使命了,不,是超常发挥。 “过来吧,回家了。”说罢,他揭开车帘上了车。 “老师……学生的家在那边。” 声音从车里飘了出来,“你上来,我送你回去。快宵禁了。” 她犹豫了一下,走到马车边,“天色已晚,学生不敢再叨扰老师,还是恭送老师先走吧。” 谁知车里的人又说:“上来。” 沈青辰只好低头上了车。脚边的袍子被风吹起。 马车还是雨中初见宋越的那一辆,华贵,舒适,一个人坐着宽敞的很,两个人坐着就显得有些挤了。 问了沈青辰的住址后,宋越便不再说话,静静坐着。沈青辰小心翼翼地尽量将身子贴着窗,以免让老师感到拥挤,余光不经意一扫,看到了他的侧脸。 俊朗的五官,厚实的胸膛,沉着从容的气息,大腿上平放的手刚才还搭在她肩上……很难想象,他已是内阁次辅。他曾经只是她历史书上模糊的形象,如今却成了她的老师,有血有rou,就地坐在自己身旁。 宋越似乎察觉了什么,转过头来,霎时间两股眼神交汇。他的目光坦荡平和,而暗中的沈青辰却有些慌了,连忙垂下头。 “想什么呢?” “没……只是想到了我的家乡。”她随口编了一句。 “你的家乡在哪里?” “江苏徐州。老师可曾去过?那里有个很美的湖,周围都是树和花,夏天水是绿色的,到了冬天又变成蓝色的。” 宋越的声音轻轻的,“去过。原来任浙江巡抚的时候,有一年浙江大涝,淹了很多田,我到江苏去借过粮。” 沈青辰犹豫了一下,“老师身为巡抚,难道俸禄还不足以应对灾年吗?” 他瞥了她一眼,“不是给我自己吃的。”顿了顿,又道:“是给浙江百姓的。但最后还是迟了,那年死了不少人。有的被淹死了,有的饿死了,田里都是水,不是绿的也不是蓝的。” 他侧过头来看她,问:“日后你做了官,若是凭俸禄吃不饱饭,你怎么办?” 青辰没想到老师会这么问她,愣了一下后道:“那我就到老师的家里吃。” 这下连宋越都懵了,眼梢一抬,“你当真不客气。” 第12章 青辰话出口后才觉得有些臊,低下头不知说什么好。 宋越倒是又说:“还好你是瘦的。” 喧嚣了一日的京城恢复了平静,月光洒在平整的街道上,柔和似水。 马车的车轮碾过一块块石板,很快就驶到了沈青辰的家。 她抱着食盒下车,对宋越拘了个礼:“谢谢老师送我回家。” 宋越也下了车来,打量着她夜色中破旧的住所,“这就是你赁的屋子?” “嗯。家中有些简陋……恐怕不便招待老师,还请老师原谅。”她父亲见了生人会害怕,青辰也怕他异常的举止惊了宋越。 他点点头,“无妨,进去吧。” “学生告辞,老师慢走。” 青辰在宋越的目光中进了屋。月色下,她的背影纤长而瘦削。 直到屋门从里面轻轻扣上,绯红色的身影才步入马车,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中。 夜里,沈青辰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爱徒,兄长,貌美如花……这些让老师听得一清二楚,回想起这些话,她的脸上不禁又是一阵燥热。她都不知道,自己的脸皮有这么厚的。 后来青辰又想到了她救下的人。他竟然是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皇帝的亲卫心腹,统领了数万锦衣卫,地位尊贵,大权在握。 在取箭时候,他疼成那样都调侃安慰自己,箭头取出来后,她也能感受到道谢时的真诚。可是如今他又派人跟踪她,要一封莫须有的信,她想不明白为什么。 他强悍刚毅,却又狠利阴沉,双眸透着冷色,让人猜不透他的内心。 这日,翰林院侍书抱着一摞卷子,跟着宋越到了堂上,发给了各庶常,是他们交上去的策问。 宋越来上课,仿佛依旧嫌书册烫手,没有带,倒是在腰侧抱了盆植物。沈青辰看着面熟,是之前她撞碎过的紫竹——换了新的青釉白梅盆的。 小小的一盆被他搂在怀里,看着很是有些小清新。 他将那盆竹子摆到阳光洒落的窗台上,拨了拨交叠的叶子,然后转过身来看着他们。青辰觉得他好像在看着自己的方向,不由将目光移向别处。 这时侍书到了跟前,给她发下一份卷子。这份策问不是她的,字体是标准的台阁体,但最末一字仿若挣脱了束缚,飞龙走凤,署名竟是徐斯临。 沈青辰不由看向斜前方的徐斯临,他也接到了卷子,正埋头细看。目光半天才从一列挪到另一列,看上去无比认真。青辰看着那卷子眼熟,好像是自己的。 宋老师难道将他们的卷子两两发给了彼此,要他们互批卷子么? 要真是这样,只怕那徐斯临还不知要怎样对她鸡蛋里挑骨头。 等侍书派完了卷子退去,宋越对众人道:“我看了你们的策问,也给了修撰编修们看,他们一致的论断,本次策问的最优者……是沈青辰。” 青辰还在想着徐斯临,乍听这句,愣了一下。她当时没有刻意写宋越提过的政见,没想到还能拿第一。 徐斯临从她的策卷上抬起头,回看了她一眼,眼神中情绪莫辨。 “不过,你是二甲头名,这本该是你的水平。”宋越看向她,颇有些清冷道:“日后非但要保持,当要更精进才是。” 沈青辰点头应了是。 宋越坐到了讲几后,“修撰编修们的意见固然要采纳,但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接下来,你们就当堂互策吧,由沈青辰这一组开始。” 当堂互策,意思就是让他们看了彼此的卷子,然后驳斥对方了。 徐斯临听到这里,二话不说就立刻站了起来,“我手中的乃是沈青辰的策问,其中一策乃是论灾年时粮食应该先供百姓还是将士,我以为,他说的不妥……” 接着他便把她的策论念了一遍,念完后便开始陈诉自己的观点,“士兵亦为百姓,得了口粮充饥,非但不会饿死,更能上阵杀敌,若无这些人守护我大明国土,国将不国,百姓又如何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