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生娃是国之大事在线阅读 - 第62节

第62节

    “我也舍不得陛下孤零零一人。”

    还挺有良心的,晏回眼里带了笑。城墙上的风有点冷,他却好像坐在暖炉旁,从头到脚热乎乎的。

    *

    临到年关,天儿越来越冷了,晏回上个月攒下的折子总算批完了,趁着年尾还罢免了顺天府府尹,说他“在任一年,所接案件七十有余,然破案数不足三分之一。”

    三品的要臣,也没犯事,就因为平时工作太松懈,陛下一句话就免了。刚想着年关将近还能偷个懒的众臣们又暗暗绷紧了皮,把手头积压的案子都赶紧地处理完了。

    晏回忙起来的时候,唐宛宛也不去闹他,留在长乐宫里逗孩子玩。馒头和花卷没头两个月那么能睡了,也比那会儿好逗,先前逗十下才出一声,这会儿看到眼前有什么就会抬抬手,盯着她咿咿呀呀地笑。

    唐宛宛也不想着出宫去玩了,每天逗孩子就能玩一整天,尤其是每天晚上脱了衣裳放进被窝里,给他俩往身上抹松花粉的时候,总是要笑着尖叫,特别得逗。

    唐宛宛只有做这些琐事的时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个当娘的人了,抱娃逗娃喂奶抹松花粉都做得像模像样的,只是换尿布还有点嫌弃,还得嬷嬷经手。

    十一月初五,冬至日。

    晏回醒的时候天还没亮,刚醒来就察觉宛宛一条腿搭在自己腿上。先前她怀着娃不舒服,后几个月都睡得规规矩矩的,这会儿四仰八叉的睡姿又养回来了。

    清晨的地热生了起来,寝宫满室温暖,宛宛身上比他还热乎。晏回寻思着今天休沐,歇这么一天该做点什么才不算虚度。

    晏回思绪越跑越偏,忽听宛宛于睡梦中低声喃喃:“馒头、花卷、包子、水饺、油条、烙饼……”

    刚说馒头花卷的时候,晏回还当她是于梦中也想着娃,不由感慨宛宛真是长大了,越来越像个娘了。他心头的暖意刚冒出来,后头一连串就跟着来了。

    晏回笑出了声。自从上回太后说要宛宛努力生,争取把御膳房二十多样主食的名儿都用上,晏回每回欢好时都拿这话逗她。

    他听太医说刚生完孩子就又怀上的妇人也是有的,晏回心说这可不行,跟太医要了一种养生茶,时不时拿来泡水喝。太医说这茶抑精克阳,喝上就不容易怀,等将来还想生的时候断了茶就行。

    这会儿他不提什么包子水饺了,宛宛却是在梦里数今后再生多少个娃。晏回笑出了声,梦里都惦记着,甚好甚好。

    睡得正香的唐宛宛被吵醒了,迷迷糊糊被扒了衣裳,等到晏回进来的时候才彻底清醒,可惜剑已经入了鞘,她再怎么拦都无济于事了。

    出口又是一声娇吟,一声还没唱完呢,忽然卡了壳。外间有丫鬟轻声问:“陛下娘娘可是醒了?”

    唐宛宛惊出了一声冷汗,都没察觉到外屋居然留了守夜的人,这会儿被听了个正着,一时想挠死晏回的心都有了。

    “没醒!”晏回低咳一声,欲盖弥彰地说:“你们娘娘没醒,说梦话呢。”

    外头那丫鬟默了一瞬,不知道想了点什么,再开口时声音里带了笑:“两位小殿下被鞭炮声吵醒了,一个劲儿地哭闹,奶嬷嬷哄不住,娘娘您看?”

    唐宛宛平时哄孩子的时候都是要一口一口的亲,亲脸颊亲小手,多亲两下孩子就会破涕为笑了。当娘的怎么都行,两个奶嬷嬷却自知身份,跟小殿下太过亲热是犯了忌讳的,不敢像唐宛宛那样亲,哄不住也是应该。

    “陛下!”唐宛宛红着脸求他:“你快起来。”

    晏回深吸了一口气,只得抽身而出。眼睁睁看着宛宛穿好衣裳,都没有洗漱,披了件披风就哄孩子去了。俩孩子也住在寝宫,却是另外的屋子,隔着十几步路。

    剩下的火不上不下地梗着,晏回深吸口气,只能自己纾解。一边还暗暗庆幸,宛宛前几天抱怨说她都没陪孩子睡过觉,想要换一张更大的床,到时候一家四口睡在一张床上多好啊。

    晏回没答应,理由是孩子白天贪睡,晚上觉浅,你说句梦话都会吵醒他俩;你睡觉又不踏实,万一翻个身压着他俩云云。说得宛宛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会儿再想想,晏回心说自己真是太机智了。要不然每天来这么一回,他非得崩溃不成。

    第85章 哄娃

    唐宛宛带着红素和絮晚到了侧院, 刚进院门便听里头传来一阵悦耳的琴声,还是从馒头和花卷那个屋传来的, 一时还当自己听错了。

    奶嬷嬷已经等在院门口了, 见到她来先福了一礼,歉疚道:“娘娘恕罪, 大清早喊娘娘起身, 实非奴婢本意。先前殿门口放了一阵鞭炮,把小殿下们吵醒了, 哭闹得厉害。我与meimei怎么也哄不住,又怕小殿下们哭坏了嗓子, 这才把娘娘喊来。”

    民间都说冬至大如年, 放鞭炮也是宫里的惯例, 噼里啪啦的动静从殿门传到这儿的时候已经不刺耳了,却还是把两个小家伙吓了一跳。

    奶嬷嬷面上惶急,心里却不怎么担忧, 知道这位皇后娘娘是明理的人,不像有些夫人生完孩子只管逗弄着玩, 怎么养孩子却半点不上心,孩子正常的哭闹啊腹泻阳结啊都要罚奶娘。跟这样的主子打交道也省心,不用每天提着心吊着胆的。

    “没事, 我也是刚醒。”唐宛宛快步进了内室看孩子去了,一进屋才知道为何奶嬷嬷没把孩子送她那儿去,因为馒头和花卷连衣裳也没穿好,躺在床上一个劲儿地蹬腿摆胳膊, 闹腾得厉害,奶嬷嬷拿着件衣裳只套了半根胳膊进去。

    “哎乖宝怎么啦?”唐宛宛先抱起女儿来,亲亲她哭得红通通的小脸,花卷哭声一滞,打了个嗝,再咧嘴时声音小了些。

    她哄了一会儿,陛下也进来了,弯腰从床上抱起了儿子。唐宛宛见他一副神清气爽的模样,没忍住斜了他一眼,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自己走了以后陛下做了什么坏事。

    原本哄孩子是嬷嬷的分内之事,这会儿两位主子都赶来了,奶嬷嬷也不好干看着,一人催早膳去了,另一位嬷嬷又行到矮案前,接着方才那支曲子弹。

    这位奶嬷嬷人生得虽胖,十指却如葱段似的,拨着琴弦时极赏心悦目,打了两月交道,唐宛宛这才注意到她的手保养得极好。

    再听琴声如行云流水余音袅袅,没一个音滞涩,唐宛宛再不济也是学过两年的,不由自愧不如,这手琴艺比她以前的苏夫子也不差。

    她方才来得急,没洗漱,头发只虚虚绾了个髻,这会儿又抱着孩子哄,被满屋子的琴声环绕着,硬生生被衬得俗了。

    馒头和花卷好像也被琴声感染,慢慢地消停下来了。待嬷嬷弹完一曲,唐宛宛丝毫不吝夸奖:“弹得真好。”

    “娘娘别取笑民妇了。”嬷嬷掩着口笑了笑:“比起我家相公,我这还差得远呢,不过是随手乱弹罢了,也只能哄哄孩子,上不得台面的。”

    唐宛宛没有多问,心里却好奇极了。

    年关这时候,晏回政事繁忙,跟俩孩子相处的时间比不上唐宛宛多,儿子在他怀里虽不哭了,却总是往娘亲的方向挥胳膊,看样子是想让娘抱。

    唐宛宛怀里抱着女儿,有点左支右拙,只好探过身去亲了他一口,馒头咧开嘴笑得眉眼弯弯,跟弥罗佛似的。见娘亲又抱meimei去了,笑声立马打住,在晏回怀里一个劲儿地蹬腿。

    “啧,小没良心的,你爹就这么招人嫌?”

    晏回微一琢磨,又问宛宛:“我怎么觉得你更喜欢女儿呢,洗澡先给她洗,俩孩子一起哭也是先哄她,难不成不待见咱儿子?”

    “陛下胡说什么呢!孩子都能听明白的。”

    唐宛宛瞪了他一眼,又捏了捏花卷的小手,声音闷闷的:“都是从我肚子里掉下来的rou,哪有不心疼的?我就是觉得疼我闺女的人少,我得多疼她一点。”

    “这话怎么说?”

    “馒头出生就已经是太子了,有一大块封地,一辈子吃喝不愁的,而咱闺女的封地要比她哥哥小一半;再有太医医女每回来请脉的时候都是先给馒头诊,都知道他是太子,得先紧着;上回太后外祖家的几位夫人来了,看见孩子就问我‘哪个是小皇子呀’?”

    “朝臣和命妇送的满月礼我看过了礼单,什么印章啊、玉笔啊都是给咱儿子的,梳子、妆奁、妆镜都是送闺女的,一眼就能瞧出来哪个更用心。”

    这话一说起来就停不住了,晏回从不知道宛宛还能有这么细心的时候,听她又说:“就连针工局送来的衣裳鞋子也不一样,花卷的小鞋子上只拿彩线绣了两朵花,馒头的小鞋子上却是拿金线绣的龙纹,还坠着一颗指头大的金珠。”

    晏回启唇要解释,又被宛宛截住了:“我问过红素,红素说鞋上缀珠是太子的份例,绣花也是很费工夫的,说是什么双面绣。这些我都不懂,我就觉得咱闺女的要差一些。”

    说到这儿,唐宛宛挪了挪脚,在晏回鞋面上跺了一脚,埋怨道:“就连陛下刚才进门,也是先抱儿子的。”

    晏回无奈:“那不是你已经把花卷抱在怀里了么,咱儿子可怜兮兮在床上,我不抱还能怎么?”

    “哼,反正你们都偏心眼。”唐宛宛亲了亲女儿嫩生生的小脸,“疼咱闺女的人就我一个,她刚生下的时候就比哥哥轻半斤,这会儿看着也比馒头瘦,我得多疼她一点。”

    晏回听得目露深思,寻思着赶明儿得吩咐下去,俩孩子日常的穿用必须一模一样,就算早早立了太子,他这会儿也是个奶娃娃,没必要在衣裳鞋子上绣什么龙纹来体现尊贵。

    两人来的时候都没洗漱,跟孩子玩了小半个时辰,就准备回去用早饭了。晏回把儿子放回床上,刚站直身,方才还咯咯笑着的馒头立马瘪了嘴,挥着小胳膊啊啊叫了两声。

    难不成是舍不得自己走?晏回一奇,试着往外又走了一步,馒头哇一声就哭了。

    “嘿哟能看这么远了!”晏回听着还挺高兴。说起这事有个前情,宛宛做月子的时候天天逗孩子,有时丫鬟拿着个拨浪鼓晃荡得胳膊都酸了,馒头和花卷才会笑一下。平时睁着眼睛四处乱看,只有你把脸凑到他俩面前,才会盯着你看,稍离得远些就不行了。

    唐宛宛还当他俩眼睛有问题,慌里慌张请太医去了,太医却说“孩子一天小半寸”。这话的意思不是一天长高小半寸,而是幼儿刚生下的时候只能看清眼跟前的东西,每天增加小半寸,慢慢地就能看很远了。

    这会儿晏回都站起来了,离了两三步距离,馒头一看到他走就哭,说明已经能看得清楚了。晏回笑着把他捞进怀里,妥协道:“行行,父皇抱着你吃饭。”

    冬至惯例是要吃一碗馄饨的。小厨房在后殿,离得有点远,放在食盒里端过来的时候就不热乎了,索性在屋右侧的耳房里架了一口小小的锅,两个丫鬟蹲着身煮馄炖。

    以前晏回不爱吃饺子馄饨这类的,偶尔用半盘子吃的也是素三鲜的馅,唐宛宛却是无rou不欢。她刚进宫那时候御膳房总要端两盘子上来,一家人吃两盘子显得生分,晏回也就跟她吃一种馅了。

    他左手抱着儿子,右手刚夹起一只馄饨来凑到嘴边,还没下口咬呢,便见馒头黑亮的眼睛紧紧盯着他的筷子,身子往前探了探,张着嘴“啊啊”叫了两声。

    晏回微微眯眼,夹着馄饨往馒头面前伸了伸,小孩立马伸出了胳膊。

    “嗤。”晏回筷子转了个向,把馄饨塞进自己嘴里了。还因为早上做到一半被打断的事耿耿于怀,见状斜了儿子一眼,“牙都没长还想吃馄炖?喝口面汤就行了。”

    陛下这么说了,侍膳的丫鬟分不清他是开玩笑的还是说真的,又不敢张嘴问,当真舀了两小碗面汤端了上来。

    晏回顺势拿勺子舀了一口一口吹凉,慢慢地喂进去,竟然真的乖乖咽下去了。唐宛宛笑眯眯看着,想来馒头是觉得跟父皇母后吃的东西一样了,当下不哭不闹,又是一张笑脸了。

    吃过早膳两人就离开了。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天色灰蒙蒙的,一口气吸进肺里当真是透心凉。

    唐宛宛望了望天色,忽然想起了一事,“我记得去年冬至这日,陛下好像去京郊祭天了,今年怎么不去,黄历不好?”

    “懒,今年不想去。”

    唐宛宛瞠大了眼睛,“陛下说什么?”

    晏回好笑地说:“怎么,朕就不能躲个懒了?每天元旦要祭天,孟春祈谷立冬问苗要祭天,二月二亲耕礼要祭天,星辰异象要祭天,旱涝要祭天,登基封后立太子都要祭天。求这个求那个,老天爷看见我这张脸也该烦了,让朝臣代劳便是。”

    “哼,陛下偷懒还要找借口。”到底是同床共枕一年多的老夫老妻了,唐宛宛只听了一耳朵,就看透了陛下的小心思。

    晏回也不辩解,笑着搂着人回了寝宫。唐宛宛挥退了丫鬟,又问他:“陛下,那两个奶嬷嬷是什么来头?”

    晏回捏捏她的脸:“以前没上过心,这会儿想起来问了?”

    唐宛宛轻咳一声,不好意思地说:“两个嬷嬷是太后和陛下过了眼的,肯定是妥当的,我也问不出什么了呀,今天瞧见了有点好奇。”

    晏回不明所以:“怎么了?”

    “人家随手弹的曲儿都那么好听,谱出曲来也定是佳作,会弹琴会作曲,会背论语会背诗经,上回她哄孩子的时候背了两篇小赋,我一句都没听过。平时说话走路也温温柔柔的,这样的人该是官家出身才对,怎么会是个嬷嬷呢?”

    晏回总算明白她在说什么了,不由失笑:“你当如何?她二人本来就是官家出身,还是一对姐妹,丈夫都是翰林院的书学博士,一来官位低微,后头没什么势力牵扯;二来这样明礼的人家,懂规矩明分寸,才不会教坏了朕的孩儿。”

    “那……她们的孩子怎么办?”能当乳母的定也是刚生了孩子不久,孩子至多刚满周岁,还是需要人照顾的年纪。

    晏回随口说:“又不是贫苦人家,想来是请别的奶嬷嬷照看。”

    话落他见宛宛目露深思,忙补上一句:“你可别把朕想成以势压人,朕可没强逼着人家进宫奶孩子的,是人家自己乐意来的。”

    “我还没那么想呢,陛下真是。”唐宛宛笑得不行,猜着陛下以后肯定会对这两家人多提携一些,可心里还是有点同情。

    这入了宫,怕是得有一年都见不着孩子,当母亲的见不到自己孩子,肯定想得厉害。又问了问是哪家的,让宫人赏了些小孩能穿用的东西下去。

    第86章 春节

    临到年关了, 宫人分批回家探亲去了,宫里愈发冷清得厉害, 又不像民间那样处处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 只在红砖墙下头和廊檐下挂了些红灯笼,亮堂是亮堂, 可总觉得少了几分味道。

    以前宛宛没嫁人的时候宁愿跟着管家跑遍京城订年货, 也不愿意在家里窝着。这会儿总觉得一点年味都没有,宫外再热闹, 隔着一道高高的红砖墙,传不到宫里来。

    好在有两个小包子陪她玩, 倒也不觉得无聊。

    腊月二十六这日, 晏回早早封了笔, 这意思是皇帝从今日一直到正月初五都不用上朝,也不用批奏章了,歇几天过个好年。

    他进了门在屋里环视一圈, 开口就问:“你们娘娘呢?”

    红素笑盈盈说:“在隔壁逗小主子呢,今天小皇子会翻身了, 娘娘高兴得不得了。”

    先前医女说的话晏回已经熟记于心了,这会儿又拎出来默念了一遍: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 周会走。

    嘿,好小子,翻身比别家孩子早一个月,果不愧是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