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
终于等身上利索了,杨妡泡在木盆里洗了个干干净净,洗过又用自己熬制的膏脂细细地将胸部和□□都抹了遍。 而京都有传言四散开来,甘肃发生了地动,据说房屋倒塌了上百间,压死冻死百姓数以千计。 天启帝痛定思痛,亲自写了罪己诏以告上天,而瑞王李昌铭自动请缨去甘肃赈灾。 此去西北,没有个把月回不来,而他迎娶两个侧妃的日子定在二月中,算起来时间颇为紧张。 李、王两家都有些忐忑,却仍按部就班地准备嫁衣等物事。 唯独杨家众人心里窃喜,她们晚一天进门就意味着少一天的时间来熟悉情况。 杨姵却没觉得有什么高兴的地方,这一天来晴空阁找杨妡就说:“我怎么觉得瑞王回不来呢。” 杨妡吓了一跳,着急地问:“什么意思,你不会又做梦了吧?” 上次杨姵做过好几个梦,都是前世发生的事,想起来杨妡仍是心有余悸。 杨姵笑道:“没做梦,瑞王乃龙子龙孙肯定祥云罩顶,我是觉得他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肯定赶不及娶亲。” 杨妡稍稍松口气,可想到魏珞就在离甘肃不远的宁夏,他那里不知道有没有地动…… 第111章 班师 可这几个月并不见魏珞有信回来, 就连“平安”两个字都没有。 杨妡想打听也无处去, 只是每天夜里睡前习惯在观音像前拜一拜,再上两炷香。 出了正月就是杨麟满百天, 要过百岁。 先前洗三和满月都没正经过, 难得二月里没什么别的事情忙,魏氏特地从自己的体己银子里拿出一百两吩咐钱氏一定要给杨麟过个风风光光的百岁。 正好钱氏也有这想法,痛快地答应了。 请柬写了四十余张,把交好的几乎人家都考虑到了, 唯独没有写魏家。 魏氏黯然了好几天,终是什么也没说, 让钱氏原样送了出去。 魏杨两家栓在一起近百年, 在朝事上共进共退, 在家事上彼此帮衬, 渐渐地也要成为陌路了。 这阵子, 魏氏时不时地想, 假如自己母亲当初坚决不让毛氏进门会怎样?那么兄长就会按照母亲的意思娶个知书达理的京都姑娘。 也许还会有高姨娘, 但至少不会妻妾争斗到成为笑柄的地步。 也许还会苛待庶子们, 应该也不会做得这么明晃晃丝毫不加掩饰。 可假设毕竟是假设,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无论如何不可能从头再来一遍。 杨麟的百岁过完不久,宁夏那边又传来消息, 瓦剌人四个部落联合起来集结了十万大军,分别从张掖和镇远关入侵中原。 瓦剌人个个身强力壮骁勇善战,尤其休养准备了一冬, 正好借甘肃地动,甘肃宁夏等地忙着救灾之际趁火打劫。 七天之内连破三座城,杀戮百姓抢劫财物,无恶不作。 虽然镇远关离京都尚远,瓦剌人打不到这边来,可听说西北惨状,京都仍是人心惶惶。 杨妡更是忐忑,虽然她知道魏珞是打了胜仗凯旋班师的,但后来他不是仍然死在战场上吗? 重活一世,很多事情都变了,就如魏璟与杨峼考中进士就比前世早,而且直到现在两人也没有起过争执。 没准魏珞还没来得及封将就战死了呢? 念头一起,杨妡立刻“呸呸”两声,恭恭敬敬地又到观音像前拜了拜。 可一颗心始终安定不下来,隔天禀过张氏后,吩咐青菱往秋声斋问泰阿。 青菱去了没多大会儿就回来,摇摇头,“那边也有两个月没收到信了。” 杨妡立刻沉了脸。 青菱见她脸色不对,笑道:“姑娘真应该过去看看,秋声斋虽然不大,收拾得却很齐整,三开间带两间耳房,东西分别盖了跨院,院子里种了两棵桂花树,架着秋千架,还挖了个小池塘,泰阿说里头养着鱼。后罩房也是新盖的,比着正房一溜五间,后面有块空地,我去的时候泰阿正刨地松土,打算种菜。菜园子旁边盖着鸡笼,再往北是三间下人住的屋舍。” 杨妡默默听着,反而更加心酸。 魏珞处处按照她所说的布置,而她现在却连他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因为地动与战事,户部调拨大批银子购置了粮草等供给物品往西北供应,国库因而空虚不少。 安国公急国之所难,率先捐出他一年的俸禄,其他公侯王孙见状也纷纷捐款捐物,杨归舟自然也不甘落后,捐出了一千两银子。 有勋贵带头,那些商户也忍着心疼往外掏银子,没几天工夫,就凑集了几十万两纹银,远超过送去西北赈灾的花费。 天启帝龙心大悦,下令免掉捐款商户一年的赋税以示嘉奖。 在这种情况下,杨娇的亲事自然就不能大肆铺张,简单而低调地嫁到了保定府。 一直到四月底,杨家终于收到了瑞王李昌铭的信。 信是写给杨归舟的,主要说了说西北的战况,如今双方僵持不下各有胜负,李昌铭决定不把瓦剌人赶回老家去决不回京,因此纳娶李、王两个侧妃的日子就要无限期地往后拖,很可能会在两三年之后。如果这样的话,就先迎娶杨姵,然后再纳侧妃。 随信还给杨姵带了串骆驼骨的手环以作生辰贺礼。 瑞王此举无疑表示了他对杨府极大的看重,杨归舟乐得心花怒放,捋了捋胡子,决定再捐出一千两银子。 杨妡看着那串手环,既替杨姵高兴又为自己难过。 李昌铭身为王爷还知道写封信回来宽岳家的心,魏珞怎么就想不到这点呢? 这个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