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定福妻在线阅读 - 第36节

第36节

    孙正辉听出了晋王话语里的不耐,却毫无畏惧,刚正不阿道:“原告,被告,但凡有牵连的人,都要一一传讯,少一人不可,少一份证词不可。”

    晋王挪了挪他那肥胖的身躯,又是一声惊堂木:“传下一个。”

    接着又是几个证人上场,到后来,证人全都说完了,剩下一个与本案有关联的卖唱女,这件事情的起因,可以说都是因为她而起,若非她在高声酒楼里卖唱,也不会引来觊觎,那就更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事情了。

    那卖唱女将当时的情况说了,晋王冷哼一声:“这不就是很正常的调戏良家妇女吗?本王不知竟还有什么不明确的地方。孙大人你说呢?”

    孙正辉听了那卖唱女之言,对她说的话倒是没什么意见,但却对其他地方很感兴趣,风马牛不相及的问了她一句:“姑娘不是京城人士?原籍为何处?”

    那卖唱女惊讶的抬头,神情有些紧张,但还是将自己的来历说了:“小女子确实不是京城人士,原籍乃山东平阴县人。”

    孙正辉扬眉哦了一声:“山东平阴的人怎会到京城来?是投奔亲戚来的吗?”

    那卖唱女还没回答,晋王就不耐烦了。

    “孙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好好的审理案件,你问人家原籍做什么?看上人家了?若真如此,那也请孙大人下了堂再问,注意点影响。”

    晋王的话让孙正辉老脸一红,却还是坚持自己的行为,对晋王打招呼道:“殿下稍待,臣觉得此女来历可疑。”

    晋王却根本不相信孙正辉的话,像他这种的说辞,他听得多了,表面上冠冕堂皇的,实际上心里藏着龌龊,还真当所与人都看不出来了。

    得,这位殿下,完全把孙大人当做是一个好色之徒。

    不过,孙正辉却没心思跟晋王解释,他总觉得事情有蹊跷,便命人将那女子的关蝶收上来看,确实是山东平阴县人,名叫李翠娥,父名李正阳……李正阳这个名字,孙正辉倒是很熟悉。

    将那女子关蝶收入袖中,自侧椅上站起,然后命人将那女子带入后堂,这一系列的举动把晋王都给看呆了,这个孙正辉胆子也太大了,这还在审案呢,他就把人给带走了。

    过了一会儿,晋王正要做主结案的时候,孙正辉又派了人来说,案件有新的发展,那李翠娥可疑,被孙正辉带下去查问,所以云召采打伤杜谦一案,少了一个证人,还得要等人全了重新审理,今日便就此作罢。

    这么自作主张,完全不把晋王殿下放在眼里的行为,让晋王气的像个八百斤的胖子。可也无奈,皇上既然命他与孙正辉一同审理此案,那么就必须两个人都在场才行,将来复命之时也得两个人去,孙正辉若不派人来说,晋王还能随意些,可他偏偏派人来了,晋王就不能不顾一切了。

    想着反正早一天晚一天,这云召采打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改变,孙正辉要作妖,也不可能作到天上去,晋王本来就困了,干脆停了审理,回府睡觉去了。

    而孙正辉将李翠娥带到后堂,直接就从后门去大理寺,回去翻看了一些卷宗之后,便带着李翠娥直奔皇宫,找皇帝说话去了。

    第62章

    “民女李翠娥, 父亲乃是前山东知府李仁义,三年前家遭变故, 亲属四处流离,皆遭杀害,小女子侥幸逃脱,为家中老奴所救,入京后与老奴化作父女之名, 因穷困潦倒只好去高升酒楼卖唱为生。”

    李翠娥被孙正辉带入宫中面见皇帝, 说出了自己凄凄苦苦的身世。

    皇帝惊讶的看向孙正辉,孙正辉上前回禀:“皇上,当年山东知府李大人被灭门一案, 大理寺一直在追查, 这些年臣丝毫不敢懈怠,故看见她关蝶之上姓名才会有所察觉, 李大人家中之人尽数被杀,没有头绪,留此女在世间, 便是要替李家伸冤报仇的。李小姐,你不用害怕,且将当年之事,如实禀告皇上知晓。”

    李翠娥不安的点了点头,泪流满面的将当年李家被追赶灭门,她所知道的线索尽数回禀皇帝知晓:

    “当年我父亲知道惹了祸,便连夜让我家人分四路逃跑, 将一本账册分做四份,每一个方向皆带走一份,本以为这样可以更多的保全家人性命,可是没想到,那些人心狠手辣,强弩强剑,人数众多,将我四方逃窜之家人尽数杀光,我被两名老奴以性命保护,一人抵挡,一人将我吊在悬崖上两日,躲过杀手搜索,方才得救,老奴将我救起之后,我在另一名已然死去的老奴身上拔下了一根羽箭,便是想有朝一日,凭羽箭能找到杀我全家的真凶。皇上,李家满门,死的冤枉,求皇上为我李家做主!”

    李小姐泣不成声,哭的泪人似的,想起灭门之痛,当真是痛心疾首的。皇帝和孙正辉听了都不禁为之动容,孙正辉亲自过去将李小姐扶起,安慰道:“李小姐请节哀。”

    李小姐这才收敛了心情,擦拭眼泪,跪直身体,这番便真有那大家闺秀之风,令人一见便是绝非平民女子。

    皇帝沉吟片刻后,叹息问道:“你父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朕知道,你可知他当年惹了什么祸,让你们四方带着逃跑的账册又是何物,那账册你可曾遗失?还有那羽箭,你怎知道可凭羽箭找到杀人的线索?”

    “三年前,山东水患,淹了万亩良田,数万人流离失所,惨况历历在目,我父亲上奏朝廷,得朝廷拨银救助,然朝廷救助的银钱迟迟不能到,只每两日由赈灾军帐中发出万斤谷糠让灾民勉强维生,我父亲日日去那军帐前长跪,却终拿不回赈灾款项,眼看一天比一天死的人多,就连我们知府家里,都从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一餐,府中存粮尽数拿去给灾民解燃眉之急。可有一日,我父亲回家之后,突然就变了脸色,将那账本分为四份,让我家人,分别带着离家,由我保管的那份账本我一直贴身藏着,不敢丢失,至于那羽箭,因少时家中曾收留一伤残老兵,他与我们说过凭羽箭上的毛色可以判断羽种,各个阶层所用羽种不同,我便想着,今后若能有机会再问懂行之人,没准可以找出杀害我家人的凶手,便一直留着。”

    李小姐说的头头是道,将皇帝心中的疑虑一一解释清楚。

    孙正辉上前对李小姐问:“那这回你在高升酒楼中,是故意让云家和杜家公子为你争斗,你是想借此机会入得官衙,为父请命吗?”

    皇帝这才想起,这位李小姐,不仅仅是已故山东知府李仁义之女,还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云杜两家争斗的出事源头。

    若是李小姐为求入官门故意为之的话,那云杜两家这件事就有点尴尬了,没想到李小姐却摇头说道:“小女事前并无此想法,与老奴化身父女之名,初初到了京城,却穷困潦倒的连饭都吃不上,一路卖唱过来,前几日刚找到高升酒楼,唱了两日,却无端惹了灾祸,小女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算计世家公子,更何况,若非孙大人今日将小女带入宫中面圣,小女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京城里,怎么敢随意暴、露身份,若是再招来杀身之祸,那垂死挣扎了三年的性命岂不枉费,故两位世家公子争斗一事,并非小女故意为之,纯属巧合。”

    李小姐这么说也有道理,她一个姑娘家,对京城里的人和事半分不熟悉,她自己身上又背负着血海深仇,在形势未曾明了之前,如何敢将自己身份暴、露出来惹祸呢。看来云杜两颊的事情,确实与她无关了。

    说起这事,孙正辉干脆多问了一句:

    “既说到此,那能否请姑娘说说当日酒楼里发生了什么,之前在京兆府的大堂内,姑娘言辞躲避,只说自己当时吓坏了,什么都不知道,约莫是想隐藏身份吧。那现在可否将当日情况细说与我知晓?”

    李小姐羞愧低下头:“在京兆府,我不敢多言,如今大人又问我了,那我便将我亲眼看到的告诉大人。那日我在酒楼中唱曲儿,周围皆是看客,一位姓陈的公子被周围的人激励之后,便说要出五十两银子让我单独到楼上雅间去唱,我被他拉着上楼,其实也未说不愿,可就在那时,有一位姓杜的公子站出来,言语呼喝着让陈公子放开我,要替我解围,陈公子略有饮酒,便与那杜公子顶了两句,那杜公子让他身后的人痛打陈公子,云公子是陈公子的朋友,便是那时站出来搭救陈公子的,再然后,杜家的人就全都围着云公子拳打脚踢,云公子一开始没有动手,后来被打的有些急了,才防卫出手,打着打着,杜公子就被云公子踢中了胸腹,滚下楼梯,是被杜家的人抬着出酒楼的,杜家很快就来了人,将云公子困在酒楼中,不许他离开,双方各持己见了一会儿,云公子就被杜家的人押送到了京兆府。后来的事情,小女就不知道了。”

    听了李小姐的话,孙正辉有些了然的点头:

    “哦,原来当日是这样的情况。如此听来,那云召采也并非是那等强抢民女的恶少,动手大人也属无奈,只是今晚在京兆府审理的那些证人,一个个全都言辞激烈,将云公子说成了十恶不赦,鱼rou乡里,横行霸道之人了。却不知是为何。”

    皇帝眉峰一蹙:“京兆府的案子审的如何了?你与朕说说。”

    孙正辉便将今日审问的几个证人之词告诉了皇帝,至于为什么那些证人会一面倒的把云召采说成一个恶行昭彰的人,孙正辉就不好评价了。

    “这案子暂且搁置,杜家此等做法确实不对,但毕竟受伤的是杜家的儿子,云相之子,纵然无心,却也有过,在京兆多关他几日,算是一个教训,好让他认清自己是什么身份,遇事还敢任性妄为,云相在朝不容易,朕还得费心替他教教儿子。”

    皇帝这番话说出来,孙正辉应景的笑了,皇帝从龙椅上站起,对李小姐说道:

    “你且起来吧,这些日子若无处可去,便在宫中住下,你父的冤屈,朕必申,你将藏东西之所告诉孙正辉,他派人取了直接送入大理寺的证据房,由人一一辨识,你无需担心,很快就有结果出来。”

    李小姐感激涕零的对皇帝磕了三个头,感激万分的直呼:“多谢皇上,多谢皇上,多谢皇上!”

    皇帝离开之后,孙正辉便将李小姐扶起来,李小姐将她藏东西的地方告诉孙正辉,孙正辉从宫里出来之后,便亲自骑马去了地方将证物取回大理寺,着证据房开始连夜辨识探找。

    已经完全不理会京兆府中,云家和杜家的那桩公案,晋王派人到大理寺催促几回未果,干脆一纸奏折,将孙正辉给参了,原本晋王的意思是想让皇帝顺势给换一个共同审理之人,可谁知,奏本上去之后,皇帝看了,也没给个准话,问秉笔太监怎么回事,也说不出个三四来,只说皇上没吩咐,一直压在案头。

    晋王只能苦等着,杜家那边也着急忙慌的,日日去薛相府邸询问,皇帝亲自压着的事情,薛相也没有办法,他们奈何不了皇帝,那就只能在上朝的时候,跟云公良打几句嘴炮,缓解缓解气愤,云公良反正一副老松不倒,风吹不动的泰然样,任薛相那边的人如何挖苦,嘲讽,他自闭目养神,充耳不闻。

    如此这般,过了十多日。

    云招福在定王府焦急的踱步,她在书房等魏尧回家。

    魏尧喜欢先回书房,然后再去主院,她今日等不了他回主院了。

    听见门房传唤的声音,便急急忙忙的抛出去迎接魏尧,差点摔着,魏尧张开双臂,将她扶好,柔声说道:“慢着些,这么急做什么呀。”

    云招福幽幽一叹,拉着魏尧回了书房,将门关上,说道:“不是我急,是我娘和二娘急啊。我哥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问我爹,我爹也不说话,她们只好问我,我哪儿知道去呢,只能问你了。你可有听说些什么?”

    魏尧将朝堂之上,薛相一党言语攻击云公良的事情告诉了一些给云招福知道,云招福听后,愤慨不已:

    “这些可真是小人!我爹招谁惹谁了,他们这般比他,简直太可耻了。”

    对与云招福对某些朝廷众臣的评价,魏尧并不阻止,怕她气坏了,便圈着她说道:“你无需担心这件事,我听宫里的秉笔太监说,云家和杜家的事情已然不是两家之事,还牵扯到三年前一桩大案,皇上这些日子,之所以压着不审你哥哥的事情,便与那桩大案有关。”

    云招福一头雾水:“什么……大案呀?”

    魏尧言语不详:“具体的我也说不清,但听说和前山东知府有关,说他的后人最近已经找到京城来了,就住在城外的云霄客栈里,大理寺卿孙正辉见过他们,好像他们手里有什么证据,只是他们要面君才肯交出证据,约莫明儿孙正辉就要安排他们进宫了,到时候看看是什么证据,若是能把杜家一举拉下水的话,你哥哥的事儿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云招福盯着魏尧,点了点头:“哦,这样啊。”

    忽然眼光一闪,想到了什么,刚要开口,就被魏尧捂住了嘴巴,发不出声音。

    书房转角处,一个影子飞快闪过,快的看不清是谁,只闪过一片鲜艳的衣角……

    第63章

    第二日上朝之时, 在有本启奏之后,薛党之人按照惯例来找云公良麻烦, 皆是说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云公良充耳不闻,也不让身后朝臣回应,皇帝在帝台之上被薛党吵得头疼。

    正在这时,外头有太监跑进来传话, 说是大理寺卿孙正辉求见入殿, 说有要是回禀。

    皇帝让宣孙正辉进殿,众臣全都回到了原位,停止了一切争吵。

    孙正辉带着两名大理寺官差入殿, 官差手中各捧了一个托盘, 托盘之上卷着一摞卷宗,孙正辉来到帝台前, 跪地叩拜,皇帝抬手,让他起来, 孙正辉凌冽的声音便在偌大的殿中响起:

    “皇上,臣有本启奏!臣奉命调查三年前山东知府李仁义全家被灭口之事,一直没有找到关键性证据,但现在臣找到了,乃是李大人之遗孤亲手交给臣之证据,当年山东受水患之灾,死伤过万, 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李大人上奏朝廷,请朝廷拨款赈灾,朝廷也批下公文,臣想在殿上亲口问一问云相,当年户部一共拨下多少万两银钱去山东赈灾?”

    孙正辉之言说出,殿中顿时一片哗然,云公良这些日子始终闭着的眼睛终于睁开,透出精湛的光芒:

    “当年山东水患,按照户部的账册记录,曾前后分做五回,共拨了三百万两白银去赈灾,此账册户部有存档,孙大人可随时去取了核对。”

    孙正辉点头:“三百万两,如此巨大的数目,按道理说,只要三百万两的银子尽数用到灾民身上,那么灾民便不会受难,重建家园亦有希望,然而,据李大人之女李翠娥小姐所言,当年山东境内,饿殍无数,赈灾帐营每两日拨下万斤谷糠之物分发给灾民充饥,谷糠不是粮食,赈灾帐营却用来分发给灾民实用。李大人去帐营求说法,最后却落得被灭门的下场,这件事从上到下究竟牵扯了多少人,臣不敢说,但是李小姐给出的那一支羽箭,臣请云相派出文渊阁十五名学士,兵部十名将军,一同对那羽箭分析,已然找到了对应之门户,臣不敢妄断李家灭门,乃一家所为,但至少追杀李小姐那一脉已然浮出水面。”

    孙正辉对云公良抱拳作揖,言语感激,让薛党众人皆面面相觑,这云公良实在是个老狐狸,怪不得这些天无论他们怎么挑衅他都闭目不语,一副风吹让他吹的颓废状态,原本他们还以为云公良是存心做缩头乌龟,没想到却是憋着大招,等待时机。

    晋王想要上前说话,他要问问孙正辉这些天不去审理云家和杜家的事情,为的就是帮云家调查这种陈年旧事,用来脱罪,是个什么意思。可刚转动了脚,便却被薛相暗地里拉了一把,晋王看着薛相,薛相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预示此事不可掺和,晋王明白他的意思,再不敢上前,规规矩矩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真凶是谁,你且说便是,无需顾及。”皇帝从龙椅上站起,在帝台上踱了两步,蹙眉对孙正辉说道。

    孙正辉作揖,而后直立转身,面向了光是听了个皮毛就已经抖如筛糠的杜将军,只见孙正辉直接指向杜将军,朗声说道:

    “当年杀害李大人一家的,便是杜将军!可能不是杜将军一人,但其他人,还要杜将军亲口供出才好。”

    杜将军面如死灰,做垂死挣扎:“你,你简直一派胡言!当年,当年……那阵子我根本没去过山东,你空口无凭,便想要泼我的脏水,羽箭又不是我一家所制,你凭什么说那是我杜家的?”

    孙正辉还未说话,魏尧便在一侧凉凉的开口:

    “杜将军糊涂了吗?众所周知,我大魏羽箭分阶级,各府都有不同,造箭之时,需上奏朝廷,以各家独有的羽毛制成一定数量的羽箭,未免各府存陷害之心,故用何羽毛,实乃各府机密,不得交换,羽箭造好之后,并送有样本在监器司内保留,只要一比对,就没什么比对不出来的,再说了,若你杜家的箭未曾伤人,又如何会被人保存为证据呢?”

    魏尧一般不开口,一开口就把人陷入了死地。

    杜将军已然乱了方寸,他本就心虚,先前孙正辉指认他时,他已经紧张的不能自已,如今又听魏尧反复提及大魏朝的羽箭制度,顿时感觉双肩有泰山之力压顶,压得他五脏六腑都快要破裂一般。

    “当孙大人找到我时,我当即便让监器司将杜将军从前封存的羽箭拿来比对,文渊阁学士看剑翎,兵部将军认箭头,不禁羽箭的羽毛与杜家存放的一样,就连那箭头亦是毫无差别。杜将军若不相信,请孙大人将证物呈上殿来即可。”

    云公良亦步亦趋,追赶而上,不给杜将军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杜将军觉得孤立无援,往周围同僚看去,谁能想到,一刻钟前还替他与云公良打嘴仗的同僚们,此刻竟像是全体失聪了一般,低眉顺眼,看着自己的衣袖,连头都不敢抬一下,更别说替他说话了。

    “你们冤枉我!你们冤枉我!皇上!”杜将军跪爬到了帝台之前,磕头磕的碰碰响,额头撞在坚硬的大理石上,听着就觉得疼。

    “臣是冤枉的。臣没有杀人啊!皇上——”

    孙正辉来到杜将军身旁,居高临下看着他,抛出了一件让杜将军整个人都崩溃了的事情:

    “杜将军,你可知道云霄客栈昨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吗?”

    杜将军磕头的举动骤然停住,孙正辉蹲下身子,与缓缓抬起头的杜将军对视,然后一个击掌,外面就有两个大理寺的官差带着一老头,一女子上殿。

    女子走在前,老头走在后。

    “民女李翠娥携老奴参见吾皇万岁,拜见各位大人。”

    孙正辉对李翠娥说道:“李小姐,这位便是杜将军,你可以让老奴把昨天晚上云霄客栈里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李翠娥往身后看了一眼,那老奴便跪爬上前,闷头说道:

    “皇上,老奴陪我家小姐入京,藏身于云霄客栈之内,那日孙大人亲自带着小姐的信物来跟老奴取了证据离开,昨天晚上,却又有一波人马来杀老奴,幸好孙大人离开之时,暗地里在客栈周围埋伏了人保护老奴,才使得老奴昨晚能留得一条性命在。”

    皇帝震惊:“可知道凶手是谁?天子脚下,公然谋杀行刺,目无王法了不成?”

    孙正辉上前禀道:“皇上,昨晚我大理寺官差抓到了几个活口,捏碎了他们的下颚,以免这些死士任务失败,咬了齿间剧毒自尽,将他们一番审问之后,便知道,那些死士不是别人,正是杜家之人,乃杜将军亲手调、教出来的。若非有此次事件,微臣还真不知道,杜家居然还豢养了一批专事杀人的死士,此不容与我大魏律法之事,杜将军做的倒是得心应手。昨晚是刺杀证人,下回杜将军又该用那些死士刺杀谁呢?”

    孙正辉一番言语,让杜将军再说不出话。大魏皇帝震怒:“杜姜,你好大的胆子!当年朕让你看守流放西北的裴家,半途你来密告裴家豢养死士,朕信你的话,这么多年来,对裴家多番教训,如今你却明知故犯,这些年来,你以死士刺杀过多少人,朕竟不知身边居然养了你这样一只可怕的野兽。当年你密告裴家,那事朕未及多想,如今想来,只怕裴家也是被你冤枉,成了你往上爬的垫脚石吧,他们举家流放西北,如何有能力豢养死士,朕居然信了你的话,这么多年!简直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