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昭华未央在线阅读 - 第88节

第88节

    朝云与杜鹃的生死乾元帝全然不在心上,便是陈婕妤当着玉娘的面儿扯谎,乾元帝也不怎么恼,他倒是明白,陈婕妤自为从前得罪了玉娘,她自家是个心狠的,逮着机会必要报复,以己度人,这样猜想玉娘也是常理。倒是景和那番举措,却叫乾元帝心上一沉:这还不是生死大事呢,这小畜生已然连着亲生母亲也能不顾,何况他人,自然更不能在他心上。他才这个年纪已然这样凉薄狠毒,待得年纪长大些,那还了得?只怕弑父杀母这等灭绝人伦的事也做得来。

    乾元帝对着景和的父子之情本就不多,一旦起了提防的心思,自然更是冷淡,是以在陈婕妤的请罪折子上来之后,便将陈婕妤与景和母子两个都召了过来,与景和道:“你母妃犯下这样大错,你都肯替她转圜,你这样孝顺明理,我很是喜欢。”

    乾元帝口中虽是说着喜欢,可语气略带些讥讽,景和又怎么听不出来,到底年轻,心上就忐忑起来,不由叩首请罪:“儿臣惶恐。”乾元帝微微一笑,又道:“你母后原是求了情的,道是你即将成婚,责罚了你与你母妃哪个与喜事都有妨碍,不如将此事暂且搁下,若有下回一并罚过也就是了。”

    景和不意听着玉娘替他们母子求情的话,不由得一怔,待要抬头瞧一眼乾元帝面色,到底不敢,只得把头俯的更低了些,口中道:“母后慈爱,儿臣铭记,不敢稍忘。”陈婕妤亦哭道:“殿下仁爱,妾不该以小人之心度之,愧煞妾了。景和是个好孩子,都是为着妾才受连累,还请圣上只罚妾一人,妾纵死无憾。”

    乾元帝嗯了声,又说:“哪里就说到死了呢?你便是不为自家想,也要为景和想一想,他那样孝顺,你怎么舍得抛下他一个呢?”说话语气倒也和缓,却是令陈婕妤不寒而栗,心中慌张,就把袖子捂脸,做个哭泣的模样,一边从袖口偷眼看了过去,却见乾元帝正盯着景和瞧,脸上不辨喜怒,正是帝心难测,心中愈发不安起来。不想乾元帝仿佛觉着陈婕妤看他,又将眼光移了过来,吓得陈婕妤将脸都埋进了袖子中。

    便听着乾元帝道:“婕妤,你素来也是个懂事的。只这回也太过了些,殴伤个宫人不过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可当着皇后的面儿扯谎却是不敬不忠了,若是这个也恕得,日后人人效仿起来,还成什么规矩?”

    陈婕妤正掩面哭泣,听着乾元帝这话,哭声不由自主地一顿,而后便由抽泣转成了呜咽,断断续续缠绵不绝,心肠软些儿的叫她这么哭着也要跟着心酸,偏乾元帝连着眉头也不曾动一动,继问景和道:“你的意思如何?”

    景和虽早知道乾元帝今日作态不过为着逼他们母子当他面做出母慈子孝的模样来,可也不得不顺着他的意思走,这时听他问话,心中暗暗叹息,若是他这是出面替陈婕妤求情,乾元帝必定顺水推舟将他责罚;若是他不出声,不独昨儿在他跟前那一番话便全成了笑谈,更有陈婕妤方才已将事兜揽了去,他这里推诿,自然更显着不孝,乾元帝责罚他自是师出有名。

    景和想在这里愈加将陈婕妤埋怨起来,恨她做事糊涂,自家犯了错,横竖自己领了便是,乾元帝与玉娘也不能为着个宫人就将她如何了。偏自作聪明要他去请乾元帝,乾元帝偏爱谢皇后,哪个不知?她竟能糊涂到要他去请乾元帝来,她当她是她么?乾元帝不分情由就肯护着?以至于此。饶是他心中埋怨,脸上依旧是个诚恳的模样,道是:“儿臣素知母妃为人糊涂,然未善尽劝导之责,此乃儿臣之过。服讫只罪儿臣一人,于愿足矣。”

    乾元帝脸上笑一笑,在书案后转出身来,将手落在景和头上又顺着景和的后脑滑向了脖颈,在脖颈处停了停,这才移向景和肩膀,在他肩上拍了两拍:“好孩子,你这样孝顺,我很是欢喜。细想来你母后所言也极是有理,这事且放一放,容后再说,你们都退下罢。”

    陈婕妤与景和两个听着乾元帝竟是轻描淡写地就将事揭过了,与他素日脾性迥异,母子俩个对瞧了眼,心上愈发地不安起来。只乾元帝叫他们下去,到底不敢耽搁,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谢皇后有孕的消息不几日就传遍了朝野,满朝文武们都叹道:“谢氏富贵矣。”乾元帝正当壮年,谢皇后也在妙龄,便是这一胎依旧是个公主,焉知下一回不是太子?就又有心思活络的,知道谢家富贵已定,有意攀亲,可瞧着承恩公家儿子们都已娶亲,女儿也已出嫁,唯有个庶女在室,可才十来岁年纪,离着定亲还有几年呢,只是徒唤可惜。

    不想转眼乾元帝便下了旨意,只说皇后有孕不宜cao劳,将吴王婚事俱交在宗正与礼部手上。景淳成婚时,因乾元帝已废李氏,新后未立,由宗正与礼部全盘负责,也是正理。如今新后即立,前头已筹办得七七八八了,忽然都交在了礼部与宗正手上,知道的,说是皇后却是有孕,且怀相不好,圣上关爱嫡子,故此不肯叫皇后cao心也是正理;不知道的,便以为新后便是有孕了,前头各种琐事已筹备得差不离了,忽然不叫她管了,怕不是新后哪里得罪了乾元帝,不然如何能忽然这样处理呢?

    因有了这样的猜测,朝臣们自家无从打听,便使自家妻子往椒房殿递帖子求见,探一探风声,到底是乾元帝心痛谢皇后还是吴王因过失宠,一时间的命妇们更多了些。哪里晓得才过了两日,乾元帝又下了旨意,令各家外命妇无事不要进宫打扰皇后休养。这旨意听着仿佛是将皇后禁足了,不过是将话说得好听些罢了,是以朝上那些看着承恩公谢逢春因女得贵,一朝冲天,心中羡慕的,看着谢皇后仿佛得罪,就有意效仿,无如乾元帝才亲口言说不采选的,只得强自忍耐,可瞧着谢逢春父子们的眼神也多有异样。

    谢逢春听着乾元帝那些旨意,想起从前的皇后李氏的下场,心上也有些惊慌。也亏谢显荣谢怀德兄弟心思稳得住,把催着他们妻子进宫探听消息的马氏劝住,又与谢逢春道:“我们是什么人家?靠着殿下才得的富贵,圣上若是是真恼了殿下,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想来是那位吴王叫圣上不喜了,这是圣上的帝王心术,我们只管等着便是。”

    果然没几日乾元帝又下口谕,特许承恩公夫人,世子夫人,承恩公次子太太随时进宫陪伴谢皇后,谢氏父子们这才长出了口气,安排了冯氏、梁氏两个轮番入宫陪伴玉娘,马氏也是不住地念弥陀,又亲往孟姨娘所在的小佛堂进了几回香不提。

    只说乾元帝这一番动作瞧着是宠爱谢皇后,怕她累着了,为她设想周到。可明白些的人到了这时也都看明白,必然是吴王办差了什么事,惹怒君父,只是成婚在即,不好明着罚,便籍此给吴王没脸。

    景和未来的岳父吴大用,并不是个糊涂的,自然也看明白了。自乾元帝下旨将吴大用之女指了给吴王为王妃,吴大用的身份一时间也水涨船高起来。从前品秩高于他的那些同僚们,也拿着笑脸来对他,吴大用自然多少有些得意。

    吴大用瞧着谢逢春父子们的得意,自然心生羡慕,只望着吴王有一日身登大宝,他是吴王岳父,一般能有承恩公的风光。每逢逢朔望具衣冠求见吴芳蕤时也劝吴芳蕤道:“殿下图谋深远,你万不可使殿下回府还要烦心。”吴芳蕤自是满口答应。

    待得吴王的婚仪由皇后嫡母手上移到礼部手上,吴大用心上便是一沉,再看着乾元帝那几道旨意,愈发觉着不妥,好在景和如今已住进了吴王府,他虽是外臣,到底也是吴王岳父,走上一遭两遭的也不会被人说是皇子私自与外臣交通。是以吴大用这日晚间到了景和府中。

    景和虽觉吴大用对他无甚助力,又对吴芳蕤无感,可在赐婚旨意下后,景和在人前对吴大用倒也做出一副贤孝子婿模样,便是人后,也一样谦谦,看着小内侍将吴大用引进书房,还亲自起身接了一接,脸上竟还带些笑:“吴大人。”

    ☆、第274章 疑问

    虽景和一副谦和模样,可吴大用又哪里真敢把他当子婿辈瞧,抢上两步行了一礼,口中道:“臣吴大用见过吴王殿下。”景和在吴大用要弯下腰前堪堪将他托住,含笑道:“吴大人,何许如此多礼。”吴大用口中道着:“要的,要的。”却是将腰挺直了。景和眉间不为人注意地一皱,脸上依旧带些笑容,与吴大用分宾主坐了。

    内侍上茶毕,吴大用不待景和开口,先与景和道:“臣听闻圣上降旨,不使皇后过问殿下婚事,皇后殿下到底是您的嫡母,就将她这样抛开,与殿下贤名不利啊。”景和听着这话,以己度人,不免对吴大用心中失望,靠着椅背,似笑非笑地瞧了眼吴大用:“即是父皇的旨意,与我何干?”

    吴大用知道景和误会了自家意思,以为他同那些人一般看着他失势就疏远了他。虽是问心无愧,倒也尴尬,假意咳了声:“殿下,您可知圣上是个什么意思呢?”

    景和微微笑了起来,皇后即是依旧深得圣心,那么那道宫中不再过问吴王婚事的指印便是冲着他来的,自从乾元帝这道旨意下后,从前在他门前走动的人便少了许多,只怕他这位岳丈也是怕他不得乾元帝喜欢,故而来试探一二。因他瞧不上吴芳蕤,自然更禁不住叫吴家冷淡,因而道:“吴大人,父皇赐婚旨意已下,令爱若是不嫁与我,也只好青灯古佛了此一生。是以父皇是个什么意思,又有什么要紧呢?”

    吴大用听着景和出言讽刺,心上微怒,可一想着自家前景是与眼前这人捆在一处的,若是他失了势,他的岳家想片叶不沾身也是难上加难,只得道:“臣说句大胆的,殿下如今还能信着谁呢?正如殿下所言,圣上即已赐婚,自此以后,臣与殿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殿下有闪失,难道臣还能不受牵连吗?”停了停又说,“若臣下能为殿下分忧,臣自当尽力。”

    景和听着吴大用这句,禁不住将眼光移到了墙上,吴大用不见景和说话,顺着景和的眼光看去,却见雪白的墙上挂着一幅洛神。那洛神只用浓淡墨勾染,婷婷嫋嫋,衣带凌风,罗袜生尘,整张粉面上,只画了一双似笑非笑,似怒似怨含情目,拿焦墨点的双瞳仿佛会随着人的走动转动一般。

    吴大用一眼瞅着画只觉画风妖异,心上不由自主地一冷,只看得一眼便将眼转了开去,可只过得一息,就觉着啦洛神的眼睛落在自家身上一般,禁不住又看了那洛神一眼,这一回仿佛。耳畔忽然听着景和道:“这几个人,还请吴大人查一查。”这话叫吴大用回过神来,转过头时,正看着景和递过一张纸来,上头写着:宫正司宫正楼氏、 承明殿宫人杜鹃、朝云。

    吴大用将纸往袖中一收,想了想,还是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请殿下赐教。”景和微微颌首。吴大用便道:“此三个皆是宫人,殿下在宫中探查也方便些,如何使臣在外头探查,岂不是事倍功半?”

    景和轻轻叹息一声,又将眼光投在了那张水墨洛神上,少刻才道:“你先去查罢。”却原来景和疑心自家这回的亏是玉娘设的局,那朝云头一回去见玉娘,可是领了厚赐的。若不是玉娘主谋,宫正司宫正审案哪能这样草草了结。可如今玉娘即是皇后,乾元帝又偏爱信重她,她若是要在其中做些手脚,谁敢不顺着她。几乎能说是易如反掌。是以只能先从宫外查去,待得查出些头绪,再来宫中复查核对,也是有一样的。

    吴大用只能答应,又劝解了景和几句,只说是便是叫皇后诞下皇子,到底年纪极小,到他成年,总还有十几二十年。这许多年过去,他们同心合力的,能做下多少事来,便是那孩子占着嫡子的名分,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去。且那些年过去,乾元帝对着谢皇后如何,可还不知道呢。景和听说,将眼光从洛神图上转了开来,落在了吴大用脸上,脸上倒是笑了笑。

    又说,自乾元帝下旨许冯氏等人常常进宫陪伴,梁氏虽不知玉娘在谢家情状,可她是个机敏的,擅能观人颜色,从前进宫时,马氏并冯氏婆媳两个对着玉娘的态度,恭敬有之,亲热却少。梁氏起先以为是冯氏马氏两个出身平凡,畏惧权势,所以不敢亲近。可后头又进宫了两回,梁氏便也看出,玉娘对着她们也是平平,不然也不能平素都不召见,心上早有计较。

    是以接着乾元帝的旨意,梁氏便与谢怀德商议道:“老爷,想妾等从前进宫,殿下见我们,总是勉力支持,强自忍耐。如今即是怀相不好,当以静养为要。病中见着家人,哪有不喜欢的?与家人分别,自然更添忧伤。一喜一忧,心绪波动,只怕与保养胎胞不利。”

    梁氏话虽说得动听,谢怀德却也听明白了,不过是玉娘不大喜欢见着家人,就不要去讨嫌了。想及玉娘是叫谢逢春与马氏扔在甘露寺,一十四书才接回来,接回来却是为着送她去采选搏富贵的,因此心上有怨也是常理,如今这个当口,正是要紧的时候,万不能惹得她不喜欢,听着梁氏这话,不独不喜欢,反倒是深以为然,只是其中真情却是不能说与梁氏知道的,只做个听进梁氏话的模样,点头笑道:“这话有理,你是个什么主意呢?”

    梁氏就笑道:“妾能有甚主意?妾以为,若是殿下喜欢,妾等一旬进宫一回,陪着殿下说回子话,解解闷,想来也尽够了。若是殿下想见妾等,一大家子都在京中,殿下下旨将妾等宣进宫去也容易,您瞧呢。”

    谢怀德略想了想,也就点头,因与梁氏道:“母亲自听着殿下有孕,格外看重,日日往小佛堂去不说,连着皇觉寺也去了几回,又许了许多愿心,求佛祖保佑殿下能诞育太子,要听着你这话,怕是要恼你怕辛苦躲懒。只当不知道,都由我去与母亲说,母亲素来疼我,便是不肯答应,也不能怪我,自然更怪不到你身上去。”

    梁氏就笑说:“老爷果然聪明,妾正是这个意思呢。”谢怀德也笑道:“你巴巴地与我说了这么久,自然是要借用我了,不然,你与大嫂的事,如何不与大嫂去商议,也就是我善解人意,才不用你点穿,还不谢我。”梁氏笑着斟了一盏茶,双手奉与谢怀德道:“妾以茶代酒,敬过老爷。”

    谢怀德接过茶盏,喝了口,瞧着房中无人,又与梁氏正色道:“你这回见着殿下,万不可将母亲的举动告诉她。若是见着殿下忧虑,你劝劝她,晋王是叫圣上关过的,又有那样的传闻,除非圣上儿子死绝了,不然都与大位无缘;吴王,从前是有贤名,可经了这回,都知道圣上不喜他,谁又敢看重他呢?是以殿下这一胎平平安安就好,皇子还是公主倒是不紧要。说句杀头的话,殿下身边还有五殿下呢。”

    梁氏点头应允,又与谢怀德道:“殿下那样聪明的人,还能不知道吗?妾只怕多嘴多舌地惹她不喜欢呢。”谢怀德将手上茶盏往一旁的几上一搁,将梁氏的手一握,叹了口气道:“殿下虽聪敏,到底身在局中,难免看不清。我们做家人不能给她助力,劝解她几句还使得。”梁氏满口答应,含笑瞧着谢怀德,心上满足,自觉谢怀德为人聪明练达又有些良心,能嫁着这样的人也算不枉了。

    果然如谢怀德所料,马氏听着谢怀德与她言说怕sao扰着玉娘,不叫冯氏与梁氏常进宫去,顿时就发了怒,指着谢怀德道:“你妹子在宫里举目无亲的可怜,七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个太子,圣上疼她,许我们去陪她,这是天大的恩典,你竟还做夭,不领情,也不怕天谴!你从前可不是这样的人,莫不是你媳妇教的你?!你这糊涂东西,就是你的媳妇也是你妹子帮着挑的,你们怎么好辜负她!”

    谢怀德忙笑道:“母亲说哪里话来?梁氏倒是想着日日去呢,是儿子怕殿下辛苦,若是伤及太子,后悔可就来不及了。”马氏到底是生过四个孩子的人,也知道若是怀相好,折腾些也无妨;若是怀相不好,可真是要加着十二万分的小心,是以听了谢怀德这话,自然迟疑起来。

    谢怀德瞅着马氏脸色松动,便又道:“我知道您巴望着望着太子,圣上只怕比您更盼望呢,整个御医署都紧着殿下一人呢,您又急什么呢,要是叫殿下知道了您这样慌张,岂不是给她添恼?您只管放宽心。”马氏听了这几句,想了想方道:“一旬一回也太少了,五日一回罢,也好叫我放心。”谢怀德知道马氏再不能让步,自然答应。

    要说最为玉娘怀胎喜悦的,除着乾元帝与承恩公府,景宁也好算一个。自他晓得玉娘有孕,日日下学了就往椒房殿跑,因保姆告诉不能冲撞着皇后,景宁玉娘远远的,张了双眼盯着玉娘瞧

    ☆、第275章 刑罚

    玉娘身孕才两月有余,她本就生得身形纤细,是以丝毫不显,依旧是纤腰一握,景宁瞧了许久都没瞧出弟弟在哪里,待要捱近玉娘,却又不敢,只远远地站在离玉娘两丈远处,还是玉娘招了手,景宁才敢挪到玉娘身前。这回却是不敢去抱玉娘的腿了,规规矩矩地站在玉娘身边,唤了声:“母后。”

    玉娘摸摸景宁的头,含笑道:“今儿怎么束手束脚的?”景宁在玉娘周身又瞧了瞧,迟疑地问:“母后,他们都说您有弟弟了,叫阿宁不能同往常一样缠着您。可弟弟在哪里,阿宁瞧不见呢。”玉娘从前对景宁不过是面子情,可这几年下来,也知道这孩子纯善,便狠不下心来,便柔声道:“弟弟现在还小呢,过几个月阿宁就瞧得见啦。”景宁“哦”了声,到底亲近玉娘,舍不得离她远,想了想就在玉娘脚边席地而坐,玉娘待要唤他起来,景宁只是不肯。

    珊瑚正端了一碟子名帖过来,瞧着景宁这幅模样,她也算是看着景宁长大的,便笑道:“五殿下怎么坐地上了,一会子宝康公主见着,笑话您呢。”景宁想了想,摇了摇头与珊瑚道:“这里离母后近呢。”珊瑚的话才说完没一会,从殿后传来“踏踏”的脚步声,转眼景琰就奔了出来,一手抓着一张纸直扑玉娘:“娘,阿琰写完了。”

    景宁倒是牢牢记得保姆与他说的话,看着景琰就要扑到玉娘身上,便站起来将景琰抱着,细声细气地哄道:“母后有弟弟呢,不好往母后身上爬的。”

    景琰叫玉娘逼着写二十张大字,好容易写完,正要来与玉娘撒娇好叫玉娘夸奖她,偏叫景宁忽然拦住,她是叫乾元帝宠惯的自然发怒,把手拍着景宁道:“那是我娘,又不是你娘,放手。” 她这话一出口,景宁脸上就有些发白,抱着景琰的手也松了,脚下往后挪了几步,仿佛要回头看玉娘,到底忍住了。这副模样,便是珊瑚瞧着也觉不忍,待要上前劝几句,又碍着玉娘在,脚下就顿住了。

    景琰一得自由还是要往玉娘身上扑,却叫玉娘喝住:“站下!方才那话是谁在你跟前说的?”景琰不足三岁,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是身边有人嚼舌了,依着玉娘的性子,在她眼皮子底下竟有人敢作妖,她哪能不恼,这是其一;其二,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她待景宁的那些好处,岂不是都成了做戏?外人如何想,玉娘倒是不放在心上,可如今她才登后位,膝下空虚,若是叫乾元帝起了疑心,日后要费多少心思?是以对着景琰也显出厉色来。

    景琰年纪虽小也隐约觉得她的娘待她是不如她爹待她的,是以格外肯讨好玉娘,好叫玉娘疼她。这时叫玉娘这一喝,顿时委屈起来,乌溜溜的眼瞳一转,泪珠儿就落了下来,偷眼看了看玉娘脸上带着怒气,再不敢胡闹,低了头道:“是阿琰听着几个宫人说的,她们说五哥不是娘亲生的。”

    玉娘身上本就不太舒爽,听着景琰这几句,越发地胸闷气短起来,把手指了金盛道:“将公主身边的人都与我送去宫正司,查问是受了哪个指使,若是不肯招,只管用刑。”听着“只管用刑”四个字,金盛便知玉娘是动了真怒,一个字也不敢说,垂手退下。

    玉娘定了定神,招手把景宁与景琰两个都招到身前,一手拉了一个。景琰实在年小,并不知道自家那话的轻重,叫玉娘厉色一喝,如何不委屈,只是到底对玉娘有几分惧怕,并不敢狠哭,叫玉娘这一招,哪还忍得住,唤了声“娘”,扑在玉娘膝上哭了起来。景宁虽也隐约知道自家生母并非玉娘,可从没人在他面前喊破,蓦然叫景琰叫破,又怕又急,只恐玉娘不再疼他,只是强忍眼泪罢了。叫玉娘这一招手,一般忍不住,扑在玉娘另一个膝盖上也哭将起来。

    玉娘忍着心口烦闷,将手分别搁在两个孩子头顶,轻声道:“阿琰,你那样的话,日后再叫我听着,我可是要恼的。”

    景琰哭得委屈一面将涕泪都擦在了玉娘的罗裙上一面点头。玉娘又与景宁道:“阿琰不懂事,阿宁不要生她气,好不好。”景宁含泪道:“那阿宁还能唤您母后吗?”玉娘微微笑道:“不独你们,便是吴王,晋王,还有柔嘉,他们也都是我的孩子。我自然是你们的母后。”

    景宁听着玉娘这俩句,心上失落,他也想如阿琰那般唤玉娘“娘”而不是“母后”,可到底不愿违背玉娘,叫她失望,还是点了点头,脸上甚而带了些笑容:“母后,阿宁知道阿琰小呢,阿宁不会和她生气的。母后,今儿师傅夸阿宁背书背得好,阿宁背给您听啊,等弟弟大了,阿宁教他。”

    玉娘笑道:“好啊,母后等着。可你们两个哭得猫儿一样,先叫杜若带你们两个洗个脸。”景宁看着玉娘脸上笑容一如往常,这才放心下来,就去拉景琰的手:“meimei,我们一起去。”景琰年纪即小景宁又肯让着她,到了这时已将方才的不喜欢抛开了,两个又手拉手,没事人一般地跟着杜若下去了。

    景宁与景琰两个才下去,玉娘便靠向了椅背,将手按在了腹部,慢慢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额角也微微见了汗,珊瑚看着玉娘这样,就要去宣楚御医,却叫玉娘拦着了,只道是:“一时震惊,岔了气,不妨事的。你去瞧瞧金盛那里问得如何了,若是无人招供,一人二十板子,便与我着实打,若是不死,送去永巷,永不叙用。公主的保姆乳母也一并撵出去,如今公主也大了,只叫她们另选保姆来。”

    珊瑚虽不放心,可转念一想,玉娘如今再得个太子就是功德圆满,她自家还能不看重这一胎吗?她说无事自是无事的,也就退了出去,寻到宫正司处,就看着金盛坐镇在那里,看着宫正司几个典正讯问景琰跟前的保姆乳母与宫人太监。

    宫正楼氏也认得珊瑚,虽珊瑚品秩不如自家高,可到底是皇后身边的女官,不敢怠慢,堆了笑脸走到珊瑚面前,两个互相厮见过,楼氏先道:“可是殿下有甚旨意?”珊瑚对着楼氏,倒也不敢将女官的架子搭足了,一般含笑道:“殿下使我来问问,可招了没有。”楼氏脸上的笑便淡了些,慢慢地摇了摇头。

    宫正司是辅纠察宫闱、戒令谪罪之事,又多是内侍,而少了子孙根的内侍,心里上多少都有些异常,讯问起人来,可谓花样百出,外头瞧不出多少伤来,却是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不然当日朝云也不能认了掐死杜鹃的事。可今日一是有金盛坐镇,许多龌蹉手段便不敢大用,更要紧的是,实在是无人主使。

    说来宫人太监们整日在宫中,瞧惯了风云变幻,多少有些势利。从前玉娘自家无子的时候养着景宁,宫人们都传说这是谢皇后自家生不出来,故此抱养他人子为己子。凭她深得帝心,五皇子不是不能与那两个年长的哥哥一争。可等玉娘有了身孕的消息一出来,这些人便以为对玉娘来说,景宁已成弃子,不然怎么能将他扔到广明殿去,到底景宁才六岁,到底广明殿偌大一个宫殿,除着景宁一个皇子,再无其他主人。

    说来也怪不得这些人嘴碎,宫中宠妃无子,为着日后计抱养他人子,甚而将自家的宫人送上,养出皇子来充做己子的也多了,并不独玉娘一个,并不算是忌讳,是以私下议论也是有的,哪成想偏巧叫景琰听了去。

    景琰还不足三岁,倒是将景宁看做嫡亲兄长一般,她不敢问玉娘,便问着身边的保姆。保姆也是拿着常理来推论,便是皇后依旧将五皇子殿下拢在身边,日后为太子做助力,可也不会疼惜如往日了,虽不敢就此看轻景宁,比之从前少了些恭敬倒是有的。又以为景琰还小,听不懂礼法规矩,不管景宁是不是玉娘亲生的都得唤玉娘为母后这事告诉景琰,只含混其词地认了宫人们所说是真。

    哪晓得景琰年幼任性,当着玉娘的面将事嚷破,这才惹来这桩大祸。宫正司的刑罚落在身上,哭天不应,要他们编个主使人来,又如何编得出,只一个个满口地嚷着冤枉,又互相推诿,都不肯认错。金盛看得会,也觉烦躁,便与楼氏道:“殿下有旨,这些宫人内侍离间殿下与皇五子殿下、宝康公主之间的母子。兄妹情分,着实打。”

    这刑杖分“打”、“着实打”、“用心打”,所谓“打”,打几下便了,不过是个恫吓的意思;“着实打”便是认真打的意思,待得规定的仗数打完,是死是活,全看天命了;而“用心打”便是杖毙了,是以比着罪名,玉娘这句“着实打”,看起来倒还是心存仁慈了。可“着实打”是皇后的口谕,行刑的太监们哪个敢手下留情,一顿板子下来,十个里死了三四个,伤得不能动的更多些,永巷中又缺医少药,这样一去多半也是活不成的了。

    自玉娘得幸以来,从来以和善示人,便是服侍的宫人内侍有过失,也通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般动怒是头一回,未央宫上下无人不为之惊诧,都觉着从前错看了谢皇后,不由心生警惕,加倍的小心当差起来。

    可乾元帝听着起因,倒觉着玉娘动怒也是应该的,好容易将景宁养得将她看做亲娘,若是叫人离间生分了,可不可惜。且玉娘如今已怀龙胎,若是生下个皇子来自然是太子,背后议论的只怕更多,是以杀鸡儆猴一回也是应有之义。倒还与玉娘道:“如何?我早说御下一味宽和,容易叫人生出轻慢来,你早该如此立一回威。只是你手段还软了些,那样胡搅,很叫他们用心打。”

    清凉殿次日也收着了谢皇后因宝康公主身边的宫人嚼了舌头,就将人打了顿之后都送去了永巷的消息,万贵太妃皱纹纵横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来,因与卢雪道:“当今倒是好眼光。”

    ☆、第276章 药师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

    叶子扔的一颗地雷。

    当年万贵太妃伺候永兴帝时,一般也是宠妃,且后位虚悬多年,饶是这样,永兴帝也只是叫万贵太妃掌管宫务,莫说是立她为后了,只怕连这个念头也没起过。而万贵太妃因知永兴帝敬重敬贤皇后,连带着也看重乾元帝,不然不能处处严加训教又指了个得力的岳家给乾元帝,是以哪里敢错待他,饶是这样,乾元帝这个量窄的,依旧将他们母子看做了眼中钉。永兴帝驾崩之后,他们母子就被他磨搓至今。

    如今也算是因果循环,他这样一个多疑猜忌的人,偏叫他得了谢氏。自打谢氏进宫以后,李庶人动辄得咎,可见谢氏野心勃勃,自进宫就是冲着皇后位去的。巫蛊一案,李氏被废自尽,李源一家子的性命都折了进去,得意得益的是谁?李庶人到底是皇后,乾元帝一日废后旨意未下,她一日是国母,李庶人也是素无大过,乾元帝要废她也不容易,且李源也是万马军中杀出来的人物,心中自有丘壑,未必会行此险招,巫蛊一案,若是说其中一点没谢氏的影子,只怕也只有当今这位才能信了。

    如今谢氏为着两句话,就以人离间她母子情分为由,活活打杀了十数人。,乾元帝不独不觉得他狠心,还依旧将她看做娇花嫩柳,心慈手软的人物,这眼光可不是少有的好,与谢氏倒好说一声绝配了。

    卢雪得万贵太妃信用,自是明白她话意,含笑道:“也只有谢皇后这样的人物才配得上当今圣上哩。”

    万贵太妃又道:“去,就说我听着皇后有孕,心中喜欢,特将我在佛前供奉了两年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与皇后,请皇后早晚诵读一二,也好使佛祖保佑我大殷。想皇后从前在庵堂持修过,自然知道此经的妙处。”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叙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启请,而为在毘舍离国乐音树下的大比丘、大菩萨、国王、大臣等,盛陈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功德,并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是,其中一愿即是,众生心中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卢雪听了,碎步走在如来像前,把香案最底下的一本经书抽了出来,将上头的浮灰拍干净,先拿来与万贵太妃瞧了。万贵太妃点了点头,脸上带出一丝遗憾来,惋惜自家无旨不能擅出清凉殿,不然也能亲眼瞧瞧那位谢氏。

    乾元帝只说万贵太妃为先帝祈福,将她禁闭在清凉殿中,为着掩人耳目,并未将万贵太妃身边的人一并关了,能随意走动的人中,卢雪便是一个,且卢雪从前是内侍少监,如今虽叫乾元帝扔去了清凉殿,可品秩到底还在,是以一路行来也没受着多少刁难,一路行到椒房殿,将腰板儿一挺,瞥了眼殿门前守着的几个小内侍,清了清嗓子:“奴婢清凉殿内侍少监卢雪,奉万贵太妃口谕,求见殿下。”

    椒房殿外的内侍就有知道万贵太妃的,又看着卢雪手捧盖着黄绢的托盘,转身就往殿内跑,片刻之后,金盛迎了出来,见着卢雪脸上先笑了起来,几步走到卢雪跟前双手扶在卢雪双手上:“竟是卢哥哥,哥哥今日不伺候贵太妃娘娘吗?”

    卢雪将金盛上下一瞧,口角微微一翘:“如今您是长秋监了,我可当不起您这声哥哥。”金盛又笑说:“当得起,当得起。”说了又把眼光在卢雪手上的托盘上扫过,看得光明正大。卢雪见状,便含笑道:“这是贵太妃送与殿下的,要紧着呢。”金盛待要接过,无人卢雪不肯撒手,只得抓着卢雪的一只手腕,笑说:“即是贵太妃所赐,卢少监请随我来。”说着手上用力将卢雪带了进去。

    玉娘听说清凉殿竟是遣了人来,来的人又是卢雪,心上不由疑惑起来:先是疑心乾元帝又猜疑起了她,是以故意试探;转而倒是又否了,若是乾元帝当真要试她,当时也不能拦了她,不许她去。那么,该真是万贵太妃遣了人来,可她为着甚呢?玉娘心上疑问,便使金盛亲自接出去。

    少刻,就看着一四五十岁模样的少监随在金盛身后走了进来。走在殿中,恭恭敬敬地跪下行了大礼,又将个盖着黄绢的托盘高高举过头顶:“奴婢清凉殿内侍卢雪奉万贵太妃口谕,特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与殿下,请殿下早晚诵读,使如来保佑我大殷。”

    玉娘向珊瑚看了眼,珊瑚过去从卢雪手上接过托盘,先将黄绢一掀,她倒也识字,看着书名没差,又仔细一闻味道,只有香烟味,这才转奉在玉娘面前。玉娘在珊瑚手上看了,便与卢雪笑道:“少监回去告诉贵太妃,就说我多谢她想得周到。”

    卢雪笑道:“奴婢领旨。”顺势把头一抬,将玉娘打量两眼,原来卢雪无事不出清凉殿,虽久闻玉娘声名,也不过是玉娘偶尔从清凉殿下经过时瞧一两眼影子,看着本人面目,竟还是头一回。他一瞧清玉娘面目,心上就是一跳,不禁将双眼张了张,又怕露出形容来,忙将头低了下去。

    玉娘又道:“我虽久欲探望贵太妃,可贵太妃在清凉殿为父皇祈福,想来也不便打扰,还请贵太妃勿怪。” 卢雪应声道:“殿下所言声是。贵太妃娘娘清修已久,早不惯热闹了。” 说着禁不住又瞧了玉娘眼,复又将头低下。

    他这般一眼眼瞧过来,玉娘哪能不察觉,心上只觉有异,却是不好问的,便使辛夷取了两匹厚绢,一匣子檀香,一挂一百单八颗的紫檀数珠来,道是送与万贵太妃的,卢雪叩谢,双手接过,倒退着出了椒房殿。

    卢雪出得椒房殿,脚下生风一般地往清凉殿走,气喘吁吁地来在万贵太妃面前,脸上已满是汗水。

    万贵太妃看着卢雪这副形容,便将眉皱了:“你这般蝎蝎螫螫地做甚?”卢雪满是汗水的脸上忽然笑开,却不开口,而是将左右一看。万贵太妃见卢雪这样,挥手令人退下,方道:“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卢雪在万贵太妃面前转了两转,方轻声道:“您是没见着谢氏,奴婢才见着这位谢氏,可是吓了一跳。”说着,双眼之中精光一闪,看在万贵太妃眼中,不由自主地将手上的数珠握紧了。

    又说椒房殿那里,珊瑚正与玉娘道:“殿下,这经书您看搁哪里好?”金盛送了卢雪出去,正走回来,听见珊瑚问话,忙上来道:“殿下,依着奴婢浅见,这经书您还是不留的好,那位贵太妃不是个好相与的。当年先帝虽也宠她,可一般也时常临幸旁的妃嫔,可那十来年,宫中只出了两个公主,其中一个还早夭了,其中要说没有这位贵妃的手笔可就见鬼了。如今好端端地送了这部经书来,焉知其中没有做手脚呢。”

    玉娘笑道:“她送的又不是吃食,且这样光天化日的过来,若是其中做了手脚,可不是自家害自家吗?”话虽如此,到底也不敢将这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放在身边,只叫人送去偏殿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