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逼他们同意
看奏疏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封为那位丢了辽河以东,自杀殉国的辽东经略袁应泰求情,希望皇帝朱由校同意为袁应泰上死后美谥的奏疏。 所谓谥号,就是用简略的文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于古人而言,一个好的谥号,可是可以流传千古,让大多数后人只知道你的优点,缺忽略了你的缺点。 毕竟,史书只是文字,只要有强权,就可以篡改,随便对任何一个赞美和抹黑,都可以。 叶向高不愧是大明首辅,奏疏里,言辞精美,看了之后,令人十分动情。 奏疏里,叶向高主要写的就是建奴来犯时,袁应泰如何带人顽强反击,并且自始至终都守在战斗第一线,却因为时运不济,有jian细和叛徒的出卖,才使得辽河以东沦陷。 看到这些,张璟不由冷笑,果然是大学士,文章犀利,这一手春秋笔法用的厉害得紧啊! 只是,难道这位首辅不知道那些jian细和叛徒,不都是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收进城的? 毕竟,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努尔哈赤带兵来攻,根本在熊廷弼身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为什么到了袁应泰做了辽东经略就变了呢? 现下,叶向高还恬不知耻的要求给袁应泰上美谥,这是真当朱由校傻,还是全天下人傻? 不过,看着这封奏疏,张璟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莫非这就是东林党人一直阻止熊廷弼起复的原因吗? 想到这些,张璟又连忙去翻其他的奏疏,很快,张璟又见到孙慎行、高攀龙等东林党大佬的奏疏,内容也都是为袁应泰请求死后美谥号的。 如此,按照这个想法去想,张璟也就能确定那帮东林党人的目的了。 无非就是害怕重惩丢了辽河以东的袁应泰,会损害东林党的名声而已,毕竟,这帮子东林党人,多数可是要面子的很。 要不然,后来为了美化他们卑躬屈膝,给螨清狗鞑子做奴才,他们为什么要顺应螨清鞑子的意思,篡改《明史》呢? 追根究底,还不是他们要面子? 即使死前,他们做螨清狗鞑子的狗奴才,在那些明末遗民眼里,没有任何颜面,可是死后,只要篡改了史书,几百年后,还能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大多数人,也只会相信他们编写篡改的史书而已,而史书的中心就是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即使他们这些汉族败类,给螨清狗鞑子这样的异族狗奴才,那也是对的。 明白了这些,张璟思考了下,对于皇帝和这些东林党人的谈判,也有了对策。 “陛下,既然叶相公他们希望陛下追谥袁应泰,那陛下何不答应他们?”张璟提议道。 闻言,朱由校顿时皱眉道:“朕要答应他们,怎么和天下臣民交代?一个丢失了辽河以东的败军之将,就算他生前功绩再如何好,并且还身死殉国,但也不能上美谥,这是视朝廷制度于何物?” 张璟听后点了点头,暗想朱由校不糊涂,完全明白叶向高奏疏里的春秋笔法。 可惜,这二度入阁的叶向高,显然是真的低估了朱由校这个少年皇帝了。 “可若是陛下执意严惩袁应泰的话,恐怕叶相公他们,也只会一直拖着袁应泰的事情不放手,到时候越脱,那就越对陛下不利啊!”张璟说道。 听了这话,朱由校脱口道:“这怎么说?” “回禀陛下,臣以为叶相公他们之所以拖着熊廷弼起复之事不放,就是因为袁应泰的身后之名,依旧没定下,而这对当初举荐袁应泰为辽东经略的他们,极为不利。” 张璟慢慢道:“毕竟,袁应泰犯的错误太大了,叶阁老等人为了帮名声,自然是希望朝廷给袁应泰一个好的交代。这样的话,他们利用朝廷的名义,替他们告知天下,辽河以东的失陷,不是他们举荐人的失误,如此的话,没了辽河以东失陷的顾忌,他们怎么可能还会阻止熊廷弼起复呢?” “话说得有些道理,可是朕还是不能给袁应泰上美谥,否则,朝廷的纲常法度何在?”朱由校道。 “陛下英明!现在上美谥确实不好,不过,别人漫天要价,陛下怎么不学学坐地还钱呢?” “怎么做?” “陛下不给袁应泰上美谥,直接追赠他的官职便可,毕竟袁应泰生前,对大明也是劳苦功高,兢兢业业,追赠官职,传了出去也算是给叶相公他们一个交代了,想来他们之后会同意熊廷弼起复之事的。” “可是他们要是不同意呢?”朱由校反问道。 “那就逼他们同意!”张璟语气冷冷道。 “逼?” “正是!”张璟应了一句,而后道:“既然袁应泰丢了辽河以东,那他就是罪臣无疑,到时候若是叶相公他们不同意只追赠官职,坚持要给袁应泰上美谥,陛下就强硬起来,直接下中旨,让厂卫派人去袁应泰家乡提其家人,按大明律法问罪,该抄家抄家,臣不信叶相公他们不服软。” “可是,朕这么做好吗?毕竟,袁应泰虽然丢了辽河以东,但毕竟是身死殉国,没和那些逆臣贼子一样,投了建奴逆贼,朕这么做,岂不是会令边地文武寒心?” 朱由校有些不忍心道:“关外本就因为辽河以东失陷,而军心涣散,朕若是再这么绝情的处置袁应泰,恐怕更加雪上加霜,使得敢为我大明效死的忠臣更少了。” 听到这里,张璟不由笑道:“陛下莫急,臣那么说只是让陛下做做样子而已。臣可不信,只要陛下中旨一出,厂卫出动拿人,叶相公他们会坐得住?” “再说了,就算到时候真的把袁应泰家人收押,即使真的抄家斩头,陛下再下一道圣旨,以袁应泰昔年苦劳,为大明鞠躬尽瘁,又身死殉国,陛下不忍日家人受苦,免除他的家人死罪。如此的话,说不得边地文武,还会说陛下仁德,日后对陛下更忠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