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就一床薄被子和一个草芯枕头,床单被套枕头套什么都没有。 她问林舒,道:“这床单什么的都没有,我看就让你秀红姐去家里给你取一套去?都是家里土布做的,你别嫌弃。” 林舒忙摆手,道:“我怎么会嫌弃?不过大娘不用麻烦了,这些我都带了的。” 她家里所有东西她妈早就收拾了,这次给她生活必须的东西都带了一套,其他的衣服被子用品都打包放在了宋家,等她到这边发电报报平安之后再给她一批一批寄过来。 她说着就利落的开了大行李袋,从里面抽出了素色的床单被套,还拿了块旧毛巾抹布出来,笑道,“大娘你们坐,这你们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就铺一下床单被子,不着急,一会儿就跟你们说话。” 周秀红从林舒手里拿过了床单被套,笑道:“我给你铺床,你就收拾一下你的东西。” 胡大娘摸了摸被子却是道:“舒舒啊,这被子也太薄了些,我看要不今晚你就先住我们家里去吧,进锡那间房一直空着,多少年都没人用了,你就住进锡那间房。” 梁老爹以前是大队支书,家里又只有两个儿子,负担小,后来梁进锡进部队上军校又都有补助,隔段时间都要寄些东西和钱回来,所以梁家的家境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的,屋子虽然还是土坯房,却大。 林舒一听却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自己这速度可真够快的。 今天刚才下乡,然后对象就有了,接着还要住人家房间了……可她连人是扁是圆都没见过。 她牙疼似的龇了龇牙,道:“不,不,不了,大娘,烧了炕一床被子就够了,没事的,我还带了毯子的。” 林舒皮肤白,脸一红遮都遮不住。 胡大娘以为她是害羞了,就也不勉强她,只是转头就跟儿媳妇周秀红说了一声,让她拎了两床被子和一些日常用品过来,这一回林舒没再拒绝她的善意,只默默把这些点点滴滴都记在了心里。 简单收拾完胡大娘就叫了林舒去家里吃饭。 林舒应下了,从行李里拿了两袋麦乳精,两包红糖还有一大包奶糖去了梁家。 梁家人口简单,胡英枝和梁老爹就两个儿子。 大儿子梁进立,是梁家村生产队的队长,娶的儿媳妇周秀红是隔壁石滩大队周家村的姑娘,两人生了两个小子,就是前头胡大娘说的柱子和石头,一个十岁一个八岁。 小儿子梁进锡,也就是林舒还没见过的“对象”,现在在部队。 梁家人都是很朴实的人。 胡大娘爽朗利落,梁老爹梁进立以前还是清河大队大队长,这些年才退下来,沉默板正,行事有自己的一套,而周秀红则是敦厚贤惠的性子。 柱子和石头正是欢腾的时候,这一家的日子虽然跟大多数村民一样,也穷,但真是很不错的了。 他们对林舒十分热情。 说实话梁家二老对小儿子的婚事已经cao心了很久。 梁进锡已经二十六,年纪不小了。 乡下跟他差不多年纪的这时候哪家不是孩子满地跑了? 可他却一直连个对象都没有。 前些年他在军校,还在读书,他们虽然也有点心急但却也不敢贸然给他张罗,但现在毕业都两年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每次打电话问他他都是那句“你们别瞎cao心,我心里有数”,这有数都有数好几年了媳妇却是连个影都没有,能让人不cao心吗? 所以胡大娘和梁老爹都打算这次过年他要是回来还没个准话,那就直接给他相看,定下个媳妇了。 谁知道这时候突然天上掉下个对象来了?! 还不算是不知根不知底的。 是堂姑家的孙女,小时候还抱过的,这多有缘分! 以前胡大娘也没少担心儿子找个城里姑娘,姑娘会嫌弃他们农村人,这事可没啥稀奇的,不说远的了,就是村里东升在县里做工人,娶了个县城的姑娘,人家都不许婆婆进门! 可胡大娘跟林舒接触了一下午一晚上,已经对她喜欢得不得了! 家里条件好,长得好,却没一点城里姑娘的娇气,来了乡下,看到那知青宿舍条件那么差,眉头都没皱一下,打扫屋子时看出来不怎么熟练,但却一直认认真真,对待他们也是一点没有嫌弃和傲慢,亲近又实诚。 而且她眼神安静镇定,这表现并不是装出来的。 这点胡大娘还是看得出来的。 这孩子家里是教得真好。 嗳,当然好了,她又不是没见过这孩子的爷奶和爸妈,那哪一个不是热诚又真挚的人呢? 胡大娘真是很高兴。 但胡大娘很高兴,林舒却是十分的愁。 这家人真是好人,对她这么个拉了那么远的远亲还这么好,可她却逼不得已拿他们的儿子撒了这么个大谎。 所以吃完晚饭她特意跟着胡大娘去了厨房要帮她洗碗,胡大娘不用,让她歇着,林舒就拿了块干净抹布擦碗,胡大娘洗一个,她擦一个,一边擦着一边聊天。 就在林舒忐忑着要怎么开口解释时,胡大娘先问了。 她道:“舒舒啊,我记得这些年你不是一直在西州城吗?咋跟进锡处上对象了啊?” 林舒呼吸都滞了滞,虽然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道:“大娘,那个,我跟……梁大哥,其实只是,只是因为我不想去那个石滩大队,很想到清河大队来,一着急才说梁大哥是我对象的……” 看到胡大娘一愣,一着急脱口就道,“其实,其实只是我喜欢梁大哥,以前我跟爸爸在部队时就见过梁大哥,那时候就喜欢上了梁大哥,所以我才一心想要来清河大队,不过大娘,这事梁大哥并不知道,他并不喜欢我的,所以大娘,如果梁大哥他已经有了对象,我给你们道歉,千万别让他们生出什么误会……” 说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忙吸了口气,憋住了。 “对不起大娘。” 林舒看到胡大娘一脸惊怔的表情,心里真是愧疚至极。 她为了自己,自私的利用和欺骗了这么善良真诚的一家人。 她道,“对不起大娘,不过这都是我自己的私心,梁大哥并不知道,我只是想来清河大队,但等梁大哥回来,我会跟他解释的,也绝对不会妨碍他说亲事……” 胡大娘:…… 胡大娘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她就是再能想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啊。 这丫头,这丫头都是说的什么话哦! 不过她看着林舒一脸窘迫愧疚,那都快哭出来的模样,惊愕就慢慢转变成心疼和感动了,心道,哎哟,多好的孩子啊! 人家石滩大队可是直接请她去做老师,她都拒绝了,就为了他们家进锡一门心思只想来他们清河大队。 这得是多喜欢他们家进锡啊?! 就她儿子那德性……哎哟,虽然她知道她儿子其实十分的好,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脾气坏啊! 一般人受不了他! 这么好的姑娘这么喜欢他! 胡大娘简直是感动不已。 她握住了林舒的手,道:“没事没事,好孩子,进锡他哪有什么对象?上次打电话问他他还说没有!你放心,以后你就是进锡的对象,上次他还说了,今年过年应该能回来,到时候就把你们的事情给定下来!你就安心的在这里过日子就行了!” 被握着手,感觉到胡大娘十分热情和慈爱的林舒:……#$% 第7章 “不不不,大娘,” 林舒忙急道,“那怎么能成?我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我只是敬慕梁大哥,怎么能这样逼迫他,或许,或许梁大哥他在部队那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那我成啥人了?” 胡大娘笑了,摆了摆手,道,“好孩子,你放心,不能有,上次我在公社借了电话打给他,他还说没有呢!” 林舒再机灵,这会儿也有点懵圈。 她一个劲的说“不成不成”,胡大娘愈发的感动,一个劲的只让她“放心”。 林舒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晚上她躺在床上发愁,因为这么一件事,连离家突然到这么个陌生山村的伤心情绪都冲淡了许多。 当然对宿舍艰苦的条件,烧得热燥的炕,还有硌人的稻草床褥也都忘了在意了。 “舒舒,我问过我堂姐了,胡大娘一家都是挺好的人,” 徐娟在对面炕上也睡不着,她有点亢奋,还有些八卦,显然有跟林舒彻夜长谈的打算,道,“我堂姐说了,我们大队有三个生产队,知青的任务就归梁副营长的大哥梁队长管。其实一开始不是只归梁队长这边管的,是分到了三个生产队一边几个,但另外两个生产队嫌弃我们知青干活不行,却事还多,还一样的要分粮食,就说分到一个队好管理,就都给梁队长那边了。” “梁队长人好,也不嫌弃知青,虽然也严格,但会给大家伙分适合大家的工作,也没有因为我们是知青就故意把脏活累活分给我们,我们大队更没有别的大队那些龌蹉事,你不知道别的大队和公社的知青都不知怎么羡慕我们呢。” “还有啊,你没去石滩大队就对了,我姐说,跟她一起来的她一个同学,今年初被逼着嫁给石滩大队那个大队支书的大儿子了,还说是冲着大队支书在西州城有关系,能把她弄回城,说不定还能给她推荐上大学,我姐说让我别信这种浑话,结婚了,肯定更不会让人走了……哼,那个周支书,突然就叫你去他们大队,谁知道是存的什么心思呢!” 林舒原本还有些心不在焉,这会儿却是听得心头一凛。 本来她就觉得那周大荣不惜用民办教师的名额诱惑自己,想把自己弄到石滩大队就很奇怪,然后是自己疑心,才会觉得那周大荣跟周大金像,现在听了徐娟的话,原先的五分怀疑却是变成九分了。 这也太巧了些。 “舒舒,那这事你打算怎么办啊?” 林舒正在想事情中,就听到徐娟又道,“现在你在这里,可梁副营长却在部队里,我听说梁副营长两年都没回来过一次,这万一要是梁副营长在部队里谈了个对象怎么办?” 要是他真谈了个对象就好了。 她就灰溜溜的赔礼道歉就行了……林舒拽了拽被子,道:“顺其自然吧。唉,天气好冷,也不知道明天要干些啥活,你姐说过没?” 她这是想要岔开话题。 听林舒说到这个,徐娟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过去,“嗯”了一声,道,“打听过了,我们来的时间好,虽然冷点,但却过来一年最忙的秋收的时候,你不知道,这里是山地,主要是种棉花,每年十月里都是最忙的时候,我姐说每天天没亮就要去地里摘棉花,一忙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就是戴着手套,手都摘肿了。” “我们要是前两个月过来就惨了,好在现在都过了,我姐说现在轻松多了,女知青主要就是帮忙去田地里伺候伺候冬菜,还有做腌菜干菜,每天摘了菜放外面晒上几天,然后再用坛子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很辛苦。对了,你带了手套没?我来之前,我姐特意让我带了好几副手套过来,你要没有的话,我拿给你一副,这大冬天的,别说腌菜了,做什么没有手套都不行的。” 林舒心头微暖。 她柔声道:“带了的,到乡下来,肯定是会做足准备的。” 第二天她们果然被安排了做腌菜,腌雪里红。 雪里红前两天已经晒好了。 这一天的工作就是洗菜,然后把菜放到大澡盆里,撒上粗盐,用手摁揉,揉到脱了水,再一层一层加上盐放到大瓦缸里。 这样的工作相比田地里的工作算是轻省了,但对刚刚下乡,很少长时间干家务活的女知青来说却也并不容易。 尤其是大冬天撒盐揉腌菜,更不容易。 ……好在林舒和徐娟都带了手套。 村里八卦传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