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问鼎十国在线阅读 - 第149章

第149章

    赵匡胤的艺高、胆大、心细以及对自己的绝对自信对上皇甫晖的自负、大意,才有了斩将的壮举。

    这不是一次草率的行为,而是赵匡胤针对局势,针对敌人的弱点,从而拟定的一种只有他这种级别的盖世虎将才能施展出来的战术。

    罗幼度没有理会石守信的问题,而是推开了庐州的府库大门,露出了整个州府存储的各种金帛财货:有各类皮革,各种锦缎帛布,还有钱币、漆器等值钱的东西。

    “从阵斩刘彦贞,到轻骑下庐州,石兄弟的功劳最大,没有你的帮助,我未必打得出如此漂亮的战役。进去拿,看中什么拿什么,这是你应得的。”

    罗幼度让开了自己的身位。

    石守信一脸讶异地看着罗幼度。

    罗幼度诚恳地道:“我从不反对兄弟们发财,都在用唯一的命拼杀,侥幸活下来,获得相应的奖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兄弟我反对的,是发财的手段而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穷得连饭的吃不起的百姓手上抢几个通宝铜子算什么本事?财要正大光明地发……现在庐州我说得算,这一府库的财物,全部用来犒赏兄弟们,一个铜子不留,一个兵卒都不少。”

    石守信重重地点头说道:“我懂了,同样的发财,手段不一样而已。”

    罗幼度的军令让他军中那些习惯靠打仗发财的老兵,多多少少有些意见,只是让他压下来了。

    对此也隐隐有些担心,一次两次还好,长期以往下去,士气战心都会受到一定影响,现在却放心了。

    石守信看了府库里的金帛财货,大步走了进去,挑了一张大黄牛皮,笑道:“正愁没鞋子穿,回去弄双鞋子。”他顿了顿,说道:“罗兄弟,我怕是赢不了我那兄弟了,我帮你赢他,也算我赢了。”

    第二十四章 召见士绅

    石守信性格爱憎分明,你若与他为友,他的态度作风是极为可爱的,但是与他为敌,他就一根筋地黑你到底,不论是非对错。

    石守信本性颇贪,但自身并不缺钱,以他的功绩,装运个一两车财物都不过分,现在他只选择了一张黄牛皮,显然顾念着情义,以身作则。

    曹彬、潘美、赵玭、张琼、常思德、张雄随后也应邀自己挑选了一些财物。

    有了石守信作为榜样,他们大多都是象征性地选了一些。

    最值钱的居然是张雄,他选择了一套精致的文房四宝。

    不过看他的样子应该不知道这玩意的价格。

    也确实如此,张雄因带了造反的头,觉得自己要对得起那些愿意跟着他的人,开始读书识字,同时让别人念兵法与他听。

    文房四宝是打算买的,只是没钱,见库房有就拿了。

    罗幼度也并未在乎。

    不同的时代面对的情况环境不同,做出相应的改变是必然的。

    在这个时代,你想要强调军纪,那就必须将兵士喂饱。

    不将他们喂饱,就别想要他们为你卖命。

    这一府库的钱帛留在手中罗幼度有大用,但是略一思量,还是拿出来犒军。

    当前的局面,军队的战斗力胜过一切。

    在清空府库之后,罗幼度立刻邀请了庐州城里的有威望的大户,让他们一个时辰后来府衙会晤,一共请了六人。

    其中庐州大姓张、洪、刘三家家主,还有方惠真、岑阳俊、米华三位当地士林名儒。

    还未到约定时间,张、洪、刘三家家主已然齐至,方惠真、岑阳俊、米华相继而来。

    罗幼度暗忖:“倒也识趣!”

    郭荣让他知庐州州事,还给了见机行事的权力。

    那这庐州就是他的大本营。

    他要做的首先是稳固庐州,以庐州为根基,然后再向四方扩张。

    要在庐州立足,少不了得到当地人的支持。

    今日他约的六人中,但凡有一人不来。

    罗幼度下一个命令就是抄家灭门了。

    在这种时刻,念着南唐的好,在罗幼度的眼里不是忠诚,而是一颗随时引爆的雷。

    能来,不管是真心假意都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六人提前到来,罗幼度也提前接见了他们。

    罗幼度并未故作姿态,而是在府衙门口迎接。

    “见过罗相公!”

    六人显然有些受宠若惊,作为攥在人家手里的鱼rou,还能受到这样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

    “诸位免礼!请进,入内说话!”

    将六人根据他们的年岁依次安排坐席,然后才走到主位上入座。

    罗幼度看着拘谨的六人,说道:“诸位莫要过于拘束,今日找你们来是要你们将我大周的政令传达下去,仅此而已。拿下庐州之后,庐州府衙官吏逃得一个不剩,在下直接去查阅了府衙的政务档案,也明白了为何他们会逃得干净。”

    “这种欺压百姓的废物蛀虫,落在我手上有一个是一个,脑袋都得搬家。”

    “身居百姓父母官,在位不顾民生,横征暴敛,懒政怠政,留着干什么?不如埋葬地下,滋养土地。”

    一众人脸色有些发白。

    方惠真颇为尴尬地应和道:“相公言之有理。”

    他们这类身份的人是过得相当滋润的,但对于百姓的生活,却也心知肚明。

    真要说官员横征暴敛,懒政怠政,其实并不恰当。很多事情,并非官员的错,而是李璟这个皇帝起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