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争魏在线阅读 - 第737章

第737章

    陆抗当然也知道二人的心思。

    攻了几次,永安城非但没有破城,反而越来越坚固,吴国伤亡颇重,陆抗知事不可为,乃屯兵城下,深沟高垒,消极避战。

    永安转为对峙。

    消息送到姑臧,杨峥大为佩服。

    罗宪这一战虽然不太显眼,但含金量十足。

    步协、陆抗都是东吴的将种。

    魏与蜀的兵制大同小异,都是中外兵制,既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

    唯独吴国比较另类,采取部曲世袭制。

    军队为士族豪强私有,父亲死了,儿子继承。

    这也导致吴军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打百越,抢人口、抢地盘时,一个比一个凶猛。

    合力攻打淮南时,一个比一个拉胯。

    孙权十万大军,张辽八百步军杀到面前,十万大军分崩离析,这种离谱的事都可以发生。

    “当年孙策横扫江东时,也曾强力打压当地豪强,最终死于豪族暗杀,孙权继位,不得不与豪强妥协,以换取江东支持,所以才有部曲世袭制。”柱国大将军掾佐张辅拱手道。

    此人南阳西鄂县人,张衡之后代。

    家境中落,年轻气盛,不愿投降名声恶臭的司马氏,会逢凉州开科举,甘露二年,张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没想到高中状元,出任狄道令。

    不过此人显然不会做官,一上任便严刑峻法,禁止陇西豪族侵占土地,抢夺人口。

    为陇西豪族不容,冲突不断。

    动不动就有强人冲击县衙……

    他这县令的政绩也因此不堪入目。

    被评为凉州行台评为下下等,处在罢免的边缘。

    还是宣义司、镇抚司的密报送到杨峥面前,才免了他被罢官的命运,转为大将军掾佐。

    掾佐就是掾吏。

    掾吏在魏晋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就看主君怎么用。

    杨峥对他感兴趣,是因为他胆子大,这年头敢这么直接跟士族豪强冲突的没几人。

    召入将军府后,一番对答,发现此人学识渊博,见识不凡,胆大心细。

    “如此说来,吴国的病根在孙权?”不止杨峥对吴国不太了解,整个凉州对吴国都不怎么熟悉。

    南阳属于荆州,所以张辅能“近距离”观察吴国。

    “孙策死后,江东六郡反了三郡,孙权不与士族媾和,太祖大军一到,江东土崩瓦解。”张辅的话让杨峥大开眼界。

    杨峥点头认同,“孙权当年与豪族妥协不得不为之。”

    三国风云激荡数十年,本质上是一部士族上位史。

    “自古立国者,必抑制豪强,太祖行屯田地,免除两汉以来的杂税、更赋,规定其收田租亩粟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后颁布招贤令,唯才是举,不问出身品行,寒门士子得以入仕,与豪族士人并列,又启用满宠等酷吏,打压士族,大魏方能力压群雄。”张辅若有所指道。

    杨峥想起一事来,“当年太祖为北部尉,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并严肃法纪、申明禁令曰: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不畏权贵,当街仗杀蹇硕之叔父,名动天下。”

    魏武设立的屯田制,其实就是一种抑制士族豪强的手段。

    即国家占有大量土地和人口,发展生产,绕开了士族豪强。

    当时的赋税不过五五,官府还提供种子、农具、耕牛。

    这比后世某些黑厂强太多了。

    不过,魏武逝世后,一切都变了味。

    屯田制成了“农奴制”,唯才是举成了九品官人法,朝堂之上再无酷吏,曾经的寒门士子,成了新的士族豪强……

    表面上两人是在谈论魏武和孙权,实则也是在谈凉州的未来。

    孙权、曹丕的路子都走不通。

    蜀国反而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典范,以外来的荆州士人压制本土的豪族,再用北伐凝聚人心。

    当然,蜀国做的并不好,同样也失败了,算是一次尝试。

    第五百五十五章 陵云台

    洛阳。

    占田令只是开始。

    司马昭以贾充正法律,裴秀议官制,建爵五等,公、侯、伯、子、男,郡公之下,又有县公,封邑一千八百户。

    侯、伯、子、男又分为大国、次国。大国侯,封邑一千六百户,地方七十里;次国侯,封邑一千四百户,地方六十五里。大国伯,封邑一千二百户,地方六十里,次国伯,封邑一千户,地方五十五里。大国子,封邑八百户,地方五十里,次国子,封邑六百户,地方四十五里。大国男,封邑四百户,地方四十或三十里;次国男,封邑二百户,地方二十五里。

    这无疑是中原士族的一场盛宴。

    名为五等,实则是十等。

    虽然规定了土地和户数,但士族豪强们真正圈禁的人口和土地,洛阳朝廷根本查不出来。

    每户五人,一千八百户,圈禁人口将近万人……

    这还是只是明面上的封户,还有荫户、隐户……

    曹魏封侯只是虚封,食邑多少户,只有收税权,而无治权、兵权。

    曹仁、张辽到死也只是县侯,夏侯渊、荀彧不过是亭侯。

    司马父子却大手笔真给,直接封邑而非食邑,形同在中原大地上弄出一个个小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