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第447章 集重兵踏平东瀛 朱器圾一开始真没想着去征讨西域,因为他准备收拾完建奴后便全力踏平东瀛,至于为什么,懂的都懂。 东瀛倭寇,真心留不得! 他甚至连密卫都派过去了,东瀛的情况他也摸得差不多了。 不过,由于罗刹国的出现,北方的形势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乐观,所以,他才决定采纳王徵的建议,先征服西域再说。 这样一来,西北的铁路网就能连成一片,大军支援极北西原行省的速度也能快上一倍都不止,而且,西边和北边都安定了也有利于他集中全力对付东瀛。 当然,征服西域,将西北铁路网连成一片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西域那巨大的疆域和西北动辄数千里的铁路线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好在有王徵这位出身西北的亲信在那边主持大局,他倒不必什么事都亲身参与,大军征讨西域的同时,他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对付东瀛的事宜了。 东瀛乃是一个岛国,想要踏平东瀛本土势必就要跨海远征,陆路那是根本行不通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原王朝不管多强大,对东瀛貌似都有点束手无策,就连当初横扫欧亚的蒙元帝国都一样。 蒙元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三次组织东征,想要一举踏平东瀛,结果,三次都是惨败而归。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原王朝重心基本都在陆地上,军队也以陆军为主,并不擅长海战,而东瀛则是四面环海,出门就得坐船,对海战自然要比中原王朝熟悉。 这就好比拿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去跟人家最为擅长的领域比,失败那自然再正常不过了。 永盛朝这会儿其实也是以陆军为主,陆上各种个样的军团加起来数量都不下百万了,而水师总共也就十多万,这其中还有大部分是通过郑成功从郑芝龙那里夺过来的。 当然,这十多万的数量有点少只是相对于大明上百万的陆军来说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个数量还是比较恐怖的。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水师数量能与现在大明相比,就连东瀛都不行。 可以说,十多万水师足以碾压东瀛那些诸侯组成的杂牌水师,大明的楼船炮舰更不是东瀛那些小帆船可以比拟的,朱器圾需要准备的反而是怎么把陆军精锐给运送到东瀛去。 毕竟,大明水师也只能在海上压制东瀛水师,要想踏平东瀛本土还得陆军精锐登岸才行。 为此,他早已命巴蜀、南直隶和辽东的船厂全力赶制各类型的船只,包括楼船炮舰、车轮舸战船和两千料的大商船,只要征讨东瀛时能用上的,都可劲造。 他还命人重启了山东的登莱水城,作为水师的又一个基地,这样一来,环渤海地域就有三座大型的水师基地了,正好作为北洋水师、东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集结之所。 这边永盛帝朱器圾正在北直隶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征讨东瀛的事宜,那边五省总督王徵也在西北不断的修筑铁路和城池,完善防御体系。 罗刹国算是走运的了,他们起码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也知道大明修筑城池的用意,他们是自知干不过大明,所以老老实实放弃了西伯利亚,退回了欧陆,从而避开了亡国之祸,东瀛却是死到临头了还浑然不觉。 三年时间匆匆而过,王徵终于将铁路从西域修到了西伯利亚,而陈士奇也修筑了十余座城池,将整个西伯利亚牢牢掌控,西北事了,朱器圾终于可以集中全力对付东瀛了。 他直接将二十五万秦军全部调到西域和西伯利亚镇守,换回了十六万精锐军团,随即便召集一众亲信将领,开始安排征讨东瀛的事宜了。 这时候的东瀛其实也在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德川幕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防止地方诸侯借助外部势力崛起,早在大明万历年间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也就是在万历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德川家康借机取代丰臣家族成为幕府大将军,然后便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江户幕府时代。 应该说,德川幕府闭关锁国的目的是达到了,至少在后面两百余年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地方诸侯能借助外部势力崛起,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不过,这种方式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航海时代无异于找死行为,他们这么搞终究要被坚船利炮给敲开大门。 历史上,德川幕府是坚持了两百多年才倒台,这会儿,永盛帝朱器圾却是不想再给他们任何机会了。 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刚去世不久,第四代征夷大将军德川家纲尚未成年,还没接掌大权之时,大明王朝突然间发出檄文,展开了对东瀛的征讨。 至于开战的借口,很简单,万历朝的时候,东瀛关白丰臣秀吉狂妄至极,妄图以朝鲜为跳板灭掉大明,这会儿大明反过来征讨东瀛,名正言顺! 德川幕府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呢,明军便已经誓师出征了。 这一次朱器圾足足调集了楼船炮舰六百余艘,车轮舸战船三千余艘,两千料的大型商船一百余艘,其他各类商船和战船一千余艘,载着十五万水师将士和十六万精锐车兵铺天盖地压向东瀛。 如果德川幕府有所准备,或许还可以抵挡一阵,毕竟他们也有火枪和火炮,而且兵力也不少,两次朝鲜战争他们便投入了三十多万兵力,就这,还是跨海作战,本土作战的话,召集五十万大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