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何为人心(4)
是这样么…… 廖琪的问题让张雅也产生了犹豫,对自己的推断并十分确定。她看着廖琪,嗫嚅般说道:“我知道你的推断是他杀,但是,并没有相关证据能证明。抛开记录的各种信息,根据现场的照片以及二次尸检所呈现的内容来看,确实有很大可能是自杀。” “真的没有么?”廖琪似是在逼问。 这一问,让张雅更加犹豫,她有些无主的四下看了看,最后颓然说了一句:“你说吧。” 那有气无力的样子落在廖琪眼里,倒是让廖琪有些为难。他担心,这一剂药下的有些猛,不但不会为张雅埋下一颗奋进的心,反而会适得其反,打消她的信心。如此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廖琪晃神的功夫,张雅却是微笑着,轻声说道:“放心,我才没那么脆弱,这点打击我还是承受的住的。” 廖琪回过神来,也跟着笑了笑。既然她能理解,那就好办的多了。他说:“这不叫打击,只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已。” 要说打击的话,廖琪想,来到这里之前,他所经历的种种,才算是。毕竟,那些鲜活生命的逝去,至少是跟他有所关联的。要说毫不动容是可能的。 但是,他能怎么办?负重前行,是唯一的出路。 廖琪在想:他们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当然,这些话廖琪不可能说出,这是压在他心底激励他不断成长的动力,也是因为这份动力的存在,才能让他在这里逐渐站稳脚跟,在这个近乎惨无人道的训练和学习中坚持下来。 想到此,廖琪倒是有些佩服其他人。只是不知,在他们心中,是否也存在着某些无法言说的秘密,刺激着他们的神经,砥砺前行。 对于廖琪的说法,张雅欣然接受。没了之前的傲然,“好,那就开始你的表演……哦不,教学吧。” 廖琪白了张雅一眼,转而神情肃然,并没有说邓明勇的案子,却是说道:“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我亦是如此。那一个个掩藏在背后的真相,总是在生动的向我讲述着,何为人心。” 鬼神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人心。 他一直在强调着人心这两个字,是因为他深受其害。只有真正经历过,才知道人性、道德这些字眼到底有多少束缚。 廖琪深吸了口气,从负面情绪中挣脱出,而后走到放着邓明勇尸身的解剖台前,将白布敛开,指着身体上的擦痕说:“邓明勇这里的擦痕痕迹明显,结合现场的照片看,应该是吊死过程中擦蹭到一旁树干造成的。” “这有什么问题么?” 发问的是王猛,刚刚尸检时张雅已经指出过这个问题,推测上来讲,很可能是邓明勇后悔了,挣扎时所造成的剐蹭。 “是的,有问题。”廖琪十分肯定的说,稍稍回忆了片刻才接着说道:“虽然现场布置的还算精巧,但太刻意了。从距离上来看,即便邓明勇确实后悔而进行了挣扎,他的身体也不可能会跟树干造成太严重的擦蹭,而留下那么严重的伤口。” “为什么不能呢?”郑晓峰等人问。缺乏专业知识,确实难以理解。这一次,廖琪真的是开启了讲堂。 他说:“上吊之所以会导致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缺氧。身体下坠的时候,绳索会压迫在颈部,将气管压闭,或者推挤咽喉、舌根将气管堵死,这样就阻断了人呼吸外界空气的通道。” 说话的同时廖琪用双手按压相应的位置进行演示。之后他接着说道:“实验证明,仅仅15kg的力量就能够将呼吸道完全压闭了,更何况是一个人的重量。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绳索经过重力的加持阻断了血流。血管比气管更容易被压闭。颈部的血管负责大脑,当这些为大脑供血的血管被压闭之后,脑部的供血就被中止了。 你们知道,大脑的血流被阻断多久就可以导致意识的丧失么?” 问完这个问题,廖琪的双眼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并且示意张雅不要回答。见他们都摇了摇头,廖琪才伸出右手张开:“五秒。” “窒息从发生到导致人的死亡,全过程也不过仅仅5到8分钟。而这段时间内,因为大脑的缺氧,意识会非常快的丧失,随之而来的就是肌rou的松弛,是几乎不可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的。反抗?挣扎?怎么可能激烈到与离着几十公分的树干发生擦蹭。” “我看有些视频影像里,上吊的人也会扭动啊。”李其扬不解的问道。有些怜悯的看了一眼尸体,随即便转移了视线。 孙侯嫌恶的瞧了李其扬一眼,说:“你这都什么癖好?小电影,小视频的不看,看自杀视频?” 张雅不想听孙侯的污话,赶紧出声打断,回答李其扬的问题。她说:“除了刚刚发生窒息时可能是在残存的意识支配下试图去挣脱之外,之后的抽搐都是肌rou在呼吸困难、缺氧情况下发生的肌rou痉挛。可想而知,动作幅度不会太大。队长说得对,邓明勇身体上的擦蹭伤痕虽然说得通,但是不太合常理。” 其他人也很快明白廖琪的意思,见再没什么意见和问题,廖琪接着说:“那是其一,其二是警务人员对于现场的查勘太粗糙,或者是刻意没有记录某些线索。比如树干与绳索接触位置的照片、行车记录仪的调查记录,以及法医在尸检过程中的疏忽大意。” “怎么讲?”王猛问。 “取照的问题刚才张雅已经提出来过,于阮静雅的案子一样,我不相信是巧合,只能说明是存在某些不定因素。这个我们等会再聊。”廖琪的语气十拿九稳,他说,“另外,死者的车我们无法确定是否有行车记录仪。但是,在现在这个碰瓷猖獗的社会,行车记录仪的配备率已经相当高了。如果行车记录仪不在,足以说明,邓明勇死亡过程中,现场绝对不是他一个人。而那个拿走行车记录仪的人……” “就是凶手!”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