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在线阅读 -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55节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55节

    同为皇帝,刘彻很清楚那是多么恐怖的国务,别说韩盈要吓得打哆嗦,他都忍不住发怵,但需要面对这些的不是他,两三个呼吸间便从韩盈描绘的‘政务地狱’中挣出来,转而思索韩盈说的话。

    明明都是在说一句话,却有四种完全不同的声调的‘陛下万安’还在耳边回响,刘彻也见过那些来自于它地带有浓重口音的臣子,也能理解其中的不便之处,而今听韩盈以身边这样的小事推及始皇一统天下时的困境,着实是个很新奇,却又能够让人充分理解的办法,只是——

    刘彻很清楚她在避重就轻。

    能写下治水疏这样文章的人,怎么可能只会推导出这么点东西?她肯定有更加深刻的,能够揭示国家运转的认识,只不过,她不想说出来罢了。

    得出这个结论的刘彻并没有生出多少愤怒,而是先思考韩盈不说,是为了能用这些利用他,还是因为这些内容更加危险,以至于会招来杀身之祸?

    很明显,是后者。

    好吧,韩盈谨小慎微的性格他也不是不知道,且先放过她这么一回吧。

    反正来日方长,他有的是时间从韩盈口中得到想知道的内容。

    这么想着,刘彻笑着道:

    “过往也曾听闻以己度人,却未曾见你这般深刻,既然不知如何论及后续,那便不谈此点,你既说一,便应有二,这第二点,又是什么呢?”

    总算是哄汉武帝松口,不在继续这点了!

    听完的韩盈稍微松了半口气,她调整了一下,准备放出点干货。

    “此点有些反常,臣将其称之为‘人口陷阱’,简单来说,一地的人口会翻倍的增长,但田地的数量却是固定的,即便有些荒地能够开垦出来做为耕田,可仍追不上人增长的数量,最终,这地方会出现很多没有饭吃的人。”

    几千年来,整个封建古代都是在增长人口和消耗人口中反复轮回,只是相较于王朝更替这种惨烈情况,朝代稳定期中,大地主土地兼并和,和农人数量增加挤压本就不富裕田地造成的社会动荡,看起来就‘微小’了很多,很难被后人注意到。

    可当韩盈身处其中之后,她便发觉那些挣扎活着的农人,其实真的没比王朝更替时好到哪里去。

    轻叹一声,韩盈继续道:

    “田地产出的粮食有限,人又超出了粮食所能养活的程度,那肯定会有一部分人会饿死,就像是臣之前提到的那样,人为了生存会无所不用其极,此地必然会爆发各种各样的贼寇与动乱,直至死掉的人数达到田地产出能够养活剩下人的程度,”

    “这……”

    刘彻可不觉着爆发动乱之后,人会只死到‘田地产出够养活剩下人’的程度,韩盈这话完全是美化无数倍的程度,真正的情况,是死三分之一,甚至是死一半乃至更多的人才有可能停下。

    而且,这场动乱中,受害最多的,只会是普通的农人,那些田地阡陌的豪强有粮有奴仆还有兵器,安稳的他们怎么会放弃那么多突然无主的田地?

    想到这儿,刘彻敏锐的察觉到了危险。

    在这样的危机下,豪强的田地能够不断扩大,农人的数量反而是不断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庄园内拥有大量奴仆,武器,以及粮食储备的豪强,与那些享受食邑的诸侯还有什么区别?!

    “过往朕以为,天下户口增加为利国之事,各地偶有动乱,也非农人过错,而是另有人逼迫,今日听昌亭侯提及此点,方觉此事严重。”

    刘彻神色严肃起来,他认真问道:

    “我见宛安上计薄中,这三年中人口数量增加甚多,却并未生乱,是你所献农畜书中的增产之法,解决了这样的矛盾么?”

    “没有,陛下。”韩盈摇了摇头。

    人终究是有惰性的,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尤其是之前还有一群人,在他面前忽悠某些制度和情况,就和天地一样不会产生变化,这更催生了他想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心态,可惜,这根本不可能。

    “我只是通过提升粮食产量,缓解了宛安人口数量过多的矛盾,但人与田地的矛盾仍旧很紧张,大多家庭其实只能拥有三十来亩田地,勉强生存,等到下一代,必然要面对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毕竟,宛安如今养活的人口越多,他们生出、养活的孩子也就越多。”

    说道这里,韩盈停顿了下,又道:“农户之家,若无人奉养,老时很难生存,而幼子又极易夭折,大多数农家很容易多生几个,好保证最后能养活两到三个孩子,若只是一男一女还好说,男娶妻女嫁人,田地还能再稳定的传一代,可若是两男,田地无论怎么分都会有人只能维持活着,另一个也难以娶妻,而若是三个孩子——”

    韩盈不再继续说了。

    刘彻心情开始沉重起来。

    他听得懂韩盈的意思,哪怕是宛安这样治理优越的地方,不过二十年之后,也会生出极大的动乱!

    人口数量……

    过往,刘彻一直觉着人口越多,自己能收上来的赋税也越多,驱使的士兵也会越多,可谁能想到,反而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呢?

    一但超过某个数值,他们便会从对国有利的正资产,瞬间转化为于国家无益的状态,严重时还会影响它地,简直是十足的负资产。

    可再是负资产,刘彻也还是要重视他们。

    毕竟权贵官吏豪族大商人无论哪个都不会认真缴税,国家运行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人,若不能保证他们的数量,那……

    “将豪族兼并的部分土地分出来与他们耕种,也是只能缓解一时么?”

    看着韩盈,刘彻突然开口问了起来。

    韩盈点了点头,答道:“是。”

    “开垦国内荒地呢?”

    “仍是。”

    “向外攻伐,迁民外出呢?”

    “还是,不过,若是一开始每户能有百亩之田,那或许有可能缓两三代。”

    “为何是有可能?”

    “粮食够了,养活的孩子肯定会更多,哪怕农人正常生育,一代四五个孩子下来,和只有三十亩地也差不了多少。”

    刘彻:……

    不是,他们就不能不生这么多吗?!

    话虽这么说,刘彻也能明白这些人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

    农人只能靠孩子养老,这就代表他们会有很大的生育需求,而迁民出去,给他们的可不一定是正好的田地,开垦需要劳力,家里的事情也需要人干,马、牛这些牲畜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买得起的,但孩子生起来就很容易,养到五六岁就能分担家里的压力,这么划算的事情,怎么不做呢?

    掐死脑海中简单粗暴的直接下令,让农户只能生育三个孩子的想法,刘彻看向韩盈:

    “你既然提及此患,想必是有解决之法了?”

    “陛下可能要失望了。”

    韩盈少有了摊了摊手,她道:“人口增长与耕地稀少之事极为复杂,涉及方面太多不说,还时刻在发生变化,故此,我所有的办法,都仍只是缓解,而不是解决。”

    第259章 请任女官

    刘彻终于明白韩盈为什么会不往外说实话了。

    这么难听的话,谁愿意听啊!

    无论是清静无为的黄老,还是推崇仁德的儒说,推崇他们的人从不会讨论这样的问题,而是谈三皇五帝,上古圣王,说君主如何守德,治下如何安然有序,只要他努力效仿,同样也能统治稳定,国祚绵长,谁不会喜欢这样的学说?

    可韩盈单拎出来一个人口增长,就将皇帝希望的长长久久全部拍碎。

    想国祚长久?做梦吧!能稳定个三十年就已经很不错了,五十年整个国度就要出大毛病,不调整国家肯定要走下坡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亡国啦~

    这么说吧,其实也不是不行,毕竟谁当皇帝谁知道内政是什么样子,别说刘彻,文帝时期失地的农人,就已经多到他下召询问群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当然,也没人给他说实话,从这方面来说,韩盈也是很有胆子了,问题是——

    你指出了这么大的问题,结果还不给完全解决的办法,这算什么事儿?

    世上哪个上司对待只提问题不给解决办法的下属,都不会有好脸色的,放在脾气暴躁的先帝手里,说不定早就开始掀棋盘了!

    “朕信你无长久解决之法。”

    人的本性是个极为有意思的东西,它其实每时每刻都想要偷懒,试图用最简单好用且长久的办法,去解决面前所有的难题,好让自己不再动脑子思考。而且,这种本性藏在潜意识中,很难被主人发觉,刘彻当然也不例外,有一瞬间,他下意识感觉着韩盈这是在故意挑事。

    怎么别人提治国的时候没这么多事儿,你就有了,还没有像他们那样的解决办法!

    好在,理智带来的思考,和过往执政的惊艳,都提醒着刘彻这才是现实,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就是那个面临巨大人地矛盾的皇帝。

    “照着农畜书中去做,能先缓解如今十五年没有忧虑,已经是很不错的政策了,只是朕怎么觉着,以你所提的人口陷阱来看,等十五年后这些人无地可分的矛盾爆发起来,要比如今更强,也更……危险呢?”

    西汉出现各种灾荒人祸的时候,大多只会是群盗四起,也就是各种小规模的劫匪团伙,很难出现唐宋往后一旦有个大点的灾祸,那就几l千几l万人的起义的情况,没想到,她只是一提人地矛盾,汉武帝这么快就能想到这点。

    韩盈心下感慨,面上则赞同的点了点头,她道:“正是,以宛安县举例,之前只能维持一万户的人口,其中大约有一两千人吃不上饭,而如今宛安能有一万三千多户,不节制生育,那下一代定然能多出四五千的人无粮可食,仅从人数上来说,后者的破坏力……”

    后面的话不用多说,刘彻就已经明白,他深深的看了韩盈一眼,忍不住说道:

    “这可真是你说的好坏相依!”

    韩盈决定将这句话当成夸奖,都享受那么多农人交赋税征收徭役了,总不能吃干抹净回过头,再来指责说未来人这么多引发动乱是她的错。

    “臣一直觉着,治政,不过是在一个影响国家发展、存续的问题出来之前,合理的预防它,而在出来之后,运用各种办法解决它,只是相较于星辰、天地这些仿佛永恒不变的存在,亦或者六畜这些被人驱使的牲口来说,会生老病死、会思考、走跳、有七情六欲的人定然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不会孤立存在。”

    韩盈终于抬头看向了汉武帝,她道:

    “宛安的情况特殊,不能推及它地,尚书有云,三年丰,三年欠。六年一小灾,十二年一大灾,不是每年一户人家都有足够的粮食养育孩子,再加上疾病、徭役,战乱,以及女子生育带来的死亡,人地矛盾并不会像我说的那样,来临的那么快,可流离失所的民众从未断绝……陛下,只要豪强一直在兼并土地,那就算再来十本农畜书,让一亩地产出十石的粮食,仍不会有什么作用。”

    相隔久远,后世计算西汉人口数时,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从西汉建国到汉武帝登基足足六十年的时间,人口数量增长了一倍左右,而韩盈从山阳郡中查阅户籍的时候,发觉并没有这么多,也就是增长零点六、七的样子,考虑还会有一部分人隐瞒奴隶数量,那人口增长其实是能够达到零点八乃至更多。

    而在人口增长的同时,田地的数量也在增加,将人口数平均,以二十年为分界线,那按照记载在册的田地产出,养活这些人简直是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多养活两三成的人口,但现实是,大量的平民轻易破产,不是沦为奴隶、盗贼,就是死亡。

    人地矛盾尖锐的背后,最大的帮凶,是那些不断兼并土地的大地主,韩盈不喜欢儒家,也不想被对方摘去最大的果子,但在人口兼并的问题上,她必须摒弃情感的影响,从政治角度思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对抗大地主们。

    “朕还以为你不会提它了。”

    听韩盈终于说道土地兼并的刘彻沉默了片刻,这才说道:

    “你之性格过于谨慎,只是有些时候,却又异常大胆,你可知提及此点的后果?”

    韩盈当然知道,不就是被听到这话的部分大地主视为敌人,产生对她的警惕和排斥呗,只不过更严重过激的行为也不会太有,毕竟大地主之间又不是铁板一块,只要刀没落到自己身上,那就不会对她下什么重手,除非她主动提让大地主利益受损的政策,汉武帝又想要她去实施,这才有可能迎来杀身之祸。

    不过,限制的政策董仲舒已经提了,她没必要再提一遍给自己揽要命的活计,而让她实施这样的政策吧,汉武帝肯定是舍不得的,放任这么一个治国的商业人才干酷吏的活,等最后得罪人压不住了杀了她也太亏了。

    心里有这竿秤的韩盈也没和汉武帝实说,她只是叹息道:

    “若无国,何谈有家?臣胆小如鼠,却也知有些事情,知道它不能做,但又必须去做,只是臣更绝望的,是世间人的贪欲永无止境,无数人拼了命的想要发达,贵人既想要自己不会跌落,再得更多的权势富贵,还想要子孙后代也能延续这些,于是会拼命的打压向上爬的人,掠夺农人的土地积累财富——”

    “如此往复,食rou者只会越来越多,农人越来越少,而国家能收上来的田税也只会更低,待到天子无力供养军队,那不是外敌入侵,便是内乱四起,乃真正的国将亡矣!”

    乱世是刘邦李世民朱元璋这些大佬波澜壮阔,荣登顶峰的人生,但对于韩盈和她的身边人来说,只会是永不停止的兵祸和源源不断的死人,是绝不想面对的地狱,正因为从骨子里拒绝,韩盈说的异常诚恳:

    “限制豪族侵占农人土地,遏制官吏对农人盘剥,减少些苛捐杂税,其实不需要太多,只要给农人一点活路,国家便能够稳定,国家安稳,臣才能一直坐稳这昌亭侯,而不是如丧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终日啊!”

    “只恨天下人不如君有此明理!”

    这样的话,刘彻别提有多爱听了,他刚想和对方执手相望表演个君臣情深,可一看对方模样,男女有别四个字便立刻浮现在脑海,只能无奈的将手放下,极为遗憾的说道:

    “若世间之人都如君这般,不,哪怕只有三成……一成,这天下也应是太平盛世了!”

    韩盈挺不想这时候给人泼冷水的,可惜不泼还不行,她摇了摇头道:

    “人之贪欲,其实也是一步步滋生,从寻求温饱,穿衣住屋,等这一切都全了,便想着娇妻美妾,子嗣成群,再求田地成群,出入有马,仆人服侍……单人的衣食住行尚且算不上多耗费,可一旦有了妻妾子嗣,生养七八个乃至更多的孩子也不成问题,这么多子嗣,怎么不会逼着人对权势和财富的需求翻倍增长呢?”

    面对人性,即便是刘彻也会有极强的无能为力感,尤其是韩盈传递的负面情绪太强,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更加让人烦躁起来。

    他忍不住站起身从殿内踱步,韩盈的每句话都是实话,男人有了权力和财富,除了娶妻,怎么不会有妾室,有女奴呢?一个女人生的孩子有限,可三个,四个可就不是了,而那么多的孩子,总不能当做奴隶养着,他们要吃饭,要穿衣,还要识字……对财富的需求如此急迫,而官吏豪族欺压农人又是那么的容易,上哪儿让他们克制住不动手?!

    想到这儿,刘彻猛的一甩袍袖:“这天下难道就找不出贪欲不重的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