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老兵油子在线阅读 - 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章.换装-巴祖卡与60迫

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章.换装-巴祖卡与60迫

    1.

    当时驻印军的步兵连配备有迫击炮排,装备60mm迫击炮2门、整个步兵连拥有轻机枪9挺、冲锋枪18枝、卡宾枪5枝、掷弹筒9具。

    他们装备的是美国的m2迫击炮,m260迫击炮是美国仿自法国的布朗德m1935式60毫米迫击炮,1938年起装备美军步兵连属迫击炮排,每排4门。

    本来雄村训练营受训的忠义救国军并没有装备60迫的计划,背崴队居然凭oss的名头搞到了两门民31式迫击炮,周军需官负责一门,老李头可以负责一门。

    实际上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派员赴欧洲考察,就接触到了法制布朗德m1935式60毫米迫击炮,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全面抗战爆发后,兵工署才下令第50厂仿制该炮,结果却因国产钢材不过关而告失败。

    直到1941年,国民政府从美国进口了6000件60毫米迫击炮炮身用钢后,该炮的仿制才有实质性进展。同年9月,第一门样炮仿制成功,1943年被命名为“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尽管1943年才正式命名,但第50兵工厂在1942年即开始生产该炮。总体来看,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是当时国内少数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火炮。可惜的是,由于炮钢需要进口,民31式60毫米迫击炮的产量始终受限。

    八九式掷榴弹每枚重0.8kg,而60式迫击炮弹重量接近八九式掷榴弹的一倍,威力和杀伤半径都相当于掷榴弹的一倍。关键是60式迫击炮确定好发射诸元后,新兵都能准确命中,但是掷弹筒就不同了,发射角度和射向都全凭掷弹筒手凭经验确定,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命中率就是靠赌手气了。

    不过火箭筒忠义救国军倒是装备了不少,作为等口径火箭筒的鼻祖(超口径火箭筒就是大名鼎鼎的rpg这种),巴祖卡火箭筒因为类似于圆筒状巴祖卡乐器而得名。巴祖卡的产量达到了惊人的47万具,巴祖卡火箭筒也被艾森豪威尔将军誉为“盟军赢得战争的四大利器之一”(其他为原子弹、吉普车和c—47运输机)。

    国内最早配用巴祖卡60毫米火箭筒的是忠义救国军,时间是1943年的第一期雄村训练班。

    1944年9月之前,驻印军之外的中国军队合计获得1030具火箭筒,其中云南境内的远征军接收524具,东线正面战场部队和军统忠义救国军装备506具。

    因此背崴队就装备了3具巴祖卡火箭筒。

    三个月的雄村训练营生活结束了,背崴队不但赢得了训练第一的桂冠,更是在忠义救国军中打响了老子天下第一的金字招牌,不服气,锤死你!

    战后,约翰·布伦纳中尉写过一本讲述0ss在华经历的书,里面写道:这个背嵬队(中国历史最著名的悲剧英雄岳飞将军的亲兵卫队,以敢于向数倍于己的敌人发起勇猛冲锋而著称)是目中无人或盛气凌人的,他们不单蔑视日伪军,对配合作战的国军或忠义救国军的其他部队也轻视,这跟他们的战斗力远超友军有关,甚至包括斗殴。他们的一个尉级军官有个外号叫泰戈,意思是老虎,在与太湖的水盗以及青帮的人进行的某种类似于黑社会的仪式中获得了极大的尊重,似乎他的资历得到认可,他以前罗宾汉似的经历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了,还是一个头领。

    不过背嵬队的连级三位军官均有过良好的教育,队长有一口流利的伦敦口音的英语,还能说足以乱真的日语,由于东方人的面孔总是显得非常年轻,而他不过二十三岁更像个高中生,但是他已经有十二年的军旅生涯了。

    而军统派驻这只小部队的是位女军官,恰恰军衔最高是少校,她擅长射击和冷兵器格斗,据为所知,她比我们战略情报局训练出来的那些女士厉害多了。而副队长是位彬彬有礼的绅士,这与他曾经做过教师和多年军队的文书军官经历有关。

    这支人数不过七十人的小部队是我在中国战区见过的最强悍英勇的,虽然他们的文化不高,但他们非常精通手上的武器,班组配合是我所见过最精确的。现在日本人该害怕遇上他们了!

    2。背嵬队带着全新的装备意气风发的回龙王洞去了,不,应该说叫趾高气扬的,去的时候带的都是一些破铜烂铁,但是回去的时候却是有枪有炮还有火箭筒,现在还怕什么掷弹筒,连岗楼想打就打!

    许霞不知道调动了什么关系,总之背嵬队回去的时候,他又拿到了会背嵬队当督导的命令,然后兴高采烈的提了一支m1卡宾枪(她才不会背汤姆逊冲锋枪呢,死沉死沉的),腰间挎着小三送给她的定情信物大眼撸子,跟着背嵬队回梅游县去了。

    虽然背崴队的人并不多,但是装备精良,称得上是兵强马壮,而且他们才接受了美军教官的三个月训练,平心而论,美军教官要求的训练强度,远远低于背嵬队在龙王洞山上的时候,但是美军教官施训的时候,方法科学,

    而且简单易懂,老兵一学就容易上手,包括他们的手榴弹的使用,枪械的维护,这一点在国军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背嵬队现在上上下下士气高昂,摩拳擦掌想着打一仗。

    打架就不说了,已经打出名号了,现在拿着这么多好武器,怎么着也要找找鬼子伪军的晦气,一路上,小三早就派了白马班长和万叫花,在返回龙王洞的沿途上,既做尖兵也希望找到一点敌人练练手,好好练习练习手上的汤姆逊冲锋枪和m1卡宾枪,可是这都已经回到了梅游县境内了,

    他们虽然想在路上打一仗,但也不是刻意的去找个据点什么的攻一下,

    而是希望路上碰上不开眼的鬼子或者伪军拿他们开开刀。

    可是也不凑巧,不知道是鬼子伪军运气好,还是背嵬队运气差,总之一路就没有遇上鬼子和伪军,让这70多个又是扛着60迫击炮,巴祖卡火箭筒,十二挺布伦式轻机枪,五六十支汤姆逊冲锋枪,

    二十来支卡宾枪的背崴队员们心痒难耐呀。

    回到龙王洞山上,留守的队员看着受训官兵个个一身洋气打扮,人人挎着冲锋枪(实际上那时候喊汤姆逊手提机枪)卡宾枪,那叫一个眼热。

    回去后马上开会,准备要找个敌人来打一下。

    山脚下的这个伪军二连倒不用打,他们老实得很,与其说他们在围困或者监视山上的背崴队,不如说是在替背崴队站岗。

    数十年后,弗朗西斯·米尔斯上校以及米尔斯上校的儿子罗伯特·米尔斯也写了本书《美国战略事务办公室在华行动》,记录的就是这支特殊部队oss在中国的经历。

    中国的战局也极为复杂,有国、共、伪、日军多种势力。有些伪军暗下和国军里应外合,用今天的话来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但别的某些军队又不知情,要进攻伪军,使得“战略事务部”这些人员,在战术上遇到了空前的错综复杂形势。

    龙王洞山上山下就是这种情况,日军还好说,不管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也好,还是“游而不击,保存实力”也罢,国军新四军还是共同对付小鬼子的,但是这伪军就难做了,用句俗话说叫“顺得哥情失嫂意”,跟新四军暗中来往吧,国军不爽,跟国军来往吧,新四军又来打,让伪军左右为难。

    有从军分区过来的老兵,就悄悄跟金副队长说,打垭口村那里的一支伪军,金副队长心里就明白了几分,就在中队部提出来了,他这样一说后,小三当然觉得没什么,许霞才从雄村训练营过来,她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事就这么决定了,

    就打垭口村那里的伪军,以前垭口村里那里只有伪军的一个班,伪军班长还挺听背嵬队的话,但是现在这里驻扎了伪军的一个排,因为暗地里跟军统的人有了来往,就听军统的,专门盯着新四军打,所以,军分区就让背嵬队把这个伪军排给端掉,下来后,金副队长就知道了真实情况,也给小三交了底,小三就给许霞半真半假的提了一句,这种伪军狡猾的很,嘴上说跟抗日的力量合作,实际上嘴上一套,手上一套,是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

    许霞听心上人这样一说,管他的,反正是打伪军嘛,也没放在心上。

    这确定了打击目标之后,就开始进行战前准备,这背嵬队现在是装备精良,要说把这样小小的一个伪军排灭掉,完全是手拿把攥轻而易举的事情,派上一个排,带上一具巴祖卡,那伪军这个排也就宣判死刑了,但是金副队长和小三的意思这个仗还要打轻巧一点,要么让他们乖乖的举手投降,要么就打成巧仗,里应外合直接把这个排的伪军俘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