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在线阅读 - 第345页

第345页

    丹阳郡主府这边有消息了,刘悦薇又把汪彩凤叫过来问。

    汪彩凤听得有些发愣,“郡主,蔡家二郎怎么样?我,我还没见过呢。”

    刘悦薇笑,“你想见还不简单,jiejie的胭脂铺子你又不是不晓得在哪里,等会儿你走的时候,直接去买盒腌制,就能见到他了。”

    汪彩凤搓了搓手,“多谢郡主惦记着我们巧巧,这丫头自己不上心,我都快急死了,要是,要是蔡家二郎是个勤快肯干的,我们再没有不同意的。”

    刘悦薇也不催她,“你自己去铺子里看一看蔡二郎,回去后和表姐夫商议商议,再问问巧巧的意思,成不成的,过几日给我个信儿。”

    汪彩凤满怀心思地走了,果真去了刘悦妍的铺子。

    蔡二郎觉得奇怪,这位奶奶买东西就买东西,怎么总是盯着自己看,还问东问西的。但开门做生意,和气生财,蔡二郎只能耐着性子回答,不能回答的问题,用别的话岔开,并不曾生气。

    汪彩凤心里满意,是个有耐性的。

    汪彩凤又去了年月楼,上官灵犀正在说书。他一打眼就看到自家娘子来了,脸上表情毫无变化,仍旧继续说,说到精彩之处,自己还敲了一下旁边的碗,做了几个应景的动作。

    汪彩凤默默坐到了一边,点了一杯茶水和一盘子点心。

    旁人见来了个女人,都觉得稀奇,看了汪彩凤两眼,见她似乎一点不害怕,两只眼睛笑眯眯地看着上官掌柜。

    有人心想,哟,上官掌柜这书说的好,感情是开始招太太奶奶们喜欢了。

    一场书说完,大堂里的人都开始喝彩,还有很多人给了打赏,汪彩凤也赏了二两银子。

    她手面大,后面的人觉得被个女人压了,不服气,加筹码,汪彩凤也不戳破。

    打赏结束后,到了吃饭的时间,走了一些人,留下了一部分在这里吃饭。

    上官灵犀走了过来,坐在汪彩凤身边。大过年的,金缕阁停业,汪彩凤今日闲着无事,拿着菜单子开始点菜,还煞有其事地和掌柜的说话。

    汪彩凤吃饭的工夫,把事情简短的和上官灵犀说了一遍,吃过饭后,她嘴巴一抹,结了账就走了。

    旁边有人开玩笑,“上官掌柜,这是哪家奶奶呀,长得真不赖。”

    上官灵犀微笑道,“这是内子。”

    哟,那人对着自己的脸轻轻拍一下,“看我,大过年喝了酒就胡说,您别介意。”

    上官灵犀也不介意,笑着去忙活了。

    过了几日,汪彩凤来给刘悦薇回话。

    郑颂贤这几日又带着一群学子们在前院读书,刘悦薇抱着十个多月的儿子,带着林檀姝母子和郑晗珺坐在暖阁里说闲话。

    汪彩凤也抱着孩子来的,刘悦薇立刻让云锦给欢哥儿塞了个红包做压岁钱。

    欢哥儿和枫哥儿差了几个月,倒是能玩到一起去。枫哥儿快两岁了,很有做哥哥的自觉,带着弟弟们一起玩。

    刘悦薇问汪彩凤,“表姐,你们商议的如何了?”

    汪彩凤道,“郡主,我们家里不反对这门亲事,就是巧巧说,能不能迟两年再成亲,她想在作坊里多干两年,自己存些钱。”汪彩凤没说的是巧巧野心大,还想自己在外城买一栋小宅子做陪嫁。

    巧巧自己都算好了,外城的小宅子,一栋也值个四五百银子。她现在一个月至少能挣六七两,多攒个两三年,未必不可以。反正她吃喝都是哥嫂供养的,自己没花钱的地方。

    刘悦薇倒不反对,“早两年迟两年都无妨,定下就好,省得表姐整日cao心。”

    两边都答应了,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无非是走礼的事儿。

    做成了一桩媒,刘悦薇十分高兴。

    林檀姝开玩笑,“郡主这福气真好,说媒一说一个准。等我们枫哥儿长大了,到时候请郡主给他说媳妇。”

    枫哥儿听见他娘叫他,蹬蹬蹬跑了过来,在他娘脸上亲一口,张开嘴要吃点心。

    林檀姝拿了块软糯的点心塞进他嘴里,让他去带着弟弟玩。

    没过多久,皇帝派大皇子和二皇子一起去皇陵祭拜太上皇。

    大皇子有些不高兴。

    祭拜皇祖父,要么皇孙们一起去,要么他一个人去。他是嫡长子,理应替父皇担责,把老二加在里面算怎么回事?

    大皇子去的时候,一路上都臭着脸,好在是祭拜祖父,也不宜说笑。二皇子对大皇子很客气,一路上始终错开半步跟在后面。

    兄弟两个按照礼部官员的指示一步步完成了祭拜事宜,又一起回来向皇帝复命。

    皇帝案头上的折子堆的跟小山似的。

    兄弟两个一起给皇帝请安,大皇子回禀了祭拜的过程,二皇子跟在后面没说话,等大皇子说完了,他又补充了几句,把大皇子漏掉的一些细节说了出来。

    大皇子心里越发不快了,他不过是略去了一些细节,偏老二要来画蛇添足。

    皇帝听过了兄弟二人的回复,一人赐了一点赏赐,打发他们各自去看望自己的生母。

    孙皇后有孕,如今不大理宫中的事情。年前她向皇帝建议,让周贵妃、高淑妃和刘贤妃三人一起理事,小事由她们做主,大事由皇后定夺。

    皇帝当时听到了皇后的建议后,把周贵妃去掉了,又把谢贵嫔添了进去,没有任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