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页
空气弥漫烟灰,她戴上一个棉质的口罩,随手也递给身旁的佃户一个。 “小姐,这么金贵的玩意用在我身上不是浪费吗?”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的汉子,他憨厚老实,时不时用手挠着脑袋,跟在吴静香身侧很是不安紧张。 “戴上。” 吴静香清冷地说道,这个汉子叫郑棉,是她从一群佃户里挑选出来,专门负责大棚蔬菜。 郑棉老实接过口罩,学着吴静香的动作,生疏地戴着口罩,“小姐,先去看哪儿?” “红薯!” 吴静香之前栽的红薯抽了芽,长出藤儿,天冷了,她裁剪了藤茎,再大棚里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栽种红薯藤。 红薯很好打理,它极易种活,一栽种淋点水就能成活。 吴静香不放心,还是要亲自跑一趟,看到一簇簇的绿苗才放心。 刨了几根红薯藤之后,吴静香又看了地里的其他蔬菜,长势不错,绿油油地看着就十分的喜人,过些日子便可以摘了。 这些蔬菜在深秋之前已经种下,现在也有两个月余,若要摘几根也是可以。 大棚蔬菜早在两年前,京城里早有人争相效仿,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琉璃价格在姬寒寻的cao纵下,已经是十分的便宜,一般的土财主,花个几千两银子,也可以造出一个大棚蔬菜。 话说奇怪,夏邑这个小地方根本没人建这种大棚子的蔬菜,吴静香原以为是交通堵塞,大棚蔬菜还没有从京城传到这儿。 打探过后才之后,是他们护理不当,他们直接照搬了京城的法子,原封不动,种的蔬菜没能成活,或者说成活率很少,之后再也没有人建大棚。 当地不少人认为大棚蔬菜就是京城传来的幌子,忽悠他们购买琉璃而已。 而且建了大棚,只能用一个冬季,到了春季又要重新拆卸,费时费力,他们还真不差那几个钱。 山东泉城的富贵人家,不建大棚,而是改建了琉璃小花园,平日里头栽种些名贵的花种,小心伺候着。 十分符合他们文人墨客的风气。 至于青菜,就栽种在小花园里头,作为陪衬。 不过这样也够他们主子一天所需要的青菜量了。 “郑棉,做得不错!” 吴静香称赞道,许是在这大棚呆久了,空气不是很流畅,她的脸颊通红,扑通扑通,宛如一个香甜诱人的大苹果。 “大棚蔬菜继续交给你负责打理,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的信任。” 吴静香说道,“你是我指定的负责人,若是有什么困难都可以与我诉说。” “是,小姐。” 郑棉低头应道,立即表忠诚,“我绝不会辜负小姐你的信任。” 郑棉十分欣喜,小姐这是认同他了,不用再担心被人掳去管事的职位。 大棚管事可比一般的佃户,工钱高上许多,而且还可以管着手底下的十几号人,有种领导的派头。 出了大棚,呼啸的寒风,如冰刃一般刮在脸上,令人十分的生疼。 吴静香站在门口,眺望远方,簌簌的雪花在空中飞舞,舞姿时而轻柔时而狂躁。 她任由寒风吹打,雪花飘落,站在原处不动。 一个月了,为何爹爹,还有明空一点消息也没有传回,吴静香不免有些担忧。 新征上的队伍,已经上路,前往漠北的交界处。 第162章 回了祖宅,格外的冷清,没有半点人影,偶尔能在房顶之上瞧见凉风、秋叶的暗黑的半边衣角。 吴大牛、吴小荷前日去了泉城,开拓泡菜市场,寻一个铺面,以后专门卖泡菜。 泡菜的事业,吴静香已经放手全权交给吴大牛处理。 不过他们两个娃娃单枪匹马去泉城,吴静香自然是不放心的,差了两个年长些的佃户相随。 郑文仲出门访友两个月余,也还没有归来。 空荡荡的屋子,只剩吴静香一人的身影,略显落寞、寂寥。 外边飞舞的雪花,渐渐大了,如鹅毛一般飘荡空中。 今年的雪,来得格外的早。 吴静香进了屋子,点了一盆火堆取暖,她在火堆之上挂一口锅,锅内烧些热水,里头放鸡rou、骨头、几颗蘑菇,缓缓的煮开。 她拿出切好的rou片、鱼块,泡面、土豆片、青菜,还有蘸酱,往屋顶扯开嗓子招呼凉风、秋叶,两人一起吃午饭。 嗖嗖,一阵冷风掠过,吴静香的面前多了两个黑影。 凉风、秋叶,两人越发圆润的身材的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轻功,从屋顶下坠,依旧不喘一口大气。 她们两人平日保持缄默,如果木头一样,从不多说一句话。 “嗯,是,好。” 只会发这种单音节的话语。 “好!”两人齐声道了一句好,立即拿起碗筷坐下,熟练地涮着火锅。 屋内十分的安静,只剩两人滋滋溜的吃饭声。 与这两人呆在一处,非得把自己闷死,午饭过后,吴静香钻进书房消磨时光。 立在书桌上的是一块青铜器,年份久远,至少有三百年的历史。 这块青铜器是郑氏先祖祭祀之时使用的一个青铜鼎,只有巴掌大,三条细小的腿脚支撑着。 祭祀的鼎一般都会雕刻上他们信仰的图腾,多为动物,如五爪金龙、蟒蛇、凤凰、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