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恶意猜想
“不敢不敢!”几个捕快慌忙解释到“我们怎么会怀疑帮主您,来找帮主是想问问。 那日捕头有没有什么异常,说了些什么,会不会和捕头的失踪有关,只是想找到捕头失踪的原因罢了。” 邓镶点了点头,露出仔细思索的表情,过了一会才说到 “那日并没有什么异常,吕捕头来我这,是向我借钱,他说县令为人太过正直,不贿赂考察使,以至于政绩极差。 这次是最后的机会了,于是他想替县令贿赂考察使,可是考察使要价太高,他拿不出,所以向我借钱,借了钱,便离开了。” 捕快们听后,恍然大悟,为什么吕良会去挽留考察使,为什么会来找邓镶,为什么会心情愉悦的离开,一切都顺理成章,合情合理。 “敢问,捕头向帮主借了多少银两?”捕快好奇的问到。 邓镶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想要不要说,但还是说到“一千两。” 几个捕快目瞪口呆,一脸震惊。 他们震惊这天文数字,对于他们这些普通捕快来说,一千两真的是天文数字,他们只能想想,和听一听,见都见不到。 当初吕良从邓镶手中拿到几百两去收买人心的时候,都想过放弃做捕头,携款潜逃。 他们震惊邓镶的大方,一千两都能借的出去,普通人几辈子都还不上。侧面也可以看出,邓镶和吕良的关系真的很好。 他们震惊考察使的狮子大开口,居然要价一千两! 他们震惊吕良为了县令,能来借一千两。 “帮帮主和捕头的情义,让人仰慕。”捕快有些结巴的恭维道。 “这不仅仅是我与吕捕头的情义,也是为了县令大人,毕竟县令大人确确实实是个好官。 借给吕捕头,等于帮县令大人,等于帮百姓找了个好官。”邓镶一脸认真的说到。 这些捕快肯定会把邓镶的话传达给县令,所以邓镶假装大义凛然,故意说出这一番话。 “帮主心系百姓,我等敬佩万分。”捕快拱手诚心说到。 “唉!吕捕头怎么就失踪了!如今生死未卜,如果吕捕头能平安无事,这一千两不要也罢。”邓镶唉声叹气,一脸担忧,假仁假义道。 “捕头吉人自有天相,有捕头的消息,我一定会通知帮主。”捕快说到。 “这样把,我也发动丐帮的人员,帮忙一起寻找,都有那些线索,和我说说,这样一来,找到吕捕头的希望更大一些。”邓镶说到。 捕快不疑有他,把掌握的情况告诉了邓镶。 邓镶是会让丐帮成员帮忙,不过不是帮忙找,而是消除不利证据,证人,阻碍捕快查找。 捕快们离开吴府后,一名捕n叹道“一千两啊!这么多钱,我见都没见过!” “是啊!邓帮主也真大方,说借就借了。”又一名捕n叹到。 “捕头失踪也就罢了,还带着一千两失踪,真是可惜了,邓帮主白白损失了一千两。”另外一名捕快唏嘘道。 听了这话,一名捕快迟疑的说到“你们说,捕头会不会是拿着一千两跑了?” “这不会吧!”其他捕快底气不足道,如果是他们,说不定真的拿着一千两跑了。 众人一阵沉默,越想越觉得可能,他们甚至猜想,这一切会不会是吕良精心策划好的。 好像吕良在去找邓镶前,还回过家一趟,有可能是回家把家里的银两带走。 然后打着为县令着想的幌子,从邓镶那骗来钱,然后携款潜逃。 有替县令着想的幌子在,别人也不会想到他是携款潜逃。 说不定县令还感动的稀里哗啦,他吕良就能享受着大富大贵的生活。 捕头一年俸禄才五两银子,加上收到的一些好处,也就几十两,一千两能不心动? 吕良半年有两百两,是因为邓镶出手大方。 虽然他们这么想,但是他们没有说出口。 很多人都是以己度人,因为他们自己可能这样,所以也想着别人也可能会这样。 回到衙门,捕快们和郑恩禀报起了调查询问到的情况。 当郑恩听到吕良为了他,去挽留考察使,去向邓镶借一千两时。 郑恩感动的老泪纵横道“吕良啊吕良,你这又是何苦啊!” 捕快们看着县令这个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嫉妒心发作,一名捕快忍不住将自己猜想说了出来。 “大人,此案疑点重重,有可能是吕捕头自导自演,骗来这一千两,远走高飞了。” “不可能!休得胡言!”县令怒道。 说完后的捕快,也有些后悔自己怎么没忍住,但事已至此,捕快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到 “属下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诬陷吕捕头的意思。毕竟事发突然,太过蹊跷,而且确实有这个可能。吕捕头可能是假借贿赂考察使的名头” 捕快将自己的猜想,全部说了出来,郑恩也慢慢冷静下来。 虽然郑恩还是有些愤怒,不相信,但也知道这捕快说的不无可能。 “这只是你的猜测罢了,虽然有可能,但吕良不是这样的人。”郑恩沉声说到。 “吕捕头回过家中,才去丐帮借钱的,如果吕捕头家中没什么银两,那吕捕头就很可能是早就想好要卷款潜逃。”捕快说到。 “那好,去吕良家中,询问一番便是。”郑恩当然不相信吕良会卷款潜逃,也想帮吕良正明清白。 可他们不知,吕良是先贿赂了吴承两百两,吴承才提出一千两消除郑恩以前的政绩差评。 捕快们去吕良家中询问后,便回来向县令禀报“禀大人,吕捕头家中只余十几两。所以吕捕头很可能是把家中银两取走了。” 普通百姓家中有十几两算不错了,可吕良是什么人,堂堂捕头,能收不少孝敬钱。 加上吕良多次用银两收买人心,吕良家中一百两至少是有的吧? 郑恩也听说过吕良拿出几百两收买人心的事情,毕竟吕良可是光明正大在衙门内对众多捕快说的。 但郑恩还是不我相信吕良是这样的人,于是辩解道“也许考察使要的不是一千两,而是更多呢?但吕良还差一千两,所以才去丐帮借一千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