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郑王天下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郑大喷子

第一百八十六章 郑大喷子

    石门会盟共举行了三天,最后由郑齐两国国君,歃血定盟,重诉以兄弟之义,约定有事相偕,不使一国有侵凌之患!

    尊王攘夷自然被写进盟约内,同时被写进盟约的还有。

    一,郑国对齐国攻伐纪国复先祖之仇的行为表示赞赏,并承诺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齐国以帮助。

    二,齐国承认郑国可以祭祀周公,不必再祭祀泰山,认为郑国以枋田易鲁许田的行为是郑与鲁两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

    这条盟约在事实上承认了郑国对于许国的独占权。

    因为,所谓的许田,是天子赐给鲁国的朝宿之邑,地近许,故称许田。

    许田对鲁国来说,或许是无足轻重,但是对郑国来说,却是极佳的监视和控制许国的驻军基地。

    鲁隐公在位时,郑庄公多次提出以枋田易许田,奈何隐公以大义推托,不许。

    直到两年前鲁桓公即位后,郑庄公才得以如愿。

    而枋田亦是天子所赐,主要是郑国用来祭祀泰山所用。

    按周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相予。

    这也是隐公在位时,所持的推辞理由。

    但问题在于,在鲁国国内还有一拨人认为,只有天子和鲁国国君才有祭祀泰山的权利,其他诸侯是没有这个权利的。

    桓公得位的手段并不光彩,即位后为了争取国内的支持和郑国的默许,自然乐的同意交换。

    无论怎么说,都掩饰不了郑鲁换地是违背周礼、将天子威严践踏的事实。

    现在有了齐国的背书,郑国再无后顾之忧!

    两个当世大国就这件事达成协议,再加上鲁国,足足三个中原大国卷入这件事中,其他国家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再找不痛快。

    就是天子也会掂量掂量!

    三,郑与齐在尊王的基础上,各自保留对其他国家的征伐权,遇诸侯有不贡不享,两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教其做人。

    四,两国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楚国来自现在或是未来的挑战,谨防南蛮侵凌中原。

    五,郑齐两国中,一方如遇自然灾害,另一方应尽力给予物质和道义上的援助。

    六,以嫡长为嗣,不准更立世子,不准以妾为妻。

    其他还有一些小的条款和细节也被写入盟约。

    总得来说,这场石门之会更像是一场分赃大会。

    纪、许两国是这次会盟的最大受害者。

    当然了,还有天子。

    天子独有的征伐之权,单方面被郑齐两国瓜分。

    虽托言尊王,朝王的事却提也没提。

    后世的史书讲到这里,只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王室之威,至此丧尽!”

    盟誓之后,郑庄公象征性的问道“寡人闻齐侯有爱女,不知可曾许配?”

    齐侯闻而笑道“未也!”

    郑庄公曰“寡人子忽,年已及冠,颇有才干,倘齐侯不弃,愿与结甥舅之盟,未知齐侯意下如何?”

    齐侯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于是,郑忽的婚事,就这样在两国国君的谈笑声中被彻底定了下来。

    这事,本来就是双方心知肚明的,只不过少了一个父母之命罢了!

    现在郑庄公将所谓的父母之命补上,一切也就变的顺理成章了。

    ……

    三日后,郑庄公带领着郑国群臣及士卒跟随着齐人来到了齐都,临淄。

    齐侯早已命人在临淄大城东门,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迎接郑庄公一行的到来。

    说起来,临淄有大城、小城之分。

    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过大城的西南隅,两城巧相连接。

    大城南北长两千四百余步,东西宽一千九百余步,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郭城。

    小城南北长一千一百余步,东西宽八百余步,是国君居住的宫城。

    齐侯选择在大城东门迎接郑庄公一行的原因,一来是出于礼节,二来无非是为了向齐人宣扬齐郑两国的友好关系。

    两国国君的车马经大城向小城驶入的过程中,前来围观的齐人络绎不绝。

    众人争相一睹两国国君的尊容!

    齐人本来就好吹牛批,这么好的机会,岂能错过!

    郑忽与诸儿同乘一车,此情此景,心里也是感叹道“齐国,果然不愧于大国之名,自家这个立国不过三代,居中原之地不过两代的国家,拍马也难及,这就是底蕴!”

    心里虽做此想,面色却是如常。

    诸儿虽然平时与郑忽相处甚欢,也知郑不弱于齐,但人人皆有攀比之心。

    他见郑忽不动声色,笑着发问道“子忽以为临淄如何?”

    “大矣!”

    这样的回答,诸儿岂能满意。

    “比之新郑如何?”

    “新郑不如也!”

    这个回答,让诸儿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过,郑忽怎么可能会弱了气势。

    “新郑虽不如临淄,然忽闻汤以七十里地而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恃城大哉?且城者,所以自守也!城大且坚,坚而安,安而士庶忘祖宗暴霜露,斩荆棘之劳,长此以往,士庶湎其安,君臣凭其坚,列国或趁势而攻,上下以其坚而不备,此所谓危国之城也!”

    “且《易》曰‘履霜,坚冰至’,又曰‘小狐汔济,濡其尾’,君子当以慎辨物居方,临淄虽大,新郑或有不如,然新郑虽小,临淄亦有不如!”

    话到最后,郑忽也算是给诸儿留了面子,不然,绝对能喷的他半身不遂,以报方至石门的调侃之仇!

    没办法,谁让他是郑忽未来的舅兄兼盟友,要是因为耍嘴皮子的事闹的不愉快,实在不值得!

    所以,郑忽最后才给了一个含糊其辞,甚至和他前面所说的有些矛盾的答案。

    诸儿闻郑忽之言,知他是为国家体面而辩,也能理解,话到最后见也没有损伤他的颜面,于是,见好就收,不再提及此事。

    经过此事,他算是领教到了郑忽嘴炮的功夫。

    没把握,还是少给他打嘴炮为好。

    不然,他万一收不住,自己的颜面可就要尽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