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小说 - 历史小说 - 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在线阅读 - 第269节

第269节

    秦凯旋打了招呼,让人帮着把人塞实验区里面去。

    反正参加考核了,考上了自然好。考不上了,李清露原本那个工作,还能和人调换一下。简直十拿九稳的买卖。这要不是姜越山让人特别注意,李清露还真的就被塞实验区去了。

    这次姜越山发了话,李清露自然没成功进去了。

    后面进入实验区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女同志是支边青年,男同志是本地人。身份背景都调查干净了,这才让人进来的。

    李清露自然是找秦明闹了一场,觉得他说话不算话。

    秦明道,“这看不能怪我。是姜家人打了招呼。我爸是是在没办法了。”

    “让他们为什么打压我?他们怎么知道我去实验区……是林安安。”

    李清露心里开始懊恼了,觉得自己那天不该主动往林安安身边凑的。当时就是看到林安安春风得意的样子,就忍不住想过去说两句。谁让她以前总是没胜利过呢,让林安安吃瘪一次,仿佛已经是执念了。逮着机会就想过去。

    秦明道,“你现在知道是谁的原因了吧?”

    李清露当然不会再说他没用了,她自己也有原因,就嘴硬道,“不去就不去,我也不是很想去。要不是你劝我,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我也不会想着去参加这个考试的。”

    “是我的错,下次我给你安排更好的工作。”秦明说着保证的话,然后问道,“咱们什么时候结婚?”

    听到这话,李清露顿时眼眸一闪,“早着呢,这才处没多久呢。我还想着什么时候带你去看看我爸妈。我爸妈的消息,你打听到了吗?”

    “这还真不容易,那只能晚点儿再谈这事儿了。”秦明道。

    见他不提结婚的事儿了,李清露也是松了口气。她虽然为了借势,和秦明处对象。可是她还是不甘心就这么定下来。自然是能拖就拖。等实在拖不了再说。

    不过这个事儿,她还是要去找姜家的麻烦的。本来她是进不了军区大院的。可这不是秦家还在军区大院吗?秦明对象的身份进了大院,再去姜家问清楚。

    她倒是还知道下班之后再上门。

    这会儿姜越山没回来,但是刘云也姜明毅在家里。见她来了,刘云就知道她大概为了什么事儿了。正想说几句呢,姜明毅就说他去说。

    刘云也不想儿子为难,也就不掺和了。

    姜明毅到了外面,板着脸道,“不让你去实验区,是我的意思。”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不靠你们了,你们还打压我!”李清露生气道。

    姜明毅道,“你本来就没考上,是秦家人要帮你cao作和人家换岗位,才差点换成功让你进去的。”

    “那你也不该阻拦,这年头,谁家不靠关系。你不靠关系,你能在这个位置上面吗?林安安不靠关系,那么年轻能升那么快?”

    姜明毅对她的质问,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

    他问道,“你能不能告诉我,谁让你去实验区的。为什么就非得让你去实验区。你那工作不是挺好吗?”

    “我就喜欢实验区的生活,怎么了?”李清露故意嘴硬道。

    “李清露,我希望你能明白,你能在这里安安稳稳的工作,是因为你父母的安排,我们也对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你胡闹,迟早会毁了这一切,到时候后悔来不及了。我奉劝你有自知之明,不要还和在你家里的时候那样任性。在这里,低调才是你最该具备的品性。”

    听到姜明毅这些话,李清露红了眼睛,“我不要你管我,你是谁啊?有什么资格管我。反正我不靠你,我也能在这里过得好。什么低调,你就是怕我表现的太好是吧。我告诉你,你们不可能一直打压我的!”说完,她就抹着泪走了。

    姜明毅皱着眉头看她,回到屋里的时候,刘云就过来了,“怎么回事?”

    “我总觉得她这性子,要吃亏。这倒是算了,我就怕她做出什么事情来。”

    姜明毅倒是也没对李清露有什么维护的心态,只不过就算看到一个陌生人往歪路上面走,他也是想阻拦一下的。

    虽然没证据表明李清露往歪路走,可李清露目前的表现,绝对不适合她现在这个情况。秦明也是个心术不正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能学好?

    刘云道,“那你多看着些。”

    说实话,虽然她也挺嫌弃李家人,但是李清露到底还是个孩子,她也不可能真的看人家吃亏。

    现在她自家孩子都过得好,她就也希望别家的孩子过得好。

    “你也不要受气,该说就说。我算是发现了,对年轻孩子不能太宽容。你看当初你你弟和你妹多倔啊,现在懂事多了。”

    姜明毅点点头。

    ……

    似乎是为了验证新的一年确实是个好年成,开年没多久,实验区又传来了好消息。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终于可以制造了。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去年就搞出来了,但是要量产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大家加班加点,年三十都没怎么休息,可终于完善了。

    秦教授他们为这台计算机装上了新研发的cao作系统。

    运算能力翻了好多倍。

    整个计算机相关的科研人员都高兴极了。看着这台体积小,但是性能强大的计算机,都有些喜极而泣的冲动。

    从国内制造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到现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才几年时间。这简直就是飞跃的发展。

    林安安看着这个大肚子显示屏,对这个计算机也是喜爱极了。感觉很有些亲切的感觉。

    因为这台计算机的出现,实验区又出风头了。

    毕竟在之前,计算机就是科研三大高地之一。如今这高地也算是拿下来了。

    首都那边似乎对他们的成果也挺满意的,还发放了奖金。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不算多,但是这是荣誉。所以大家也都挺满足的。

    新的计算机出来了,各个实验室自然也都要开始换新机器了。旧机器要么调去别的科研工作室,要么就留下来当备用机器。

    林安安觉得这些机器应该还要具备别的用途才行,不能光用作科研,它应该运用更加广泛。

    比如用来储存和处理资料?

    可惜她现在精力不足,倒是也没那个时间来搞这个。她现在专攻语言和软件方面,倒是对硬件研究不大在行。而她的这个想法,是要软件和硬件结合的。

    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和负责这些项目的教授商议。“比如咱们这些科研资料,平时查看起来就很麻烦。如果可以在上面查看,就很方便。”

    宋教授一听,顿时觉得这个方向可以。就是比较复杂,比如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光这个就是个难题。

    但是科研嘛,不困难就不叫科研了。

    不止宋教授,计算机专业的其他教授也爆发出了极大的研发热情。

    显然,科学成果带来的激励是巨大的。这种自信激发了他们的研发热情。

    就连许教授在搞出大规模集成电路之后,也开始攻坚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了。反正就是要把这个集成电路体积不断减小,再减小……

    大概是来了这么个开门红,军区领导也挺高兴。

    姜越山高兴,还特意来了一趟实验区这边看新的计算机。

    发现体积确实小了许多了,这以后没准都能放办公室里面用了。

    参观之后,趁着去别的实验室的功夫,他私下里问林安安,“你说这个计算机啥时能到你以前说的那个程度?”

    林安安知道他说的是以后用计算机控制武器打仗之类的,她道,“这肯定没这么快,性能没这么大。而且这个得多项技术结合。比如电子信息,通讯之类的,这都有关联。”

    姜越山道,“那看这里人才还是不够啊,得更全面。”

    过后,姜越山就召集了各个实验室负责人,一起开会。让他们有啥需求就提出来。组织帮他们解决。

    只要是对研发工作好的,尽管提。

    经过这几年相处,大家也基本知道姜越山是个什么性子了。那真是一心一意的支持他们工作。所以大家也是畅所欲言。

    比如缺人。这个是真的缺。虽然实验区增加了许多人,但是他们科研工作涉及的项目太细致了。一个项目常常需要多个学科的科研人员参与。但凡有一个缺口,就很耽误事儿。

    现在实验室基本都缺人。

    这还是科研方面的人,还有基层的人。处理一些杂事儿。

    说完缺人的事儿,又开始说起缺少哪些设备。

    姜越山也都让人记了下来,答应会后给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散会之后,他还特意看了看人群,发现没有自己记忆深刻的那个小伙子。

    就问了林安安一句,“那个……就那个半导体挺厉害的那个小伙子呢?”

    林安安一听就知道是说的沈禹行,“他在攻坚呢。正是关键时候,现在是啥也管的,一心攻坚。”

    “哦,那行,那就别打扰他了。”

    要说姜越山为啥对他记忆深刻呢,主要是沈禹行上次那个科研成果太好,对实验区的影响挺大的,然后就是沈禹行够年轻。在一众上了年纪的科研人员中,他实在是符合年轻有为这个形容的。

    姜越山对这种有出息的年轻人,格外的看重。

    回到军区之后,姜越山就针对实验区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意见。

    除了实验区自己提出的要求之外,他自己也有考量。

    比如继续往边区调知识分子,这个事儿还要继续办。以前是尽量调动理科类人才,现在文科类的人才也可以调动。因为他准备开办夜校,培训学校之类的。

    之前开办的培训班的,也着实是给新开班的工厂提供了许多人才。通过这一点,姜越山觉得还可以将这个成果扩大化。加大对年轻人的培养。

    目前这个情况,这知青下乡已经成了大趋势了。每家每户年轻人都要下乡,以后来他们这地方的人估计不少。也不知道他们要在这里劳作多少年。总不能真让他们就只开荒,把学到的知识都扔一边了。这太可惜了。

    而且除了这些外地青年,那些本地青年也是应该得到培养的。以前是没这个资源,这边识字的人就不多,更何况是高级知识分子呢。现在有了,那就为兵团的人创造学习的环境。

    事实证明,科技就是生产力啊。教育还是很重要。

    大学不招生了,就以工厂的名义开培训学校,开夜校都行。为边疆地区多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所以只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就往这边调动。与其让他们在其他地方荒废了时间,还不如来这边发光发热。

    这一提议,自然得到了已经尝到甜头,看到了成果的众人支持。

    连严军长也是没说什么。

    原本建设兵团带着一群年轻娃娃们开荒的,如今这开荒工作也办起来了,还办得有声有色,其他事业也没闲着。

    总而言之,他们这建设兵团的建设大业可真是干得红红火火了。

    ……

    天气渐暖,又一批年轻人离开了亲人,响应号召下乡支援建设。

    往边疆的人是非常多的。

    大家坐在火车上面,开始畅想未来。但是也有人心里有些担心。

    下乡活动从去年才开始的,已经有一批人下乡了,也开始和家里人写信,说起自己在乡下的生活。

    有些人倒是依然保持积极的心态,但是也有人说起来自己的迷茫。

    下乡的时候,已经想着如何运用自己所学帮助农村建设了,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压根做不了什么。他们只能跟着老乡种地。

    甚至有些人因为无法适应劳作,所以还给老乡拖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