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67节
书迷正在阅读:书呆子很苦恼、望春庭(重生)、重生后前夫每天来求娶、我养大了真千金和真少爷、将台美人、反派的豪门亲妈穿回来了、七零年代技术员美人、寒门学子的市井生活、我在豪门商战文里靠沙雕躺赢、浪柳鸣蝉(重生 1V1 )
好在大唐前所未有的奇事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么一桩。 颜真卿朗笑着朝她点头。 考生们被搜验过后都被引到勤政楼外。 三娘以前陪贺知章他们遛弯的时候偶尔也会路过兴庆宫外,她不止一次在外头好奇地观察过花萼楼与勤政楼,真正进到里头来倒是第一次。 长安算是高楼比较多的地方,不过勤政楼依然比周围的坊市都要高,勤政楼周围也十分开阔,据说李隆基曾经在楼上看过“百马舞”,也就是说这个场地能容纳人骑着一百匹马进行舞蹈表演。 三娘她们今天的考试场地就被安排在勤政楼前,李隆基优哉游哉地在楼中吃着果子喝着茶,等着看他们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 李白今天也被李隆基带过来解闷,君臣俩很随意地坐在一块聊天。 听人说考生都到场了,李隆基转头问李白:“今天郭家那小娘子也要应试,听说爱卿和她也认识?” 李白也不避讳,有什么便答什么:“早些年在洛阳认识的,颇有趣一小孩,写起信来很能唠。” 交朋友这种事都是有来有回的,哪怕一开始只是萍水相逢,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书信往来总归有那么几分真交情在。 李隆基道:“我倒是没收到过她的信。” 李白哈哈笑道:“臣怎么听人说她行卷还曾行到陛下头上?” 李隆基闻言也乐了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两人说话间,三娘她们也都拿到了考题,纷纷静下心来开始拟写这份至关要紧的答卷。 既然考的是文辞秀逸科,考生们自然得在文辞方面有独到的长处,而且不能磨磨蹭蹭憋半天。 圣人正亲自看着呢,谁要是最后一个交卷,估计哪怕是写出花来都别想着登科了。 颜真卿性情沉稳,虽然很快写完了答卷,却没有贸然去当出头鸟。 等到陆续有人交卷,他才把自己的卷子交了上去,走到外围等候李隆基召见。 三娘也是等颜真卿交了卷才跟上。 制科考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仅考过了就授官,而且考完后当天就能出结果。甭管最后中没中,考生都能拥有一次朝见圣人的良机。 所以她们交了卷还不能走,大可先坐在外头欣赏一下兴庆宫的好风光。 虽说考生人数不多,但要当场看完几十份答卷还是得费些功夫。好在李隆基带的不仅是李白,他还带了一整词臣当批阅卷官,所有答卷都是由这些词臣先把关后再送到他面前。 若是某份答卷都被评为下等了,那李隆基当然是不用细看的! 第79章 近来天气晴好, 勤政楼后的龙池波光粼粼,远远看去到处都是一派好光景。 可惜三娘是来考试的,也不好到处溜达, 只得边和颜真卿闲聊边等着结果出来。 都是经过地方官或者京官举荐才有考试的青年才俊,答题都不会太慢,没到正午便都陆陆续续交卷。 在最后一个考生把卷子交上去后不到一刻钟, 便有人过来领他们去拜见李隆基。 李隆基趁着他们上前见礼时扫了一眼,见姿仪最出众的果然是李林甫提到的几个人,便也没有多打量,笑着让人宣布这次制科考试的结果。 李隆基继位后经常举办制科考试, 走的一般是少量多次路线。 这次成功登文辞秀逸科的人也不多, 拢共也就三个人:崔明允、颜真卿以及三娘这个唯一的女考生! 三个人都是进士出身。 其中以崔明允及第最早、资历最老,当场被授为左拾遗。 是个品阶不算特别高, 但是十分清贵、能直达天听的官职, 算是文官升迁路线中的中层。一般来说要是办事水平能让皇帝满意,接下来应该就能混出头了。 不过“伴君如伴虎”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要是说话不合皇帝心意, 估计就要被撵去边远地区了。 颜真卿也已经高中七八年,有过出任校书郎的经历,所以这次被授为醴泉县县尉。 醴泉县可是畿县,几乎紧挨着长安,算是大唐众多畿县中相对比较靠前的,比之王昌龄当初去的汜水县还要略胜一筹。 最让人意外的还要数三娘的任命。 三娘今年才考上进士, 资历最浅,竟也和颜真卿一样被委任为蓝田县县尉! 蓝田同样是畿县! 哪怕畿县县尉只是正九品的小官, 也足以让她刚踏入仕途就积累了基层历练经验。 何况这还是天子脚下! 众落第考生看向三娘的目光都既羡又妒。 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啊! 可惜制科考试是天子亲临试策的考试,他们就算再不甘心也没办法。 俗话都说“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人家李隆基这个帝王家一把手都觉得颜真卿几人好,他们这些没发挥好的人又能说什么? 还是安心熬资历吧! 即使不少人满腹牢sao,还是只能恭恭敬敬地跟着谢恩。 不管考没考上,总归是有机会再圣人面前露了把脸不是吗? 颜真卿当初刚授官没多久就丁忧去了,算下来他其实只当了不到一年的校书郎,如今得了实职他心里也挺开怀。 三娘这个任命倒是让颜真卿有些意外,一上来就是县尉的话,三娘一个女孩儿做得来吗? 这么个念头在颜真卿脑海中一闪而逝,很快他就想起三娘骑马张弓都不在话下,人家算起来还是武将之女来着! 看来圣人目前还挺看重三娘。 既然两人都是要在京畿当县尉的,离开兴庆宫后便约好以后多多交流,遇到什么事可以相互商量。 醴泉县在长安西北方向,蓝田县在长安东南方向,离得不算特别远,书信往来还是挺方便的。 三娘自然一口答应。 她还以为自己只能先弄个校书郎之类的闲差,没想到一上来就是县尉。 这对于三娘来说当然更好! 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才成! 在从前,女官的升迁途径和寻常官员是很不一样的。 就算是正九品的县尉也是僧多rou少,进士们都得苦等多年,自然轮不到女官来染指。 即使李隆基只是心血来潮想试试她的斤两,三娘也要尽可能地把握住这么个好机会。 三娘被授官的消息很快传开了。 同年们自然都登门来祝贺,要她请客吃饭。 本来新科进士都得守选三年,三年后大家通过吏部铨选奔赴不同的岗位,结果三娘先一步通过制科考试“释褐”了,大伙不得宰她一顿? 所谓的“释褐”,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脱下短褐穿上官袍”。 短褐这玩意一般只有平民老百姓才穿,所以时人便把被授官称为“释褐”。 释褐后同年们一般要举办“过关宴”,庆祝大伙闯过了吏部这一难关、从此各奔前程,雁塔题名往往也会安排在过关宴后。 如今三娘提前释褐,当然得单请一顿过关宴。 家中逢上这么件大喜事,当然不差这顿过关宴的钱,郭老爷子大手一挥,掏了钱让三娘尽情请客去,自己也在家大宴宾客,整个常乐坊仿佛都跟着热闹起来了。 三娘无奈地对吕諲他们说道:“你们前些时候不是说应酬太累人了,再也不想出去吃酒了吗?” 吕諲等人哈哈大笑:“别人的酒不吃,你这顿我们肯定得吃,绝对不能帮你省钱。” 三娘宴请完同窗,第二天又去拜别贺知章他们。 有了实职在身,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天想去哪就去哪了,基本都得在蓝田县待着。不过,她会经常给大伙写信的! 其实当官一般都只上半天班,只有负责当值的人才要在衙署守上一天,总的来说不会特别忙,可要想施展自己的才能肯定就得辛苦些。 贺知章他们对她都是勉励为主。 唯有钟绍京嘴上依然没什么好话:“你到了县衙肯定也没什么事干,正好多练练字。” 别说她一个十来岁的女娃娃了,就算是个二三十岁的愣头青去了,也插手不了人家县衙里的事。人县衙里先有县令、县丞、主簿,然后才轮到你们县尉,且畿县县尉还有两个,哪里能轮到你个新来的说话? 三娘:“……” 您老不愧是泼冷水专业户! 三娘也不恼,钟绍京说的其实没错,新来的到了县衙确实很难插手县务。而且一般进士过去也只是混个基层历练经历而已,真要能干出什么大事来才奇怪。 “估摸着得等重阳我才能回来听您指点了。”三娘遗憾地说道。 县官不能擅离职守,只有重阳这样的大节日才能回长安与亲友相聚——这还是因为她任地离长安近。要是离得远的,估计得任期满了才有机会回乡省亲。 钟绍京冷哼着说道:“随便你来不来。” 说是这么说,钟绍京其实也是有点舍不得的。 虽然自家也算儿孙满堂,日子也过得十分舒心(就是别人可能不太舒心),可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娃娃这就要去外头当官了,当长辈的哪里能真的一点不舍都没有? 钟绍京最后还是给她叮嘱了几句,让她注意别着了别人的道,尤其是那些男的。 他自己就是男人,最有发言权了,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可这做人嘛,其实就得不是东西才活得舒服。 考虑到三娘喜欢和爱写诗的那堆人混在一起,钟绍京还给她举了个例子:那个知道写《黄鹤楼》的崔颢不?崔颢平生最好美人,不仅在外流连秦楼楚馆、频繁给妓女赠艳诗,在家里也是经常看到好看的就想换老婆,自金榜题名这十数年间已经来回换了四五个老婆。 这个心态就很不错,只要你有本事就是你挑拣别人,别傻乎乎地去信什么山盟海誓。自己快活就好,管旁人快不快活! 记得有次李邕李北海那家伙听闻崔颢的才名,特意邀他过去喝酒,崔颢十分感动地前去赴约并给李邕送了首艳诗。 可把李邕给气坏了。 李北海啊李北海,你也有这么一天! 三娘:????? 听起来钟绍京还挺瞧不惯李邕。 说起来两人都是当世书法名家,相互瞧不上也挺正常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来个同好一家亲的。